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党的执政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重新思考为官之道。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实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一、常修为政之德,坚持权为民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其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员领导干部为政之德的具体体现。常修为政之德,这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在自己面前放一面镜子,经常对照自己,修边幅、掸尘垢、正衣冠,树立良好的为“官”形…  相似文献   

2.
全省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6月15日在省委党校开班。辽宁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许卫国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许卫国指出,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常修为政之德,是安邦治国的共性要求,是我们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之举,是关系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要务。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要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一价值基石,始终保持政治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鲜明地提出常修为政之德的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  相似文献   

4.
徐泽洲 《奋斗》2014,(5):4-5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要求,从党性修养、道德情操、为政之要、做人准则等方面,对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作了简明而又深刻的阐述,既是对领导干部为人为政的基本要求,更是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反对“四风”的凝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三严三实"是党员领导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检验标准,也是各级领导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延伸发展,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是党员领导干部为政修为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以谁为本的问题,也就是说以谁的利益和要求为价值标准的问题,这是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核心问题,也是为官为政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民为本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在新的形势下,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以人民为本的有关论述,从而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解决为政以谁为本的问题。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以民为本有关论述的精神,端正为政…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为政不移公仆之心"。这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殷殷告诫,既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融入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元素、时代要求。为政不移公仆之心,重在"不移",贵在"不移",难在"不移"。坚定不移的公仆之心,是引领各级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思想引擎,也是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8.
1、领导干部的健康心态是解决当前党员干部"政治坚定性、思想纯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持健康的为政心态,需要给欲望设置底线。人的欲望若不及时"修剪",就会成为疯长的灌木。你认为,领导干部应当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健康的为政心态?测评要素:领导素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问题参考答案:(1)膨胀的个人欲望是一个领导干部为政的天敌,如果得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多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要求。其中,常修为政之德,居于“三常”之首,是为政的基础,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是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何为为政之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其为政之德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核心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4):48-48
俗话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特别需要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观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当前,领导干部要把赢得群众摆在第一议程、作为头等重要的夫事来抓。应该做好以下六件大事:言行一致提高公信;深入群众同甘共苦;倾听批评勇于改进;消除腐败为政清廉;注重民生为民谋利;  相似文献   

11.
林博斌 《理论学刊》2006,(12):18-19
一为政之要,首在用人。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必须解决好选人用人问题。而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有效地考核评价干部。近年来,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了加快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的重大决策。各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搞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有效途径,为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干部考核评价的组织实施机制逐步建立。通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  相似文献   

12.
王伟 《当代贵州》2004,(24):47-4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表彰勤政廉政典型,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以为政之德为基本内容的党性修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气》2000,(9)
近日,中央纪委、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发出《关于利用胡长清等重大典型案件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的意见》,决定今年第三季度集中一段时间,主要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胡长清等重大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这是为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党中央采取的又一个重大步骤,实施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开展这次警示教育,对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守党纪国法、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胡长清、成克杰之流从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蜕变为政…  相似文献   

14.
从政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本文深刻界定并剖析了为政之德的内涵、特征;分析了从政重德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提出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这是因应党的状况客观变化的实际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政治要求 ,是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问题的根本点 ,是新时期实践党的“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务必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 ,深入思考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一根本性课题 ,在领导实践中找准掌权用权的客观规律 ,经受住实践的长期考验。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因应党的状况客观变化的实际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政治要求,是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问题的根本点,是新时期实践党的"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务必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思考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一根本性课题,在领导实践中找准掌权用权的客观规律,经受住实践的长期考验.  相似文献   

17.
提高领导素质选拔优秀人才戴珊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重要制度的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但不管选用人才制度如何改革,它都需要有选拔人才的领导者。古人云:“为政之本在于任贤。”领导者能否识才、辨才、用才,不仅仅是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政以德"思想意蕴深厚,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治国治吏的重要标准,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为政治国之道德要求。以史为鉴,深入挖掘"为政以德"思想的有益成分,不仅是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既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锤炼党性修养,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更要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政治环境,以期使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相似文献   

19.
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领导干部则处于地方经济的领导位置。领导干部只有做到知民情、解上情、体下情,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抓工作中做到民情、上情、下情相统一,才能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恪尽职守,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要知民情。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深深植根于人民。“三个代表”决定了我们党的全部活动都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来确定、来进行。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了解民情民意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融入群…  相似文献   

20.
正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是指对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总体看法和评价,是考察、评判干部的重要标准。在政绩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涉及到政绩观问题。对于我们党的各级干部来说,政绩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思考为谁建立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通过怎样的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