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康》2021,(28)
正"2021中国现代休闲发展指数"调查结果显示,56.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休闲时间"差远了",26.2%的受访者直言"一般",10.2%的受访者抱怨"几乎没有休闲时间",只有7.3%的受访者表示休闲时间"足够"。休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人社部、最高法明确,"996"工作制属严重违法,引发公众对"996"现象的热议。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劳动者的普遍诉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2.
经济     
《台声》2016,(8)
正4月1日,台湾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商1111人力银行发布的《青年创业现况调查》显示,超过20%的台湾青年受访者表示有创业经历或正在筹备创业,而有创业经历的青年中,创业成功的比例约为55.6%。根据这项抽样调查,86%的青年表示"有创业意愿",64.9%的人"有兴趣但还没行动",8.1%表示"已创业",6.5%"曾创业但失败",而6.1%的受访者则表示已在"筹备中"。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1,(7):68-69
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与新浪网联合进行的"您对于民调有何看法?"的民情观察中,29.6%的受访者表示,对于社会上发布的各种民调结果"不太信任",28.1%的人表示"很不信任",选择"比较信任"和"非常信任"的不到8%。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14)
正大学是西方人创立的高等学府,而在中国古代也有高等学府,只是不叫大学。明朝的"大学生"招生指标交易很透明,实行"全国统一价"。那么,作为古代"大学"的"大学生",当时的他们要花多少钱?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  相似文献   

5.
《松州》2015,(1)
<正>一、国学中的"民本"理念现代历史上,"国学"曾被赋予三种涵义:一是指历史文化,由于其无所不包,外延太大,不易把握,所以出现第二种观点,即以"国学"指称一国固有学术,第三种观点将外延进一步缩小,认为"国学"指一国固有价值思想。"国学"作为与"新学"、"西学"相对的概念,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包含的价值思想、人文理念,它是古代中国人安身立命、修身平天下的依据。在国学体系中,包含丰富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5,(1)
<正>2015年,人们打算如何安排自己的收入?41%的人表示要"更多地储蓄",37.6%的人表示要"更多地投资",21.4%的人表示要"更多地消费"。你,会选择哪一种?您想过让家里的水杯、抱枕、台历都留下您和亲朋好友的倩影吗?您想过登录一家服装企业的客户端入口,选择身体18个部位的22个尺寸后,再根据配图提示挑选不同部位的样式、扣子种类、面料,不超过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  相似文献   

7.
当下,一股"国学"热潮经久不衰,但鲜有人了解我国现代史上关于"国学"之争的情况.本文针对"冬烘<'[1]>先生之‘国学'",对20世纪前30年两次关于"国学"与"国粹"、"国故"的论辩作一清理,比较其差异,总结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牟尼 《小康》2007,(11):84-86
近年来,多所大学开办了各种各样针对公司老板,企业管理人的"国学班"。对于这种现象,赞同者认为,这是人们认同国学,回归国学的现象。反对者认为,这是把国学滥用,借国学之名揽财。提倡"中国式管理"。那么,国学究竟有没有实用性的一面?如果要实现国学的古为今用,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古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应当怎样实现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7)
正一些自认为健康的人,其身上却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状态,44.8%的人认为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健康",但却仅有3.6%的受访者"没有任何亚健康表现",只有7%的受访者"没有任何不健康的征兆",表示自己"没有任何病症"的受访者尚不足一成(9%),而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的当下,担心自己会生病的人则多达九成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人民公安》2016,(4):5
正"我帮助了上百万人,其中90%的人不懂得感恩,认为我这么做是应该的。"——陈光标表示将在今年江苏省两会上提案设立"好人保护法",通过立法为好人提供刚性保护,并设"好人基金",颁发"好人卡",让好人们在出行、办事等方面享受福利。"地球几乎100%会出现毁灭性灾难。"——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警告,基因改造病毒、核战和全球变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生灾难的几率随时间推移不断叠加。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5,(11)
<正>近几年的"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发展的品质,"一线城市"不再是大多数人的"扎堆选择",平衡生活和发展的关系后,近一半的人希望到"二线城市"生活和发展,仅一成人希望到"一线城市"生活和发展"从现在到今年年底,您会买房吗?"这是"2015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问卷中的一道题目,结果54.8%的人选择"观望",39%的人明确表示"不买",只  相似文献   

12.
创新马克思主义热度:★★★★★观点与主张:创新马克思主义提倡实质性地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在"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这三大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世情为鉴,国情为据,党情为要",进行"综合创新"。比如,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现代史上一批学人、大师中我行我素个性鲜明者甚多,留下许多逸闻趣事,令人闻知解颐启颜、瞠目结舌。其中最使人难忘者当属国学大师刘文典,其性格之骨鲠、狂慢与刻薄,一二事例中可见,于今仍启人深思。据云,蒋介石掌握军政大权后,多次表示要到新成立的安徽大学视察,校长刘文典总是婉拒蒋到校"训话"。后来虽勉强同意,但蒋到校视察时,校园里却是一  相似文献   

14.
2011最受关注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海燕 《小康》2011,(9):56-60
本次调查显示,六成家长和学生对国内教育表示"不满"或"非常不满",超八成受访者表示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择校问题"成为本年度最受关注的教育问题;近六成受访者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在香港;超九成家长有意愿送孩子去香港或国外接受教育,其中17.5%的人表示"有意愿,也有实力"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一所小学教室的玻璃黑板,被两个同学打闹时撞破了,教师询问:"谁打碎了玻璃黑板?"明明当时室内有十几个同学,竞无一人如实向老师报告真实情况,全班学生几乎众口一词地佯称"没看见"、"不知道"。老师私下问一位学生:"你明明看见了,为什么不说?"答曰:"我何必得罪那个人!"因怕得罪人而放弃原则,此类事在学校中并不乏见。有一个教育科研单位在一所中学进行了一次不记名的测试,题目是,如果你一个人在校外看见两个窃贼偷割电线,你怎么办?初一年级120名学生中有18人表示"上前制止",占15%;有26人说要"高声大喊",占21.7%;有25人说"报告派出所",占20.8%;有51人说"悄悄走开",  相似文献   

16.
朱四倍 《乡音》2011,(10):19-20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865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2.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说谎之风日渐泛滥。如何改变说谎成风的社会风气?75.6%的人表示"精英和官员要坚持说真话,引导社会风气",72.3%的人希望"国家、社会真正推崇、鼓励坚持原则和说真话的人,让说真话者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6,(17)
正@小康杂志社:"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对于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情况,22.6%的受访者感到"非常满意",46.3%的受访者感到"比较满意",而2015年,表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还仅有5.8%,表示"比较满意"的受访者也只有28.1%。@田梗花:让守信者得实惠,让失信者受惩罚,社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郑群 《创造》2007,(1):64-65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  相似文献   

19.
一、原用汉字应该改用阿拉伯数码的。1.表示数量、长度、高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各种计量的数字。如:"二十五里",应该改用"25里";"参加的有二百五十九人",应该改用"参加的有259人";"产钢三千七百一十八吨",应该改用"产钢3,718吨";"土地三十四万七千六百亩",应该改用"土地347,600亩"。表示若干万、若干亿的整数,可以用"万""亿"为单位,和阿拉伯数字拼用。如: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科普网站果壳网发布"辟谣10大最流行生活谣言榜",其中"宿便是健康杀手"榜上有名。很多人因为"宿便论"陷入排便误区中。误区一:只喝白开水,就能清肠道有人受"宿便会增加身体毒素"的误导,认为少进食或只喝自开水,就能减少大便,可达到"清肠毒"或减肥的目的。解放军第458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施章时表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