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武夷岩茶缘     
茶文化使者2007年8月5日,左能典代带着70位日本民间茶道爱好者,到福建探访武夷岩茶和了解武夷茶文化。这是她第22次武夷之行,也是她在日本东京创办中日茶文化交流沙龙"武夷岩  相似文献   

2.
杨瑞荣 《台声》2023,(5):104-105
<正>武夷岩茶生长在风景秀丽、挺拔奇伟的闽北武夷山。这里海拔大都在几百米,有的达二千多米,山中云雾缭绕,日照很短,地质属丹霞地貌,土系沙质,给奇茗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岩茶加工非常精致,要经采、晒、捻、焙、剔等繁多的工序,这些工序要掌握得恰到好处,不允许有丝毫马虎。武夷山茶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唐朝元和年间,就有采制武夷岩茶之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许多方士游臣、文人墨客都把品尝武夷岩茶作为一件赏心乐事,不少文人还吟诗作赋。明朝万历年间,荷兰人就运输武夷岩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  相似文献   

3.
6月11日,由台湾茶协会、福建公泰茶业有限公司、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海峡茶科学研讨会暨“武夷岩茶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品质控制”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福建武夷山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茶学界和食品科学界的专家学者30人出席,共同为武夷岩茶的品质提升和产业化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4.
武夷茶香连两岸闽台茶侣浓浓情──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暨第四届武夷岩茶节追记杨瑞荣国际无我茶会是由台湾陆羽茶艺中心首倡的,已经在中国福建武夷山市举办了两届,在日本和韩国分别举办了一届。此外,武夷山市从199Q年以来还先后举办了三届武夷岩茶节。1995年1...  相似文献   

5.
金秋10月,丹桂飘香。1995年10月下旬来自台湾的陆羽茶艺中心总经理蔡荣章先生率20多位台湾茶侣怀着喜悦心情,与全国各地和来自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茶侣300余人,相聚在景色秀丽的武夷山下,欢度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和第四届武夷岩茶节,为古老的武夷茶乡增添了欢乐气氛。由台湾陆羽茶艺中心首倡的国际无我茶会,先后在武夷山举办过三届。第三届、第四届国际无我茶会,是1992年和1993年分别在日本和韩国举办的。从1990年以来,武夷山还连续举办了三届岩茶节,台湾许多茶界知名人士应邀与中外茶友相聚武夷,  相似文献   

6.
武夷岩茶生长在风景秀丽、挺拔奇伟的闽北武夷山,这里海拔大都在几百米,有的达二千多米,山中云雾缭绕,日照很短,地质属丹霞地貌,土系沙质,给奇茗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岩茶加工非常精致,要经采、晒、捻、焙、剔等繁多的工序,这些工序要掌握得恰到好处,不允许有丝毫马虎。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开始,武夷山每年举办海峡两岸茶博会,到2019年已是第十三届。台湾各界人士踊跃参加茶博会,两岸茶文化交流以武夷岩茶为纽带,呈现勃勃生机,前景十分广阔。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从武夷山跨海移植台湾的。一部台湾的茶叶史,也是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见证。地处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东面的冻顶山,四季如春,云雾缭绕,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其天然环境与武夷山可相媲美,武夷岩茶也就成为台湾冻顶乌龙的"祖先"。台湾盛产茶叶,以乌龙茶为最大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神农得茶”以来5000年,茶就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相依相伴,一直到茶为国饮的今天。在茶叶王国的王冠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就是武夷茶,从它开始现身,就一直受到世人的追逐、茶人的推崇、文士的礼赞、国外友人的膜拜,至今依然光芒闪烁,成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茶的魅力无限,究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0,(1)
正武夷山毎年举办茶博会,台湾茶人池宗宪总是提前3天到达,他的足迹遍及武夷每一个茶区、茶企业。他在武夷山一待就是半个月,在这里,探望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叙说不完武夷茶事。同时,他还有"武夷茶百年史料的文本记录,有活现的影像!有岩韵光谱!有它在异域文化渗透的感染力,有它造就出的中西混杂而富美的趣味!"他对武夷茶可谓如痴如醉。他就是池宗宪—茶人雅兴传媒CEO、马克波罗国际茶文创总监和台湾中华茶人雅兴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当然,由于十几年来研究茶文化而编著的30多本论茶专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23)
正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是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岩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也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月14日至21日,由全国台联台胞部和福建省台联主办、南平市台联承办的首届两岸婚姻家庭茶文化产业研习班在福建中华武夷茶博园开班上课。近180名来自岛内和在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20,(14)
正武夷山每年举办茶博会,台湾茶人池宗宪总是提前3天到达,他的足迹遍及武夷每一个茶区、茶企业。他在武夷山一待就是半个月,在这里,探望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叙说不完武夷茶事。同时,他还有"武夷茶百年史料的文本记录,有活现的影像!有岩韵光谱!有它在异域文化渗透的感染力,有它造就出的中西混杂而富美的趣味!"他对武夷茶可谓如痴如醉。他就是池宗宪——茶人雅兴传媒CEO、马克波罗国际茶文创总监和台湾中华茶人雅兴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当然,由于这十几年来研究茶文化而编著的30多本论茶专著,在茶学与茶文化都有很深造诣,他首当其冲是著  相似文献   

12.
早在明清时代,武夷岩茶就名扬海外。清末民初,漳泉、潮汕等沿海客商在当地设茶庄,经营武夷岩茶贸易,他们从武夷山购得茶叶后,销往台湾和海外。还有的商家在武夷山投资设厂。  相似文献   

13.
千古流年的山水衍生出的温雅气息是用来行旅时细细品味的。武夷的灵秀山水带着时间的厚重,九曲十八弯律动着百转千回的节奏,也回转着亘古至今的文人、行者的足音。武夷岩茶、下梅古居,无不带着亦动亦静流转的余韵……  相似文献   

14.
茶人王国祥     
提起茶人王国祥,在当地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区域外的,如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台湾等地,熟悉茶叶的人士多数也知晓。王国祥是福建省武夷山市祥岩茶厂厂长,一个低视力残疾人。12岁那年玩鞭炮,不小心炸伤自己,左眼失明,又感染影响了右眼视力。王国祥从事茶叶生产经营20年,当地人说起他的成功,个个羡慕不已,他的那些茶事,早已成为美谈。  相似文献   

15.
岩岩竞秀     
正茶叶是福建的一张名片。我庆幸自己是福建人,缘分让我在2005年筹备创办了《海峡茶道》(现改《茶道》)杂志,也因此有幸爱上了武夷岩茶,现在想来这还真是件幸福的烦恼。武夷山素有"茶叶王国"的美誉,据统计,这里有名有姓的茶叶就有300多种,而在民国时期,著名的茶叶专家林馥泉搜集到的慧苑岩茶树花名都有:素心兰、瓜子金、正太阳等830余名。要喝懂每个品种,真是极为困难的大事。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茶叶最早的国家,许多名茶区往往也是风景区。其中之一就是生产鸟龙茶中珍品“岩茶”的武夷山。这个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内,平均海拔六百五十米以上,周围六十多公里的名山,还以其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生物资源而闻名。世所罕见的头上长角的蛙——崇安髭蟾,就生长在它的山溪里。武夷岩茶武夷茶既有红茶的甜醇,又有绿茶的清香。色香味别有风韻。武夷山的气温、湿度、日光、土壤都适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9,(22)
<正>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两岸的茶缘将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再续佳话……2008年开始,武夷山每年举办海峡两岸茶博会,到今年已是第十三届。参加茶博会的台湾各界人士十分踊跃。两岸茶文化交流以武夷岩茶为纽带,呈现勃勃生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心·星·新     
戎章榕 《政协天地》2008,(Z1):50-52
本文标题三个字,字形相异,字音相近,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主要缘于他——十届省政协委员何一心在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每位政协委员都意外地收到一份赠送的大红袍茶。当有人品尝了香韵独特的武夷岩茶时,都会说起一个人,他就是新当选十届省政协委员的何一心。这盒茶礼怎么回事呢?2007年底,何一心领衔的星愿(中国)茶业  相似文献   

19.
闽北的基础产业是农业,千百年来,辛勤的闽北人在此耕作生息,使之成为物产富庶的地区。闽北盛产水稻、小麦、甘薯等,被誉为“福建粮仓”。闽北林木总蓄积量1亿多立方米,被誉为“南方林海”、“绿色金库”。闽北茶笋连山,出产绿茶、红茶、白茶等,武夷岩茶、北苑茶更是享誉海外。  相似文献   

20.
武夷之花──武夷宾馆总经理黄碧英的故事秀启,步书她的故事里荡漾着一种似曾相识的旋律,这旋律就是这个伟大的变革年代的强音……──题记秀丽的武夷宾馆,矗立存风光旖旎的福建省武夷山市区,以它特有的南国酒家形象迎接着慕名来武夷山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宾客。九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