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部分牧户生产情况调查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工作在锡林郭勒大地上的每一个共产党人,都面临一个必须悉心研究的紧要问题:在牧区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牧区牧民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最近对东苏旗、阿巴嘎旗典型牧户作了一次调查。调查后我们认为:一、从生产力人的要素来看,牧区牧民必须具有有文化、懂科技、重建设、会营销、善扶贫的素质。第一:牧区牧民应当有文化。文化是一个牧民具备接受新鲜事物、吸取科学知识、构造建设思路、掌握畜牧技术、施展经营本领、游刃市场险情、善于助人为乐等综合素质的基本前提。大凡走在牧业生产前列的牧民,无一不…  相似文献   

2.
各地动态     
《实践》2016,(12)
正锡林浩特市把带领牧民致富当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检验,充分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帮带作用,保证学习教育见真章、落实效,盘活牧区学习教育新局面。以嘎查活动阵地、党员中心户为载体,围绕畜牧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举办牧区实用技术培训班,围绕牧区特色产业和民族风情,举办蒙古服饰设计裁剪、肉食品加工技术、毛毡制品精深加工等培训班,培训牧民500多人次,拓展了牧民发展思路,提升了牧民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疆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后,从生态效益来看,改善了草原植被、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增加了草原生物的多样性;从经济效益来看,促进了牧区经济稳定增长和畜牧业发展、转变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从社会效益来看,增强了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收入。但在实际中也存在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标准低、草原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草原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4.
李艳  袁卫民 《实事求是》2012,(3):101-103
游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新疆和布克塞尔县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以来,积极创新牧民定居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牧民住房、配套暖圈、与定居工程配套的饲草料基地,使定居牧民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但也存在着原有牧民定居点呈现空心化、草原民族文化失传等问题。和布克塞尔县牧民定居工程要制定系统政策完善牧民定居工程的发展、统筹草原牧区与定居区牧民均衡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1,(7)
正"巴特尔"蒙古语意为"英雄",廷·巴特尔也是当地牧民心中的英雄。1974年,廷·巴特尔离开城市来到牧区,扎根草原,成为一名普通牧民。近50年来,他怀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将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带领牧民通过划区轮牧、建设草原、科学养殖、多渠道增收,走出了一条草原增绿与牧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6.
潘磊 《实践》2009,(4):29-29
"这几年,牧区人口大幅度减少,牧区生态普遍好转,牧民收入普遍提高,得益于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联户经营的优惠政策。"这是镶黄旗音图嘎查长青格勒的肺腑之言。2008年,镶黄旗制定鼓励牧民进城  相似文献   

7.
扩大牧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稳定增加牧民收入 ,增强牧民消费信心 ;逐步建立牧区社会保障体系 ;草原牧区的政策体系目标要具有战略性 ;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外部要素输入 ,进一步解决牧区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8.
边境牧区因具有与其他国家接壤、少数民族聚居、生产以畜牧为主等的基本特征,往往既是牧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筑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场域,因此边境牧区牧民生计关系着地区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博州11个牧业村的调研,分析边境村牧民生计现状,阐释新疆边境牧区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攻坚克难之地,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地方,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不光要用数字去说明,更应当以故事来诠释。在锡林郭勒盟牧区,产兴业旺、民族团结、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改善的幸福场景,每时每刻都在无数牧民的身上发生着上演着。牧人家的"小欢喜",各不相同却又殊途同归,每一个故事场景,都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构成部分,把它们串联起来,也就成了牧区改  相似文献   

10.
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和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总体上看由于受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相对缓慢,面临的困难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
牧民市场意识明显增强白音巴特尔改革开放给牧区带来了生机,畜牧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牧民的市场意识也日益增强了。我们在锡盟调研期间,无论碰到基层干部还是牧民,他们都很关心市场,热情地打听和探讨市场经济方面的情况,盘问各种...  相似文献   

12.
加强牧区思想政治工作是各级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牧区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教育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广大的牧区一般地处偏僻遥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加之长期以来,受传统放牧思想意识的束缚较多,因此,首先要在牧区进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育,坚定牧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其次,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牧民关心集体、依靠集体、维护集体、发展集体的意识,自觉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的路子;再次,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牧民群众遵纪守法的观念。 二是要加强牧区思想教育队…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6,(6)
正草原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直是个难题。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锡林郭勒盟公安边防支队创新边境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载体,从警地联创联建上找到了破题法宝,探索形成了"党员中心户+警务室"的牧区党组织建设模式,让草原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被牧民们形象地称为身边的"红色堡垒"。党员牧民的连心桥2015年10月21日上午,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镇赛音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4,(8)
<正>让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是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在推进围封禁牧及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处理好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必须尊重牧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习惯,从而避免发生一些较为突出和尖锐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影响牧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矛盾。对此,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8,(11)
正"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草原组建了第一支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一直活跃在草原上的牧民中间,他们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在为牧民们提供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也把党的政策传播到牧区,深受牧民的喜爱。这61年来,乌兰牧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不变的,那就是常年扎根草原,坚持为农牧民服务。"在今年10月11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作为全国第一支  相似文献   

16.
新疆最大的牧民定居点——齐巴尔吉迭社区,率先突破行政区域界线,对定居牧民履行社区化治理,完成了牧民由游牧到定居的生存模式转变。在布局过程中,塔城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做到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牧区、牧民、牧业实践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累计投资2.2亿元,完善基础、改善生态环境,使定居牧民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为牧民跨越发展奔小康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牧区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地区。内蒙古的牧区生活着蒙古、鄂伦春、鄂温克及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大部分群众,畜牧业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础产业。在内蒙古国民经济构成中,牧区经济占有相当份额。牧区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内蒙古有牧业旗(市)33个、半农半牧区21个,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21,(7)
正廷·巴特尔,男,蒙古族,1955年6月出生,1976年11月入党,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区近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改革先锋"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正他始终把牧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牧民之所想,急牧民之所急,解牧民之所难,视牧民群众为亲人。无论是在何种岗位,牧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我是个党员,所有的牧民都一样,都在我心里,我帮了他们,他们受惠,我也快乐。"他说。他,就是五师八十八团牧区牧民心中的好书记——左进国。自1990年到八十八团工作以来,左进国始终把改善牧民的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他帮助扶持过的牧民一个接一个富起来,在他心里,改变贫困牧民的生活就是他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白音霍布日苏木是一个纯牧区边境苏木。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共有四个嘎查1970人,其中蒙古族占9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牧区改革,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几年时间,苏木牲畜总头数由1984年的15. 1万头(只)发展到 1992年的 19万头(只),成为全区最富裕的苏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牧民对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日益高涨。苏木党委在抓好集资办学的同时,于1982年建起了全旗第一个苏木文化站,先后投资8万元,建房360平方米。 1990年投资 10万元建起了嘎查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苏木文化站开设了文化室、图书阅览室、俱乐部等活动场地,配备了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