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需要.只有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创造价值中的作用的认识,我们的理论才能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我们的理论才能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为前提,对经营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充分予以认可,我们的理论才能更好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1)
通过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首先在理论上澄清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阵地;其次从实践上辩证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就,吸取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好发展服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国家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高度,对我国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其中许多重要思想需要认真领会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十八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概括为道路、理论、制度三个方面,提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在政治建没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断选择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选择的逻辑结果,它既是对世界上既有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发展模式进行反复比较之后的一种自觉选择,也是对中国自身现代化建设长期探索历程中各种建设方案与建设道路反复比较之后的一种自觉选择.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江 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了高度评价。今天 ,我们要创立社会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从方法论上来说 ,也必须从现阶段中国的生产方式基础分析出发。这样创立的理论才能体现和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一从生产力角度分析 ,20世纪末开始的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新科技革命 ,以及经济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从总体上说 ,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不是太高 ,而且发展不平衡 ,但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 ,我国生产力社会化的程度更高了 ,…  相似文献   

6.
中国道路创建和发展的自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自我发展。始终坚持阶段性目标与总的发展目标的统一,以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推进总的发展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中国道路的目标自觉;明确地把中国道路的方位定位于我国国情与当今世情的统一,并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中国道路的方位自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统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和推进中国道路的路径自觉;中国道路在理论逻辑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融为一体,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7.
纵观20世纪的社会主义,由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向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面临如何夺取政权与社会主义的建设、巩固和发展等一系列难题。从事物发展和人民对新事物认识的一般规律性出发分析得出社会主义道路曲折的必然性。然而,相比经历的失败,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现了以苏联带头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逐渐发展壮大,并以我国为代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更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其茁壮成长的势头,未来是属于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史,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为人民民主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和实现民主政治价值目标上的魄力与智慧。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精髓;巩固与完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规范与制约权力运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质在于,我们党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的繁重任务摆在了全党面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坚持走有中国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命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及其实践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描绘了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共创辉煌的宏伟蓝图;社会主义荣辱观,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道德水准及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上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1.
今天,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以后不久,我们来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这个重大的学术理论问题,我觉得正当其时,确实十分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党的十八大,对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总结,使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经验积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党的十八大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在今后的发展战略,描绘了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前景,把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划,推进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视域。所有这些,都使我们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创新表现:在党的思想路线,强调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并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一同当作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我国改革道路上,强调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实行“一国两制”;在经济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人民群众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贡献主要包括: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课题,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步伐,并起着思想解放的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并以此为依据基本上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改革指明了方向;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正确理论原则和方针政策,对探索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具有创始之功。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第三产业刘蜀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占踞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认识的新起点、发展的新起点、改革开放的新起点.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才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推进理论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解放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作为一种科学体系,其也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创新不妨转换理论视角,从分析文明类型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社会历史的演进规律,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关系来理性看待中国道路的历史地位、成就及其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而在统一的世界历史和多样化的民族发展道路上展现出具有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新的"六化"特点.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特点,客观上要求建立劳动关系多层次法律调整机制,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梳理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新发展,对于正确认识这一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对于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十六大以来坚持、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并要突破传统观念,非常不容易。有些问题到目前还认识很不彻底,如只承认劳动市场,不敢承认劳动力商品。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没有劳动力商品,哪来的劳动力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市场经济拯救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但还有少数顽固不化的人,反对发展劳动价值理论。这就充分表明,重新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论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巩固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在这里,有两个理论问题必须弄清楚。一、…  相似文献   

20.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最早试图从经济学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规律的代表性观点,为工人阶级武装起来反抗资本家的剥削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是引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导向的现实指南。新时代赋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新的研究视角,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充分掌握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涵;准确认识新时代我国存在异化现象的多重因素;全面探索新时代克服异化现象的路径依赖,对促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