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与思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孔子的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学得多少,学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是否多思。因为只有多思,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经过分析、归纳、推理,掌握事物的概念和本质,形成多种能力。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多思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多思的主动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讲”就是“思”,好象只要多讲,学生就能多思;也有人认为“练”就是“思”,仿佛机械的重  相似文献   

2.
愉快教学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容易疲劳,精力集中的时间持续较短,针对上述特点,我感觉到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做到多种讲课形式交替使用,做到常讲常新,使学生百听不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里特点,我在上课中有时采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有时采用讲故事悟道理的形式,有时采用问答或讨论的形式,有时还充满感情地朗诵一首诗,一段名言、有时还师生同唱一首歌、同编一段顺口溜。如讲《树立崇高的理想》一课时,为帮助学生弄懂“人生观”这个概念,我播放了臧克家写的“有的人”这首诗,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办了一个“名言栏”,每天让学生轮流在上面写1—2则名言。其目的有二:一是发挥名言的警示教育作用;二是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开始的时候,还真不错,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热情期待着每一天的惊喜。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同学们对“名言栏”已不如一开始的时候那么热情了。是“名言”没有魅力了吗?在反思中,我顿悟了一个简单却容易熟视无睹的道理:“名言”再好,也是他人的。况且“单调”“机械”“重复”的事情,谁又愿意长期乐此不疲呢?于是我把“名言栏”改成了“花季心语”。“生活是多彩的,如彩云的绚丽,晚霞般的灿烂。”…  相似文献   

4.
针对职业中学政治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素质,多年来,我探讨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它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辅导为主线,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核心。在实践中,我运用“四导读三结合一坚持”的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四个导读  1“牵引”性导读  在讲某一内容之前,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先讲个有趣的事例或故事,从中提出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牵引学生急切地想读书,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例如,在讲“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前,我先讲述了几天前本地…  相似文献   

5.
北师大新编实验教材——《公民》,具有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实践性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两点做法: 一、根据趣味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公民》课引用了一些名言,生动的事例、故事等,学生看书觉得有趣味。为了拓宽学生  相似文献   

6.
职业中学学生除了学好文化知识外,还必须牢固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刚踏进职业中学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普遍缺乏感性认识,少数学生还认为,来到职中学习,并非出于志愿,而是命运的安排。因此,专业思想比较淡薄。针对上述问题,我在讲授《科学人生观》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进行稳定专业思想的教育。在讲“科学人生观特点”一节时,我着重讲清人生观是具体的。科学人生观是符合历史发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人教版 思想品德 教科书选入了大 《 》量的名言谚语 构成其鲜明的特色之一 为在教 , 。学中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我的具体做法是: , 一 名言导学 在教学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 。 《 》时 课前用多媒体课件投放出恩格斯的名言 思, “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接着师问 同学们 ”。 : ,知道恩格斯这句名言的深刻含义吗?我有意停顿了一下 看有没有学生回答 有几个同学在小声 , 。议论 有几个同学欲说却无言 我立即导出 今 , , :天 我们这节课将探讨 人的生命的独特…  相似文献   

8.
政治课中有许多理论问题从概念到概念很难讲清楚,学生也感到枯燥无味。一联系实际,抽象概念就具体化了,学生很容易理解。并且通过联系实际学生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力,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现身说法效果好。过去我多次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虽然也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如讲了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生产资料的氏族公社公有和产品的平均分配;这样的生产关系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我觉得已讲得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感到“抽象”理解不深刻。去年我教课的班,学生绝大  相似文献   

9.
<正> 北京申奥成功,我认为向有一半并未到过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作陈述报告,是关键性的一步!中国9位陈述人中,有8位会说英语。何振梁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李岚清在结束时分别用英、法、俄三种语言向大会表示感谢;他还引了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如果与北京有60万人在加紧学习  相似文献   

10.
我最喜欢把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条真理”。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听老师讲过毛泽东主席曾经给自己起了"子任,'的笔名,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崇高责任和奋斗目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巧用名言     
名言,即著名人物的话、言语,是著名人物在实践中总结锤炼出的富有哲理的真言。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如能巧妙地运用名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教学语言更加生动有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有的人一味强调个人利益”时,引用了马卡连柯的话,“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  相似文献   

12.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了给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学会更多学习语文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会犯两种错误。一是讲得太急。没等学生静静地读上几遍就迫不及待地讲;二是讲得太多,讲解起来喋喋不休。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往往还不足以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所以与学生互动时也往往急于要掌握主动权,从而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充分地读,积极地思考,再通过教师恰当、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由谬误走向正确,由肤浅走向深刻,由  相似文献   

13.
结合《政治常识》教学,我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写政治小论文、写中学生格言、写社会调查报告等活动。并采取讲、编、荐的方法,巧用学生习作,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活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讲:有一定价值的学生习作,采取密批和面批等方式,指导学生修改,誊正,作为范文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交心,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我国古代教g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g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城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考虑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觉得本举科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必要。可通过开展趣味教学,给严肃而沉司的课堂增添点趣味,创设点乐趣,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乐教引发乐学,必然促进提高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我认为中学政治课的趣味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讲好开头,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  相似文献   

15.
孔子有一句名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讲究学习,听到正义之事不去实践,知道不对的地方也不去改,这是我所担忧的。这是一种什么忧虑呢?用一个传统的词讲,是一种对世道人心的忧虑。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忧虑,比如说蜗居带来忧虑,婚姻引起忧虑,环境污染也是忧虑……但是除了这些忧虑以外,孔子认为人最应该忧虑的是什么昵?是世道人心。  相似文献   

16.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法律常识》课是现实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更应该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讲透、讲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想,增强法制观念,使他们知法,守法,护法。为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搞好《法律常识》课教学,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浩如烟海的名言、名句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哲学教学中加以应用,则不仅可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学生视野,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主要是讲对待知识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弄虚作假。体现了唯物论思想。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一诗句主要是讲自然界的风雨阴晴,因时因地而不同。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政治知识较为枯燥,政治教学就更需要运用联系的方法。一、联系名言。名言,富于哲理,令人回味,令人顿悟,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借用名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其学习热情。二、联系名篇。名篇,脍炙人口,其中不乏令人叫绝之处。讲授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的时候,我引用了《包身工》中“渔翁和墨鸭”的比喻。讲授资本主义的金钱观念时把《欧也妮·葛朗台》的精彩片段描述一番。讲授“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时引用了《拿来主义》的精辟论述。三、联系故事。例如高二的哲…  相似文献   

19.
参加省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归来,学校安排我做一次讲座。我到教师中去了解教师们想听什么,一位教师说:现在新课程不是讲研究性学习吗,能不能用案例谈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听来的案例。在一所小学里,有一天自然老师正准备上课,几位学生把老师请到窗前,指着窗户外的三棵树对老师说:老师你看,那同一品种的三棵树,为什么一棵长得郁郁葱葱,充满活力,一棵树叶  相似文献   

20.
所谓倡导学生“反问”,就是在教学内容完成后,提倡并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所产生的疑惑反过来问老师。其益处有三:1.进一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激趣引思,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并概括总结所学内容,将所学知识深化、升华为能力和觉悟。有教师会担心:倡导学生“反问”造成教师“卡壳”怎么办?其实只要备好课并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就不会“卡壳”。比如:在讲“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一框题时,我大约用30分钟讲完新课,然后我问:”‘这节课应讲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