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07,(23):10-10
饱受舆论指责的肖志军恐怕是近期中国处境最艰难的"丈夫"之一。当看到新闻媒体打出"丈夫拒绝签字,妻子难产死亡"的标题时,大众的第一反应很难不是愤怒。本来完全可以挽救的生命最终却在医院里、在医生无奈的注视下离我们而去。这就好像医生手里明明有一碗水,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渴死。虽然这是一个特例,但这起悲剧发生之后人们不禁要问:谁该为孕妇李丽云的死负责?  相似文献   

2.
一位心地善良的美貌少妇,为了挽救丈夫身患绝症的厄运,竟然引出了一连串的奇情奇案,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丈夫身患绝症 阿丽求助“神算” 宇衡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邱家山近日感到胃部不舒服。在他夫人王阿丽的再三劝说之下,两人去了一趟市一医院。邱总是有身分的人,上医院看病坐的是奔驰小轿车。小两口一下车,便引  相似文献   

3.
关注弱者     
在郑州打工的吴杰,不慎从楼上摔下来,脚脖子受伤,他在伤处没有出血的情况下,被送到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手术后却死在了医院,死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一个双眼已近失明的年轻农妇,为了挽救将要坍塌的婚姻,带着未成年的儿子几度北上京城寻找打工的丈夫,丈夫却包了“二奶”……山西一位粮油经销部的经理,带着大家集资的十几万元,组织了9万公斤的玉米,通过铁路运送到湖北,并与铁路签订了“凭领货凭证提货”和保价运输的合同,但这两车皮玉米还是被未凭领货凭证、亦非收货单位的人领走了,但铁路法院硬是不认为张世…  相似文献   

4.
思宁 《中国保安》2006,(6):36-38
婚姻三次受挫的女教师,为保住与第四任丈夫的姻缘,残忍地毒死了自认为绊脚石的继子。接着,为隐瞒杀人真相,消除丈夫的疑虑,挽救即将破裂的婚姻,身为女儿班主任的她,又将毒手伸向了自己视若命根的亲生女儿。人性泯灭,师德沦丧,用儿女性命作婚姻赌注,她非但没得到幸福,而且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1、最有争议的学习--"小姐"老师爱情原本是两个人相濡以沫的甜蜜,当爱和责任都不复存在的时候,坦然说声"再见"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然而,南京一位女士凡林(化名)在丈夫变心后,非但没有选择放弃,反而要拜"小姐"为师学习性技巧来挽救婚姻,令人瞠目。面对婚姻的背叛,凡林准备挽回婚姻,找丈夫谈心,让他发誓以后不再去那种地方。但凡林始终觉得,丈夫之所以变  相似文献   

6.
她在一年之中经历了下岗和家庭裂变的双重打击…… 她以不变的真诚和坚强意志走出了生活的低谷…… 工作爱情双“下岗”,心归何处? 1988年的冬天对于敏来说是最不幸的冬天,首先是她结婚才两年的丈夫闹出了婚外恋。 一开始,于敏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丈夫在外边和另外一个女人好上了。她还不信,丈夫虽是银行的干部而她是个工人,但两个人感情很好,并且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可是,有一天于敏到丈夫上班的银行附近办事,却意外地看到丈夫亲热地挽着一个女人钻进出租车…… 就在这时,于敏所在的工厂——长春  相似文献   

7.
或许只有在小说或影视剧里,才会出现这样的故事情节。一个是患了红斑狼疮的结发妻子,一个是生意上的红颜知己,两个女人爱着同一个男子。为了不拖累丈夫的事业,自感难以治愈的发妻决心成全丈夫。不料丈夫发誓要守住妻子一辈子,无论贫穷和疾病。为了让丈夫彻底放下包袱,发妻不惜吞下安眠药以死相逼,被救后又起诉离婚。  相似文献   

8.
十二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丈夫,隆林各族自治县环卫站临时女工韦永娟的感人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韦永娟和丈夫黄炳全曾经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12年前丈夫突遭事故瘫痪,韦永娟毅然挑起了独撑家庭、照顾丈夫的重担。这对患难夫妻面对生活的磨难没有低头,互相扶持走过了12年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9.
人的美好,最怕沦陷。《百喻经》里讲到一个故事。有个男人,娶了十分漂亮的妻子,他很爱她,情深意切。然而,妻子却有了情人,想抛弃丈夫。于是,她悄悄跟一个老婆婆商量,说我要离家出走了,你买一个女尸,等我丈夫回来,就说我死了。果然,老婆婆趁她丈夫不在家时,买了个女尸放在那儿。等她丈夫回来,老婆婆说,你媳妇死了。丈夫信以为真,伏在尸体边哭了许久。后来,他把尸体火化后,拣了几块尸骨放在布囊里,日夜怀抱着。  相似文献   

10.
她从不会因为丈夫是在阻止群殴当中牺牲而伤感或迁怒于他们。现在自己是警察了,更能理解丈夫身上的那种“群众情结”,心里只有一个追求,像丈夫一样,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1.
搪瓷白缸     
木瓜 《协商论坛》2007,(10):57-57
在医院里,一个中年妇女背着她丈夫爬楼梯,他们要去4楼,丈夫近200斤的体重,可她却上得毫不停顿。在二楼时遇见了一个送氧气瓶的工人,他扛着一个中型氧气瓶也正在爬楼,累得气喘吁吁。  相似文献   

12.
在荆门市东宝区姚河乡鹅项村,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由耳聋的丈夫、口舌笨拙的妻子和顽皮的双胎儿子组成,这是一个不幸的组合,却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周明宏5岁时,一场疾病使他失去了听力,凭着求知的欲望,他硬是读完了中学。妻子刘德慧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的  相似文献   

13.
丈夫意外身亡后,在处理他后事时竟然冒出了两个妻子。在原配妻子不知的情况下,丈夫与假冒她名义的另一个女人。在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手续;后配妻子见了他的离婚证后,就放心地嫁给了他。谁是丈夫身后遗产的合法继承人,成了双方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妻子的证词     
丈夫被指控谋杀自己的情人,妻子出庭作证丈夫不在谋杀现场,而另一证人则证明案发前后,被起诉人的妻子一直和自己在一起,根本不能证明其丈夫无罪。两个证人都没有说假话,问题出在哪里呢?聪明的辩护人通过妻子的证词,推理出了一个设计得可谓天衣无缝的一箭双雕谋杀案。  相似文献   

15.
感动     
一名略显柔弱的女警和一个男人结婚了。   虽然她是警校毕业,擒拿格斗都学过,而且成绩还不错,但毕业以后她一直没在严格意义上的一线干过——在公安系统这个危险的行业中,女同志大部分都做内勤,她也不例外,所以学过的那些东西到后来也就荒疏了。虽然她穿上警服也是英姿飒爽,但她性格中还是柔弱的一面多一点。所以无论是她的同事还是她的丈夫,都把她当成一个小姑娘,很少有人把她当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警察看待。大家对她都是呵护有加。   丈夫家兄弟 4个,丈夫最小。丈夫上面的 3个哥哥生了 3个女儿,丈夫的父母把抱孙子的希望都…  相似文献   

16.
农民张其桂哭了,左手擦着眼泪;省政协委员王秀琴也哭了,右手掩着面……她们的另一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张其桂没有想到,自己丈夫苦苦奔波一年未果的4700元血汗钱,竟在邻床好心病友的帮助下,仅两天便讨了回来;王秀琴也没有想到,自己住院其间的一次善举,雪中送炭,挽救了一个陷于困境的家庭。这是2005年安徽省“两会”期间,发生在会场外的一幕动人故事。故事开始于一次意外。1月23日中午,刚从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报到回来的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合肥市委会副主委、市文化局创作艺术研究室副主任王秀琴不幸遭遇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胸骨处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7.
摇身一变,情人眨眼间成恶魔 我的丈夫志伟毕业于四川农学院果树专业,在市畜牧中心工作,我在棉纺厂上班,小两口工资不高,但我们相互体贴,小日子过得舒心顺畅。 1995年,我丈夫停薪留职,在产果区办了一个“果树医院”,这与丈夫所学的专业对头,一年下来,就有了一大笔积蓄,我们商议在成(都)渝(重庆)公路旁  相似文献   

18.
女人的本色     
初春的一个周末,我和丈夫游览一位摄影家的作品个展。在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发现有一群参观者簇拥在一幅作品前静静地欣赏,流连忘返。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我们也走了过去,抬头一看,丈夫不禁  相似文献   

19.
王慧娟在丈夫不慎失足入狱后,并没有嫌弃他,而是坚强地等待丈夫回到自己身边,尔后又在整整三年的时间里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最后终于用爱心与理解帮丈夫找回了自我,重塑了一个崭新的男子汉。怀着由衷的崇敬,笔者采访了本文主人公王慧娟。下面便是这位好妻子的自述。  相似文献   

20.
我的丈夫是武警彭艳华怎么说呢,我的丈夫顶多算一个勉强合格的丈夫,我倒觉得他作为一个军人蛮出色的。就说他十八岁当武警,至今已十七年了。在警营里摸爬滚打舞枪弄棍,先是习武,后又从文,自称文武双全。大概是常年风里来雨里去的缘故吧,使本来就算不上英俊的尊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