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如何发挥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旨在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维护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局面作出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为开展好民族地区的文化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即民族地区文化统战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但也要借力于包含宗教文明建设在内的多元民族文化建设。宗教文明建设在抵御外来宗教文化渗透,巩固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海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强民族团结,促成建立统一战线最广泛联盟;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的总体文化,中华文化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关键在于中国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人口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政府能够从顶层连续不断地强有力地推进、保护和发展中华文化,同时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外来国家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以"大一统和合政治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当下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必须了解并认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意涵是什么,在当代有何价值,如何传承和发扬等,这对发扬中华文化的新时代意涵,促进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对内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对外贡献中华文化所体现的治国理政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成分,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宗教戒律、宗教制度、宗教习俗以及宗教活动是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教组织是传承和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宗教文化遗产,无论是对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还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和顺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入分析宗教和顺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优势以及它自身具有多元和谐的传统,各宗教的教义蕴含着丰富的和平、和谐、平等、自然等伦理道德资源,找到充分发挥宗教和顺文化对公民道德和社会伦理秩序的基本功能,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对策。对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自我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守正创新:核心内容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根本目标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灵魂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根本价值追求和精神命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我们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桂西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也面临抵抗市场经济冲击能力弱、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式微明显甚至面临消亡的困境。在新时代,要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做到保护和挖掘先行,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使之既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地位作用的科学认识,是对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和遵循,是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性的深刻领悟,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基础,为国家、民族的存在、发展提供精神凝聚、心理认同、价值取向、生存理念和创造动力;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责任担当:担当起传承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责任,担当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担当起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责任;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创造源泉:进步的价值观保证,科学发展的动力支持,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赋予新时代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宗教界人士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化认同,增进政治认同,助推宗教中国化建设。具体而言,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中国特色宗教思想和制度规范,推动传统宗教文化向现代转型,使我国各宗教融化在中华文化的大怀抱中,从中孕育、生长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归属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云南省临沧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三个定位"指示精神的有效途径。临沧示范区建设将以"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针对特色资源转化能力弱等瓶颈问题,实施对接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绿色产业推进、边境经济开放合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业提升、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五大行动",着力破解临沧特色资源与经济业态之间的矛盾以及沿边优势与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力争把临沧建成沿边全面开放先行区、环境友好产业发展样板区、民族特色资源利用引领区。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思想,凝聚了民族精神、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理想追求和创造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认真挖掘和提炼中华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并加以弘扬,这对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根铸魂,这源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创新、开放包容的特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筑牢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在实践当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路径包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培养文化自信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承担着重大的文化责任。主要表现在:认同主流文化,引领社会思潮的正确导向;创新先进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开发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品的质量提升;促进文化交流,参与全球文化沟通与对话。这些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谐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当代知识分子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主体,对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负有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有相通一面,也有对立一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积极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简称"积极引导相适应")。"相适应"有其基本内涵,如何"积极引导相适应",可以从人才建设、文化建设、法治建设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民主党派服务于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省各民主党派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积极履职,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科学把握规律,不仅有助于提高云南统一战线服务于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水平,而且有利于推动云南文化建设事业稳步发展,更有利于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涵盖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丰富文化内涵,要稳妥地实现这一梦想,须先重视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匹配问题;社会上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文化产品、精品的匮乏问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问题。构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支撑的基础工程值得思考:引导国民对共同的理想信仰的坚守,倡导全社会崇德向善的风尚;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推出更多引领文化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扩大中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统战文化要处理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大众文化三方面的关系。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传承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民族和国家、政治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而广泛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迄今为止的所有社会形态,由于宗教极强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从而使它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此,怎样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宗教应该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通过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前进,与社会主义同生存、共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安建设"中华文化标识地",走以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型城市发展模式,对于破解文化发展难题、引领文化发展方向、驱动社会整体进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西安具备多种多样的重要文化资源,这是其建设"中华文化标识地"的独特优势,但"中华文化标识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传承、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等方式进行统筹规划,重点实施。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新境界。改革开放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新时期宗教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在新时代宗教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治理思想。继续改革开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