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模式”充分诠释了民营经济在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富中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民营企业在与国有企业的竞争、合作中实现共赢,在微观层面实现市场与社会的双向嵌入,打造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共生关系。民营经济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在做大和分好“蛋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公益慈善和协调三次分配制度体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经济推动共同富裕在于企业家能够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构建者,其内在基础和核心动力来自企业家创新、合作、诚信和责任等精神特质。浙江始终坚持以政治引领为方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抓手、以营造共建舆论为保障,推动民营经济为促进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努力探索并形成中国民营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发展只是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只有恰当、均衡的发展才可能与共同富裕建立起确定的对应关系。新发展理念为恰当、均衡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一国或者一个地区通过高质量发展,能够达成共同富裕。在实践中可能存在两类发展与共同富裕不能平衡,一是发展没有能够带来共同富裕,二是共同富裕不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从而缺乏保障或者不可持续性。应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全面、系统、均衡框架推进共同富裕。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化了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动力源泉、平衡杠杆、美丽底色、外部条件、价值遵循这一命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邝劲松  彭文斌 《探索与争鸣》2020,(12):132-136+200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数字时代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应辨明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能力,积极打造数字产业生态,形成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双轮驱动模式,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进入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有关研究,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想追求,其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主要体现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渐进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撑共同富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同富裕,着力改善民生兜底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杨英杰 《长白学刊》2021,(2):92-100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历史逻辑清晰地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质量均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理论逻辑则基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要素禀赋及由此衍生的制度和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7.
栾大鹏  张威 《人民论坛》2022,(14):75-77
近年来,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广大产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推动产业园区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动力变革的内在要求和现实所需。实现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更加需要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推动新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17,(7):1-1
发展理念具有显著的科学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的应用与发展。既揭示了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把握住了当代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既揭示了中国社会自身的纵向发展规律,又把握住了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的横向交往规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关切并不是要不要发展、要不要现代性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早期共同富裕思想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严重不均衡性和非共享性问题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恩格斯通过对工人阶级与工人运动实际情况的亲身考察,得出了与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研究中相同的结果.通过对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恩格斯早期经典著作的文本考察,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为基本线索,进而梳理出对共同富裕社会目标的实现路径在生成逻辑、实践进路与合理性阐释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恩格斯早期共同富裕思想提供理论基础,科学把握共同富裕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发展党内民主与加强党内监督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党内民主与加强党内监督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要正确认识发展党内民主与加强党内监督的逻辑要义,从思想、权利、程序、制度、手段五个维度来把握发展党内民主与加强党内监督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1.
12.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在明确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义基础上,我们只有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主线和脉理,才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进而更好地落实推进我国当前要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每一发展理念在其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解决的是"何为发展"的问题。"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本质上是统筹兼顾的方法,是一种关于从总体上指导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解决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共享发展具有价值论的意蕴,指明了发展的价值取向,解决的是"发展为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正义的实践形态。以纳斯鲍姆的能力进路正义理论为参照,对共同富裕的正义意蕴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从能力进路视角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正义内涵。能力进路正义理论强调对公民核心能力自由发挥的保护,并且指出实现每个人有尊严的生活是社会正义的最低限度,这些内容为理解共同富裕的正义内涵和正义限度提供了启发性指导,“能力平等”“有尊严的美好生活”“共享发展”等彰显了共同富裕的正义内涵和价值意蕴。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途径,在共同富裕的推进中彰显社会主义正义的优越性;以可行能力为基础,在推进生产正义中实现共同富裕;关注“能力差异”,在推进分配正义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刘亨 《新东方》2024,(1):26-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制度建设置于治党兴国的高度加以审视和重视。从生发逻辑看,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和经验总结,更是党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选择。从历史沿革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经历了纠偏与重塑、探索与深化、创新与完善三个历史阶段。从实践进路看,新时代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主线任务,以构建制度文化为关键抓手,以人民至上为根本价值导向,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杨军  王梓良 《传承》2022,(2):22-28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现实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探析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为新时代以更有效的举措推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以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同”理想、我国历代领导人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现实逻辑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路径、是稳固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的重大举措;实践逻辑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道德文化修养、缩小贫富差距维护公平正义、保护生态文明,通过这些路径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的重要指示.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实现突破.要以干部担当作为抓手,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推动各项工作的完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分析执政的基础、宗旨以及方式等问题入手,科学地回答了"凭什么执政"、"为什么执政"或"为谁执政"、"如何执政"等基本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执政理念.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的中国化自然有着不同的发展逻辑:政治发展逻辑、经济发展逻辑和文化发展逻辑.其中实现由局部执政条件下的联合执政向全面执政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政治逻辑;实现由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经济逻辑;实现由传统发展观主导下的执政理念向科学发展观引导下的执政理念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9.
精神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石。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制约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开放性和自由超越性等规律特征,精神生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项整体、系统、稳步推进的工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涵盖其基础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从实践理路方面审视,需要在精神生产活动的完整过程中推进共建共享共赢共富。要深化精神生产改革、优化精神分配机制、夯实精神交往基础、提高精神消费能力,实现精神生产的共建、精神分配的共享、精神交往的共赢以及精神消费的共富,使人们拥有丰盈的精神生活、积极的精神状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作出的战略选择、结构设计和行动方案。高质量发展是贯穿三者的内在逻辑主线、精髓和灵魂。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理念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阶段的运行框架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