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月14日蔡英文败选后,民进党内各派势力都在检讨和反思败选的原因,但是在败选的根本原因上始终形不成共识。他们中的多数特别是主流派,不是在路线上、战略上、大政方针上寻找,而是仅在枝节上、策略上和具体做法上找原因。他们不承认败选是民进党的大政方针的失败,不肯调整“台独党纲”,对“台独”这块“神主牌”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幻想。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3)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1月16日下午4时结束,得票第二的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于晚间7时许承认败选,当晚出炉的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有声音认为,国民党的败选是2008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策的失败,逻辑上是荒谬的。此次选举是国民党之败,而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败。  相似文献   

3.
在尼泊尔第二届制宪议会选举中,原尼泊尔第一大党——尼联共(毛)遭遇惨败,沦为第三大党。执政业绩乏善可陈、竞选策略失当、党内腐败严重是尼联共(毛)败选的直接原因;淡化共产党特色和性质是尼联共(毛)败选的根本原因;而印度、美国因素也对尼联共(毛)败选的产生了重要影响。能否处理好保持党的特色与推进党的转型的关系,是尼联共(毛)摆脱当前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国民主党败选,是由民主党内部党内组织和意见分歧挑战、政策失民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败选后的美国民主党一直痛定思痛,重振旗鼓不断探索。然而,对于民主党自身发展以及社会长久持续发展来说,寻求两党之间的共同之处并进行合作将会是两党走出激烈竞争的绝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6,(4):90-91
“十五”期间.“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技术被列为我国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以“矮败小麦”为工具的轮回选择育种技术领先国际水平.采用“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体系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轮选987”实现了高产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6.
台湾大选已经落幕。陈水扁以497万张选票胜出,宋楚瑜得票466万张,以31万张票之差败选,连战只得290余万张票,从而遭致惨败。人们现关注的是,应如何看待这次大选结果,以及这次大选后的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将如何。笔者试作如下评估:  相似文献   

7.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奥巴马击败麦凯恩。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当所有的聚光灯都照向奥巴马时.很少有人注意到.麦凯恩发表了一篇精彩的败选演说。对年逾七十的麦凯恩而言.这次竞选很可能是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一件大事。这篇败选演说可能是这位曾经参加过越战的老兵在历史上留下的最后声音……  相似文献   

8.
陈斌华  陈键兴 《台声》2006,(1):15-15
民进党在2005年12月3日揭晓的台湾地区县市长选举中大败,选后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台湾民众认为,作为台湾当局领导人和民进党实质领导人的陈水扁要负最大责任,其民意支持率创下历史新低,仅为21%。台湾《中国时报》5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检讨民进党的败选责任,45%的受访者认为陈水扁难辞其咎。《联合报》5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民进党县市长败选重挫陈水扁声望,其满意度再创上任以来新低,好评只剩21%,不满意比率则攀升至63%的新高;56%的受访者认为对民进党惨败,陈水扁应负最大责任。据《联合报》资料,陈水扁连任一年多来的声望低迷不振。连任…  相似文献   

9.
1月14日,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落后国民党近80万票的差距落选,这使得选前信心十足的民进党上上下下遭到沉重的政治打击和心理挫折。选后,蔡随即表示,她将一肩扛起败选之责,辞去民进党主席,但是蔡的辞职仍然无法遏止民进党内此起彼伏的检讨和批评声浪。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束后,各界都在检讨国民党败选的原因,都在怪马英九当局执政不彰,却很少有人探讨民进党胜选的原因。这次"九合一"选举,不论有无地方执政权,民进党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在22个县市中,民进党仅提名17个县市候选人,就获得13个县市执政权,获得583万票,大赢国民党84万票。那么,民进党为何会取得如此成绩?是国民党的败就是民进党的胜?还是民进党功绩卓著或是民进党赢得台湾人民的信任?这些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台声》2015,(11)
<正>决定不选比决定要选,需要承担更多压力和责难。但中国国民党不能只是为了一次选举,而是要找回中心思想,让党真心团结。党主席任期最多只有一年,若明年胜选,恭请新任领导人接任党主席,若败选,当然下台负责。——5月16日,中国国民党2016年选举党内初选截止领表,党主席朱立伦对是否参选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12.
8月中旬,陈水扁“海外密账弊案”爆发后引起岛内强烈震憾,对尚未完全走出败选阴影,意欲重整旗鼓再出发的民进党带来一记重创,民进党东山再起之路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3.
陈星 《统一论坛》2012,(2):57-60
2012年台湾“二合一”选举已经落下大幕。本次选举中民进党再次败北,原因很多,其中两岸论述的空洞与僵化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客观现实来看,两岸论述调整是民进党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的问题。 民进党败选的两岸因素对于这次台湾大选的结果,岛内外的评论可谓汗牛充栋,观点也是五花八门。这些评论绝大部分都涉及到民进党两岸政策对这次选举产生的影响。尽管民进党内许多人现在依然不愿承认,  相似文献   

14.
这次台湾大选,受到海峡两岸、港澳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甚至港澳地区还有选举观察团赴台观选。选后,许多人尤其是大陆部分民众高度肯定台湾民主选举以及蔡英文败选感言的民主风范,有人还将台湾视为华人社会的民主政治典范,极尽称颂与羡慕,甚至有人称会对大陆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不可否认,台湾已从威权政治时代,迈入了民主政治时代,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上半年,中国台湾地区将举行领导人选举,孰胜孰败,将对两岸关系和台湾地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03年2月14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现实政治规则面前,正式成立两党联盟,准备在胜选后联合执政。由此,提前拉开了选战序幕——  相似文献   

16.
"九合一"选举改变了台湾"蓝大于绿"、"北蓝南绿"的政治生态,跨越浊水溪向北扩展的绿营士气大振。挟胜选余威,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对觊觎已久的2016年大选志在必得。马英九12月3日辞去党主席为败选负责。"九合一"选举被视为2016年大选前哨战。因而,虽尘埃落定,但选后之蓝绿动态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仍备受关注。国民党能否在重挫中深刻反省,找到方向,明智抉择,走上正确道路,海外华侨华人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17.
陈文 《统一论坛》2020,(1):23-25
1月1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立法机构选举结果出炉。虽然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拿下550多万票,却不敌蔡英文的810多万票。民进党也继续维持立法机构单独过半优势。此次韩国瑜败选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选民结构与选举主轴不利。选后,国民党将面临持续动荡和压力,但民进党并非高枕无忧,岛内政局势必进入新的博弈周期。选举结果简介一是蔡英文实现连任。  相似文献   

18.
7月15日,亲绿学界发表声明,要求陈水扁下台,连署该声明的学界及社会知名人士约4200多人。不到两个星期,已经得到2万多人的签名支持。亲绿学者们长久以来就支持民进党,他们之间有很多人为早年的“民主运动”献身,受到迫害下狱多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历史学者杨碧川,他因“蓄意颠覆政府”罪坐牢7年,本是新潮流系创始人18飞鹰之一。这次也参与连署,他说:“看到陈水扁一家人吃香喝辣,还威胁台湾民众,不选我,你还能选谁的态度,这是我最无法忍受的。”“前辈付出那么多心力拼出来的成果,却被一个败家子就这样败光。阿扁还不自我检讨。不能以本土为…  相似文献   

19.
正失去政权之后,民进党开始检讨与思考败选原因及未来民进党的发展,尤其是2013年以来召开一系列的"华山会议",广泛讨论两岸关系与大陆政策。其中,2013年11月14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讨论"对中政策",达成初步共识,提出总结报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大选"败选后,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一直备受关注。谢长廷2012年10月大陆"调酒"的开展之旅更是让这个议题走上了台面,成为民进党不得不面对的"显学"。尽管民进党各派系有不同的两岸政策取向,对谢的观点甚至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看法,但在新的条件下,谢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