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一根草鞋绳,系着鱼水情;一头连着军,一头连着民,绷不断的绳,割不断的情。"在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广为传唱着《李先念的草鞋情》这首歌。而这首歌的主人公,就是当年为李先念打草鞋的老红军余官章。他1933年使用的木制草鞋床(做草鞋专用的木制工具),作为革命历史文物,如今陈列在"木门军事会议陈列馆",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教材。余官章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当年,他和妻子何琼莲一同参  相似文献   

2.
张麟 《党史天地》2006,(10):25-35
[一] 1934年11月16夜晚,徐海东和整编后的红二十五军的指战员告别了大别山,开始长征。部队从何家冲出发,每个战士背着3天的干粮、两双草鞋……他们情绪是高的,脚步是快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党中央有指示,要红二十五军去创建新区。用战士的话说,这是“去打远游击啦”!徐海东不同于战士,他明白这次转移是没办法的办法。经过敌人连续五次“围剿”,大别山的整个苏区已经是民穷财尽,红军想大  相似文献   

3.
周军 《党史纵览》2010,(1):52-54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每当听到这首赣南民歌《十送红军》,我都会想起瑞金,因为景仰,因为寻根,我踩着草鞋的印痕。先辈的足迹踏访。  相似文献   

4.
换盐巴跟上红军就走1933年6月,我的家乡川北旺苍县白水乡来了红军。那天正逢赶集,父亲叫我去换些盐巴。只见街上到处是人,有几个剪着齐耳短发、穿灰衣服、打着绑腿的女红军在人群中讲着什么。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扩红”报名  相似文献   

5.
正晚年的李先念有两件事,让小女儿李小林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她回忆:晚年父亲身体欠佳,医生说要补充维生素,家里就每天给他榨一杯橙汁,当李先念知道榨一杯橙汁要五六个橙子时,心疼地说:"太浪费了,以后不要榨橙汁,吃两个就行了。"还有一件事,李先念在北京医院住院时,孩子们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就常到人民大会堂的餐厅去打一份汤,一份要花25元钱。李先念知道后,一再叮嘱说:"别去打汤了,太贵了。"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人们大多知道少林武僧保唐王的传说,却很少知道武当道人救红军的故事。那是1931年夏,贺龙率红三军打下均州城,30O名红军伤员被送上武当山,道教圣地变成了红军医院……(《贺龙与武当道人》)在送走中央红军长征北上9年以后,陈毅也来了一次北上长征。1943年11月,为了参加中共“七大”,时任新四军代军长的《陈毅秘密赴延安》。这次历时三月余、历程数千里的长征,虽没有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的激烈悲壮,却也有夜越陇海路、智闯安阳城的惊险曲折。当今之世,管钱的部门就该比别人待遇高,似乎成了理所当然。本期要给您讲述一个发生在64年以前的真实故事:红二军团经理(后勤)部的部长和政委想给部下搞点“特殊”——一人买两双麻草鞋,总共需要两块钱。付钱时,政委从自己兜里掏出两块银元。部长说:“哪能要你一个人出,我俩一人一块!”(《浩气长存天地间——记红军师长叶光吉》)  相似文献   

7.
井冈读山     
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的井冈山,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来的人不只是怀有仰视的目光看她,还会升腾起一种亲近的感情。 我于2009年、2010年两次上井冈,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试穿一双山里人做的草鞋,学唱一首当年红军的歌子。  相似文献   

8.
在有湖南屋脊美誉的壶瓶山间行走,草鞋要比皮鞋管用,穿着它犹如当年红军那样跋山涉水、过草地。在青山绿水间,留下了3位共产党员、公安民警铁心为民,确保一方平安的脚印。  相似文献   

9.
川北大巴山深处的南江县,地灵人杰。三十年代初期,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战斗了三年之久,有三万多南江儿女投身革命参加了红军。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陈昌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为此留下了诸如“将军石”、“禹王宫”、“红四门”。等众多革命遗址,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南江儿女!但是,由于山高缺水,十年九灾、十灾九旱,一个“旱”字便成了祖祖辈辈南江人心上的一道阴影。至今仍令七八十岁老人谈虎色变的“丙子丁丑年大天干”自不必说了,仅以1995年为例,持续145天的春旱、夏旱连伏旱,致使20万亩稻田  相似文献   

10.
《广东党史》2011,(11):30-30
我党生命力极顽强,原因之一是每当我党危难之时,党内总会有正义耿直之士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毛泽东在长征中挽救了红军。彭德怀在庐山为民请命。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抓捕了“四人帮”。再举鲜为人知的几例。 1975年底,小平同志被停职。王震将军与叶飞、李强、王诤等将军聚谈,王将军怒目奋臂曰:“我要上山打游击,你们敢不敢跟我去...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9,(6):6-9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对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6月.红三十军政治委员李先念率部迎接毛泽东.两人第一次会面。毛泽东称李先念“自古英雄出少年”。  相似文献   

12.
喜欢穿布鞋,不是前些年流行布鞋赶时髦留下的“后遗症”,实在是因为打小养成了习惯。穿的第一双鞋是娘做的虎头鞋,那时我还不会走,只能站站爬爬。从那以后,娘一年至少给我做两双布鞋便是雷打不动的事了。后来我参军了,便对娘说,以后不要再给我做鞋了,部队发的鞋也穿不完。娘不听,要我照脚的大小剪个纸样寄回去,照例每年托探家的老乡捎两双鞋来。娘做的鞋每每都很合脚,即耐磨又舒坦,穿上仿佛就成了脚的一部分。鞋底子是手工纳的“千层底”,针脚细密。我走路费鞋,娘给我纳鞋底子总要多扎几针。战友们见了我晾出的绣花鞋垫都要惊呼,说绣得这么…  相似文献   

13.
《党史天地》2007,(8):25-26
毛泽东认为林彪毕业黄埔,可当重任 林彪认为毛泽东学识好,对官兵有吸引力 1928年4月下旬,在井冈山茨坪开会。 林彪在会上慷慨陈词:“敌人来进攻,红军集中打敌人;敌人打走了,消灭了,红军就分散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离家门口不远的县道,是当年红军长征强渡乌江、保卫遵义会议召开时走过的路,也是我从蹒跚学步到投身军旅,走过的19年的路。小时候,父亲常常给我说红军的故事。英雄,是故事里的主角。那时我就在想,也许有一天我也能成  相似文献   

15.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 洪湖岸边是呀是家乡。 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旋律动听、悠扬悦耳的《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时,便全想起那当年手持红缨枪,臂戴红袖章,身背大刀,脚穿草鞋,“跟着贺龙闹革命”的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洪湖之畔的无数红军战士,在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里,前仆后继,英勇顽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原装甲兵司令员黄新廷将军便是这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23日,是湖北人民革命大学的老校长李先念诞辰100周年,同时,也是“革大”建校60周年,在这双喜临门之际,作为“革大”第一期结业的老学员,我愿意将我所知道的有关李先念同志关心群众,关注民生的二三事介绍给亲爱的读者,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7.
我是江西省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教师。江泽民同志的"三问"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一天踏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徒步考察万里长征的一位记者要离开一个小村庄时有个大娘问他"我的丈夫在哪?3个红军女战士在哪?"原来50多年前有3个长征路过该村的红军女战士在大娘家住了一晚。临别时红军女战士将她们惟一的被子剪成两半坚持给大娘留下了半床被子。大娘让丈夫送红军女战士翻过大山就回来,可这一走就没了消息。大娘在村口眺望、等待了50多年……后来大娘去世了就在记者怀抱着一床新被子去看望她的前3天。临终前大…  相似文献   

18.
站在大巴山下诺水和宕水交汇的通江县城红军广场,近观烈焰熊熊的大型火炬雕塑和栩栩如生的红军浮雕墙,远眺广场对面壁山坡上醒目的“争取苏维埃中国”巨幅石刻标语,强烈的红军情愫撼人心魄、荡气回肠。值此红军入川建立苏维埃政权70周年,置身于当年苏区首府,历史的霹雳风暴和当今的改革开放交汇成雄浑的交响曲,无不澎湃着红军传人的心房。沿着当年红军人川的足迹,我们以新世纪的视觉与敬仰对这片红土扫描。两河口:红军入川第一镇两河口,两江汇流,绿荫夹岸,群山环抱,秀水蜿蜒。于川北盆周通江县边缘,控川陕而通湘鄂要津。1932年12月18日,红四…  相似文献   

19.
戴和杰 《湘潮》2014,(8):50-50
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与五团镇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当年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城步时苗族同胞歌颂红军的歌谣,当地党史部门及时收集了这首歌谣。歌谣的全文如下: 一声惊雷地皮震,苏维埃政府把兵兴;民国二十三年冬,红军来到苗寨境。十一月初一从此过,六天七夜不留停;强兵勇将前面走,大队人马后面跟。沿途写满大标语:“打倒土豪和劣绅!”红军行到泗水地,红白两军起战争;红军打了大胜仗,趁胜占颂牛头岭。广西白军前头阻,湖南蒋军后面跟;天上飞机嗡嗡叫,地上枪声响不停。红军白天要打仗,夜里还要急行军;红军进寨来借宿,不扰百姓睡桥亭。  相似文献   

20.
《党史天地》2009,(6):89-91
1931年11月,徐向前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李先念任红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政治委员.后任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三十军政治委员。一直在徐向前直接指挥下。李先念称:我真正认识徐帅是在红三十三团当政委时。我们两人不约而同就熟悉了。他和我特别好,我和徐帅是意气相投。我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向前,一个是陈云。向前教会我打仗,陈云教会我搞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