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承认并有效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是保障人权、保障被追诉人的程序权利,实现诉讼中的力量均衡的重要表现。不论是沉默权的历史,还是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现状,都表明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刑事司法中的适用已是势在必行,其终极目的是完善我国司法改革和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司法民主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前进方向,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实现司法民主的主要方式之一,应充分发挥陪审员源于民众,代表民众的优势。我国存在传统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冲突,导致现实中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缺失。为培育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不仅要融合有益的传统法律伦理精神,还要加强现代法治精神的宣传教育。法官制度与司法民主与公平正义在逻辑上是紧密相连的。时下的法官制度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遴选与任免上的不尽科学等。完善法官制度要提高法官的准入资格,增强司法独立性,打破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司法机关的局面等。  相似文献   

3.
司法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的一个独立警种,是隶属于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担负特殊司法任务、维护特殊司法秩序的一支武装性质的司法力量.司法警察制度渊源于国外,是近代警察制度发展的产物.我国现行的司法警察体制存在诸多弊端,适应现代司法制度和警察制度发展的需要,完善并创新司法警察制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2008年初,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部署开展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法院工作,夯实审判工作的群众基础"为目的的构建司法协助网络的试行工作。2008年8月,上饶市委政法委与市中院联合发文,出台《关于开展构建司法协助网络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标志着司法协助网络制度开始全面、规范地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5.
司法证明的认知目标不仅决定了诉讼制度与证据制度的具体设计,而且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法律或司法的期待与信任。关于司法证明认知目标论,我国诉讼法学界基本分为三种观点,即作为传统解释的客观真相论、作为主流见解的法律真相论,以及以意见裁判主义为代表的后真相认知观。在司法证明认知目标中,“真相”仅仅占据有限地位,并且协商过程中的意见共识往往十分难得,并非总能如愿实现。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司法证明所立足的正当理由,即证成。推进司法证明认知目标从真相、共识转变为证成,既是对司法证明主体理智能力的尊重,也是顺应认知规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司法与宪政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整个人类社会的司法史可以明显地分为无宪政的司法时期和有宪政的司法时期。在有宪政的司法时期 ,司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不仅在宪政运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反过来极大地促进宪政运动的深入。在一些成熟的宪政国家之中 ,司法的功能已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在当代中国 ,由于历史传统等原因 ,司法功能的现代转换并没有完成。我国应在宪法司法化的基础之上继续强化司法的宪政作用 ,其途径是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的司法文化结合了儒家、法家、道家等各派的法律思想,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某种程度上,我国现代法治进程也是对我国传统司法文化批判地继承的过程。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传统司法文化中有着众多阻碍法治进程的内容,对传统司法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无疑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是我国司法领域存在的一个痼疾 ,它严重地损害了司法队伍的形象 ,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其发生的原因涉及制度、历史、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 ,因此克服之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下称《决定》),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第一部最为集中、最为完善的专门法律。与之相配套,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于2004年12月13日颁布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贯彻落实好《决定》和《意见》,对于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保障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落实审判公开、提高司法效率、改善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的智慧结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通过其载体进行传承,从载体的形式上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民歌、器乐、歌舞以及戏曲等四种形式。从内涵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民族性。在此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阐释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载体,并分别从社会功能、宗教、地域等角度剖析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王新奎  巫志刚 《前沿》2004,(11):183-185
如何有效地实现审判公开 ,增加司法的透明度 ,增加群众对司法的信任度 ,是当前司法改革的热点问题。许多司法部门都从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公开的方式方法来实现法治目标。事实表明 ,只有通过将判决书公开 ,同时公开发表心证过程中的少数意见等一系列措施使审判公开不再陷于形式 ,实现实质公开 ,实现我国司法制度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相似文献   

12.
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是恢复和平衡。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传统司法环境中的价值失衡、刑法观念缺乏宽容以及司法的封闭等因素制约了刑事和解功能的发挥,这使得被害人和加害人的权益无法真正得到保障,也导致司法无法得到公众认同。只有通过积极进行刑事司法改革培育出适合刑事和解制度生存的司法环境,刑事和解的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3.
李国莉  房丽 《求索》2012,(12):235-237
证人豁免制度有别于立功制度、辩诉交易制度,采用污点证人作证豁免或刑事责任豁免来指称证人豁免制度存在着豁免主体不明、豁免权与拒证权混淆以及豁免方式上的以偏概全等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司法理念的变迁以及司法实践的渴求为证人豁免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立法和司法据理。在我国构建证人豁免制度,必须在符合我国法律传统、刑事诉讼价值偏向、刑事犯罪实践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证人豁免模式及豁免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规定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原则、政策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对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意见>颁发15周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更加巩固,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运作更加规范,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出现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恢复性司法的性质应当从理念、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来探讨,缺一则不完全。目前恢复性司法尚属一种实践运动,未形成普遍性的共同遵守的制度,也未得到我国法律的确认。恢复性司法是对传统刑事司法的颠覆和飞跃,将成为全球刑事司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罗文岚 《桂海论丛》2011,27(3):95-99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正式实施三年来,在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监督体制等方面依然存在着阻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障碍。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化之路:一是必须是在公众参与的现代法治立法模式下,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为立法目的,用法律的确定性和规范性重构我国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二是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落实的关键,在于加强来自于行政权外部的人大监督、司法监督与民间力量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中共河南省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多年来,中共河南省委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真诚与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凝聚了强大的力量,促进了我省经…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与刑法价值实现——一种相对合理主义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解决刑事案件的程序性机制,在尊重受害人,促使被告人认罪悔罪、改过自新等方面显示了其优势,同时,对于刑罚目的和刑法价值的实现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刑法的价值在于秩序和安全,刑法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立法、诉讼机制以及司法水平和社会环境,在现实条件下,刑法价值只能相对地实现,而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刑法价值的实现。我国悠久的调解历史、“厌讼”的文化传统、新时期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设定和司法实践中存在和解的事实,均有利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上的创新之举,但该制度并未赋予指导案例的法律效力,未能完全发挥它在克服成文法缺陷、保障司法统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屡屡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刑事司法的统一性、稳定性、公正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构建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目前,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条件已基本具备——大陆法系国家判例制度的成功尝试提供了经验借鉴;我国悠久的判例传统提供了历史借鉴;我国法院案例指导的实践提供了实践基础;判例机制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运作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20.
胡春香 《前沿》2007,(5):129-131
我国刑罚结构偏重是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结构的形成,既有我国历史重刑传统因素的影响,也有错综复杂的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受到我国司法实务部门以及刑法学界越来越充分的重视。我国现行刑罚存在的结构性缺陷所产生的弊端越发显露。改革和完善我国刑罚制度已是形式所需。本文拟从现行刑罚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改革和完善刑罚制度的构想等方面对我国现行刑罚制度的完善做一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