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6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位黑人朝毛泽东走了过去,他拿出《毛主席语录》,请求毛泽东为他签名,而毛泽东愉快地答应了这个请求。他成为自《毛主席语录》发行以来,第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得到毛泽东签名本的人。  相似文献   

2.
李特对于今天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然而在红军时期,他却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曾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红军大学教育长、西路军参谋长。在长征途中,李特奉陈昌浩的命令,带人持枪追赶毛泽东,并对毛泽东出言不逊,阻拦中央红军北上,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相似文献   

3.
万须  刘滨 《党史博采》2003,(11):19-23
在新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陈永贵可以说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陈永贵和大寨人秉承毛泽东肯定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为毛泽东所赏识。陈永贵正是靠着自己战天斗地、不断进取、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纯朴、忠诚、耿直的品格,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毛泽东的欣赏,从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跃而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史学界研究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对其转向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具体时间,大体上存在如下几种看法:一、1920年秋;二、1920年冬;三、1921年春。这几种看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毛泽东在1936年与斯诺的谈话中,讲自己到1920复人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话,是不可信的。他们的主要根据是1920年夏天以后的半年时间里,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和书信中,思想上还反映出不少非马克思主义的杂质,依然羼存一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观点等。在这里我对毛泽东在1920年后半年的思想状况,拟暂置勿论,只想就毛泽东于1936年与斯诺谈活,陈述到1920年复已转向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判断,谈一点认识。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我认为对毛泽东谈自己思想发展的这个判断,决不可轻率地就给予否定。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毛泽东人学思想当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人的本质理论是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构成,是毛泽东阶级分析法的理论前提。毛泽东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中共党史及新中国史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次神秘的组织分配,王近仁从一个有名的酒楼走进了中南海,成为毛泽东的厨师长,中南海的掌勺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这些开国元勋们每天吃些什么?他们有着什么样的饮食习惯?王近仁以其6年的亲历亲闻,一一真实道来,确实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一个非常温暖的词汇。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自然是一个心中充满着爱的人,是一个心中常怀感动的人。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毛泽东和他家的保姆陈玉英的交往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25):70-70
从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看,文学可视为文化的象征性表述,是对文化的聚焦,也是对文化的放大。故此,诗歌往往可以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表征。如唐诗之于盛唐,宋词之干两宋,《荷马史诗》之于古希腊民族。在这样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毛泽东诗词就是他那个时代中国人心中的文化丰碑。沙先贵著的《毛泽东诗词文化解读》一书重点从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情...  相似文献   

9.
萧竹 《党史纵横》2009,(12):12-15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和刘少奇,一个在根据地、一个在白区,摸爬滚打若干年.为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革命理论和经验,各自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所在领域的代表人物,两人彼此欣赏.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10.
正1944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响亮的口号。今天,每当人们走过中南海新华门时,就能看到新华门的影壁上镌刻着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初心的宣示。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的由来《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这个战士叫张思德。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是毛泽东由一个进步青年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关键时期。毛泽东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对毛泽东的人生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49年是毛泽东一生的分水岭。10月1日,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为了纪念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牺牲的英雄们,毛泽东批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为之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文。由于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生产力落后,民生凋敝,整个国家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状况,完成祖国统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成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人民政府的当务之急。为此,毛泽东领导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出访苏联,以获取苏联对新中国在军事  相似文献   

13.
1948年春,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大决战的前夜,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和中共中央机关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这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奠定了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大局.西柏坡,这个原本并不知名的北方小山村,作为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从此成为名扬天下的革命圣地.而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4.
王明东  张首先 《探索》2003,(5):8-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自由、人的个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时代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深刻说明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准确理解这些思想的共同性、差异性、创新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初识在福音医院 傅连暲是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伯公岭村人。在毛泽东的教导下,他从一个基督教徒成为共产党的红色医生,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40年,和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傅连暲初识毛泽东是在1929年,这年春暖花开的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在汀州城外的长岭寨一举消灭了反动军阀郭凤鸣旅2000多人,击毙了敌旅长郭凤鸣,解放了汀州城。取得了红四军下井冈山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汀州百姓称为“神兵降卧龙”(因城北有卧龙山)。红四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先秦诸子中,对毛泽东诗词影响最大的是庄子和屈原。然而,毛泽东将一个人说过的话引入自己诗词中的,只有孔子独享此种殊荣;毛泽东将一个人使用过的军事术语用到自己诗词中的,则只有孙武子享有这种荣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自青少年时期就具有深厚的现实关怀和高远的人生追求。毛泽东之所以转变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既有社会客观条件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思想成因。五四时期,毛泽东完成了从唯心论到辩证唯物论、从圣贤英雄史观到群众联合、从温和的改良到彻底的革命的三个互相交织的思想和立场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探究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历程对于当代青年人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指示华国锋:只同总理一个人讲毛泽东越来越信任华国锋。197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武汉谈话谈到接班人问题时,还没有提到华国锋的名字。经过在武汉、长沙的接触后,9月到杭州后,毛泽东对浙江军区政委、浙江省革委会主任南萍等人谈话:"要培养年轻人到中央,如李德生、纪登奎华国锋那样的,光是老将不行将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一生都重视主观能动性,在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毛泽东将他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使主观能动性思想具有了科学形态,但未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即毛泽东早期,也是毛泽东主观能动性思想产生的一个极重要的时期,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创造性见解,是不得不提的一个阶段,本文将从毛泽东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来源和基础、于历史观上的运用、人生观上的主张三个方面加以归纳、分析、研究:一、心之力是主观能动性的来源和基础,"心之力"是专指为人所独有的知、情、意.二、历史观上,"以动天下心"为手段的圣贤救世观.三、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在人生观上,他主张精神之个人主义与自我实现学说.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生前特别赏识陈永贵.在他的一手提拔之下,陈永贵由一个普通农民出身的农村基层干部,最后升至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毛泽东对这位普通农民干部的赏识和重用,成为他一生中在干部任用方面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