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汶矿业集团是一个以国有资产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以煤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新矿集团致力于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按照“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全面启动“文化再造”工程,构建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树状体系。“新矿”文化树状体系的基本架构经过企业文化建设年、推进年、发展年和提升年四年的运作和实施,新矿集团形成了“以员工为土壤,理念为根系,战略为主干,分项子文化为树冠,做大做强、和谐发展为果实”企业文化树状体系架构。———员工为土壤。企业文化树的沃土在员工、在基层,离开…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新潮,已被大多数企业重视并研究,也在许多企业被建设、被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企业对入世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在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误区总体来说有几种情况。企业文化“洋装化”。认为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一定是先进的,于是乎对国外企业文化理论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照抄照搬。实际上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差距很大,简单照搬势必让人有削足适履之感;就是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文化有较大的不同。日本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美国以“科学” 为本,我国以“精神” 为本,就反映了这种区别。其实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肖保根 《党政论坛》2014,(12):63-63
钓鱼岛,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一向是中国领土。甲午战争后割让给日本。1972年9月,日本前首相田中访华,曾要求周恩来总理明确该岛的归属权。周恩来表示:“现在还是不要讨论,地图上又没有标。出了石油就成问题了。”对此日方没有异议。1978年8月,日本前外相园田直在北京又老调重谈,邓小平提出“一如既往,搁置它20年、30年嘛”。日方也点头同意了。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一家企业,男性员工的操作机台的显要位置上,清一色地挂着一张镶嵌在制作考究的镜框内的色彩艳丽的女人照片。参观者对此大惑不解,颇有微词。日方企业陪同人员敏锐察觉到参观者的这种特殊神态,急忙介绍说:“这是安全教育,贴在机器上的照像是员工妻子。”参观者这才恍然大悟,疑团冰释。日本这家企业进行安全教育的这一把实在高妙。一张普通的家属照片能勾引起操作工对温馨的家庭、贤淑的妻子、可爱的孩子的丰富联想,从而把个人的生产安全与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庭,巧妙地铸成了一个同心链,在内心深处焕发起某种自我保护意识,达到…  相似文献   

5.
东风汽车公司是一个始建于鄂西北深山之中,具有近40年历史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这些年来,东风汽车公司坚持“开放合作,自主发展”的发展方略,先后与法国PSA、日本的日产和本田、韩国的现代起亚等汽车集团进行合资重组。在合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大胆吸收,各取所长;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融合提炼,突出特色”的方针,加速中外企业文化的融合.推动了企业永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公民文化:企业文化的创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文化理论作为适应后工业文明阶段的企业管理理论 ,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科学管理对员工视为“经济人”假设的弊端 ,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为科学对“社会人”假设的局限性。企业文化理论视企业是一个人格化的有机体 ,是载有文化符号、文化信息的“文化人”的集合。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并盛行起来 ,其背后的经济原因 ,是由于 2 0世纪 70年代石油危机 ,使美国企业面临严重危机 ,日本许多产品尤其节油小轿车相继打入美国市场。当时一个相当长的近 2 0年的期间 ,处于经济霸主地位、管理理论屡有建树的美国企业 ,其经济发展速度与战后才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仕文 《学理论》2009,(24):97-9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企业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保障。企业员工是企业重要入力资源,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实践者,做好企业员工日常管理与生产,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强员工“四个意识”;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员工“五个素质”;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三个结合”,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8.
长庆油田第八采油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多元发展、求同存异”为主旨,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做好“平台搭建、引导、促进、鼓励”的工作,让每个员工个人素质得以最大提升,在员工“各美其美”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交流、优秀评选、先进展示等方式,使特色化团队让企业内的其他团队得以知晓、借鉴、推广,让这种发挥特色、构建鲜明文化的“多元一体”文化建设最终形成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总结我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实践,我认为非公企业政工要做到“三为主三结合”:一是以“隐性教育”为主,结合“显性教育”,增强政工吸引力。要从寓教于活动、寓教于环境入手,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具有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同时运用电视报刊手段,进行正面直接的培训、讲作报告,将政治内容灌输给员工。二是以“灵活分散教育”为主,结合“集中统一教育”,增强政工的应变力。由于非公企业工作机制的特殊性,要求政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生产经营,深入员工生活,通过民主对话、个别谈心、寓教…  相似文献   

10.
孙月霞  路春 《学理论》2008,(13):93-94
企业文化的特征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也涵盖着员工创造性、竞争性与可塑性。企业文化属于无形资产,是企业宝贵资源。“三五味业”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为客户满足愿望,为员工实现价值,为企业创造高效,为社会贡献力量;尤其“三五”文化独辟蹊径,“以军人文化为主线,以将军文化为精髓”的理念,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忠党爱民、爱军精武、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守纪律、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移植到企业的经营中,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登     
企业形象的根本是“人的形象” 上海市石油总公司吕福泽:员工是现代企业的细胞,也是企业形象的主体,企业形象说到底是“人的形象”。企业的形象是以每一员工的具体言行为基础的,靠每一员工娴熟的技艺、优良的服务和扎实的工作来保证的,企业新形象的塑造,关键在于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我公司开展的“我为企业争光辉,一流形象在岗位”的企业形象建设活动中,我们始终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人的形象”的建设上,致力于造就一支过硬的“四有”职工队伍。总公司下属  相似文献   

12.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航)自1992年组建以来,就将“创建一种文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之一,企业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几年来,海航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加快了企业发展的步伐,成为中国骨干航空公司之一。海航文化的主要内涵包括: 企业宗旨:追求事业成功,为达到“至诚、至善、至精、至美”而努力奋斗。至诚:对人对事以诚相待,反映出员工一流的作风,以“诚”成就万德,实际上也是为人之道,做人做事的风格;至善:好的出发点和正确的做…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中日两国政府就日本对我相关农产品实行单方面的“暂时进口限制措施”,举行了事务级别的磋商。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应探索民间企业协商解决方式,但日方以短期内难以达成协议框架为借口予以拒绝。相反在日本国内则开始对木材、元葱、西红柿等产品的进口状况展开调查,其他行业的行会组织,也借机要求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同时,日本政府则对蔬菜等进口产品强化进口检疫,表现出保护扩大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在吸引全球目光的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日产汽车(NISSAN)凭着日产汽车人对于汽车技术的无限创新以及对于汽车文化的深刻理解,成功地演绎了“NISSAN”这一国际顶尖品牌的至尊气度和时尚风彩。在日产汽车展台上,在日产2010年预计推出的概念车“IDEO”和日产引以为荣的汽车技术——耐久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TECH-NOLOGY”展位之间,赫然摆放着  相似文献   

15.
做人要讲“为人之道”,做企业要讲“经营之道”。企业文化就像人的基因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一台机器、一笔资金、一车原料、一位员工,从进厂那时起,就被植入了这个企业的基因,他们按照什么轨迹运转,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文化。大象无形,大道有痕,高尚的企业才能成就高尚的事业我认为,人的工作状态大体分为三种:卖嘴,卖力,卖命。一个人究竟采取这三种状态中的哪一种,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素质,就是企业哲学。“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企业哲学的高尚程度,决定着员工的高尚程度。蒙牛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与自己较劲”,这和“…  相似文献   

16.
莫国平 《各界》2006,(12):7
“企业文化”发源于日本,形成于美国。1982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Terrence Deal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Allan Kennedy合著的《企业文化》一书正式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管理理论诞生。企业文化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的管理学说,是科学管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中特别突出了精神和文化力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开始不断创新,很多企业提出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新概念,我认为是非常科学和值得推崇的。  相似文献   

17.
应日本煤炭技术开发中心的邀请,我们大同矿务局一行6人去日本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参观了日本的一些企业和研究所,同有关日本学者进行了讨论交流,使我们对日本的企业文化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我们感到,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很普遍地体现在企业的基本经营理念或社是、社训上。 第一,日本企业注重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战略纲领、指导思想、指导方向和战略目标。用简单的日语概括表达,被称之为“社是”或“社训”,也有直接称基本理念的。“社”指企业或公司,“是”指大政方针,“社是”常常侧重于经营思想、企业精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已经引起许多企业领导的重视。但是现在众多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文章的某些观点容易把人们引向误区,需要加以澄清。我想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有志于此的同志商讨:其一,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东方文化。其根据就是美国的企业文化管理是从日裔美国人威廉·大内介绍日本管理经验的著作议理论》开始的,或者是接受了日本文化观念以后开始的。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第一,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个新的阶段,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性。所谓企业文化管理,其实质就是重视人的作用、重视培养员工群体意识的一种管理思…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企业文化,我们知道它的理论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它的根却在日本。日本企业家运用中国儒家的“和为贵”等思想,形成了企业劳资真诚合作的氛围,产生了一种和衷共济、努力进取的精神。正是这种经营理念和精神,被美国人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并称之为企业文化。因此,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企业文化的渊源之一。可以这样说,只要全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兴衰成败在于严格的管理和优秀的员工——摘自一位日本著名企业家日记米兹亚先生的大拇指高高地竖起。 1992年6月,这位青岛电冰箱总厂的“老师”——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电冰箱厂厂长,带领德国电冰箱经销商团一行21人,专程来到青岛考察。然而,以严谨、缜密见称的德国人在“徒弟”面前惊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