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4月,北约斯特拉斯堡-凯尔峰会通过一系列联合宣言和战略计划,显示北约正在进行新一轮战略调整.推动北约此次战略调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新的国际安全环境压力、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升与盟国战略合作意向、法德等欧洲大国寻求加强北约欧洲支柱的努力,以及北约调整外部关系的需要等.北约战略调整的目的是继续推动北约军事、政治转型,促使北约从地域性集体防务组织转变为更活跃和具有更强大干预能力的西方军事一政治同盟.但鉴于北约今后发展仍面临一些重大障碍,其未来作用和地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讨论欧盟与俄罗斯战略关系的起源、现状、与未来的走向。冷战后,欧盟与俄罗斯都在寻求重建稳定而富于建设性的战略关系框架。这一框架的形成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寻求这一稳定性关系的过程中,最为困难的是俄罗斯国家性质的变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难以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也阻止了莫斯科提出一条令人满意的途径使其重新融入欧洲。俄罗斯是欧洲国际政治的传统参与者,而苏联则是欧洲国际政治的旁观者。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不会因俄罗斯单方愿意结束欧洲的分裂而使之变得容易。为防止俄罗斯演变为另一个强大的反欧洲力量,整个欧洲的外交体系将不得不重新改写。近年来,欧盟开始认识到,在俄罗斯国内体系稳定之前就把它融合进来是极为重要的。换句话说,欧盟放弃了早期对俄温和的遏制政策而趋向于与之建立建设性的伙伴关系。这一演变将对冷战后出现的中、美、欧、俄四极国际关系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29日和5月1日,北约、欧盟分别吸收中东欧7国和10国入约加盟,实现了历史性扩张。美国和欧洲巩固消化冷战成果、分享冷战“红利”的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北约、欧盟大踏步东进,直抵俄罗斯边界。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在欧洲进一步被边缘化。北约、欧盟双东扩,是冷战后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结构性调整,也是二战后欧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导致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并将对大国关系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战略扩张态势持续不断,其行动空间和能力拓展已呈现出鲜明的全球化色彩.作为欧洲安全的提供者和美欧关系的主要平台,北约在与欧盟通过构建伙伴关系而推进安全合作的同时,其战略扩张也给欧盟带来了多方面冲击,既弱化了欧盟在北约机制中的构建和纠偏能力,也降低了欧盟及欧洲安全在北约安全议程中的位序,更削弱了欧盟对欧洲安全的主导权.受到美国外交、英国退欧、德法分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欧盟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校订北约战略定位、应对美欧关系有限震荡及维持多重外交关系等途径努力调整和塑造同北约的合作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和维护欧盟的战略自主地位.  相似文献   

5.
2010年俄罗斯在外交领域获得诸多重大突破: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政策中大国合作理念在俄美关系中明显体现;俄罗斯与欧盟的现代化伙伴关系倡议进入实施阶段;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俄罗斯利用金融危机重掌独联体地区的主导权。尽管俄罗斯外交2010年取得了近些年来最为显著的成果,但是俄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并未消除,俄欧现代化伙伴关系的前景仍充满变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北约对独联体地区的政治与军事渗透也并未停止。  相似文献   

6.
詹德斌 《国际问题研究》2023,(1):111-129+134
自21世纪初正式确立伙伴关系以来,韩国通过支持北约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在亚丁湾打击海盗等与北约建立了初步政治互信,确定了促进政治对话和双边合作的基本框架。双方重点围绕军事能力建设和互操作性、网络安全、科学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韩国希望通过深化与北约的关系显示自身的亲西方身份和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增加对朝鲜弃核的外交压力和制裁力度,学习北约的军事学说和技术,提高自身军事能力,同时寻机进入欧洲军火市场。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国将进一步提升同北约的伙伴关系,力争成为北约在亚太地区的合作据点。韩国深化与北约关系,将助推北约向亚太地区扩张的进程,破坏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同时也将在本地区制造新的分裂,恶化中国发展的周边环境,对中韩关系带来考验。  相似文献   

7.
冷战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安全形势,对以集体防务为核心职能的北约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安全环境,北约开始调整与变革,在东扩这一总体战略的支配下,对内加紧内部机制调整,协调美欧关系,增强灵活反应能力,对外推广和平伙伴关系机制,构筑外围合作安全框架...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来,原苏联的主要东欧盟国已经被纳入欧盟—北约体系,后苏联空间的部分地区也已经被计划纳入欧盟—北约体系。乌克兰作为欧盟北约和俄罗斯的"共同邻国",俄乌关系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欧洲政治属性。欧洲政治的目标就是要把乌克兰纳入欧盟北约体系,这同俄罗斯的利益产生尖锐的矛盾。要缓解俄乌关系必须从调整俄欧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一直持反对态度,并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抗衡,加强亚太外交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今年初以来,俄罗斯强化了其亚太外交的力度,力图进一步深化与亚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参与亚太地区合作进程,以减轻北约东扩对其造成的压力。5月,俄联邦安全会议通过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更是把扩大同亚太国家的伙伴关系,充分地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接轨作为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亚太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俄日关系开始解冻,经济合作逐渐展开;俄印关系升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月16日,美国总统与来访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3国总统在华盛顿签署了《美国—波罗的海伙伴关系宪章》。宪章阐明:波罗的海地区是美国欧洲战略的组成部分,3国的安全与独立对美国具有真正、深远和持久的利益;美国支持并帮助3国加入北约;美国加强与波罗的海3国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合作,以促进它们与西方的融合,并为3国加入欧盟、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而努力;4国决定成立“伙伴关系委员会”。这虽然只是一个不具法律效力的政治性文件,但它却是3国加速融入西方的重要步骤,也是美国实施欧洲战略、遏制俄罗斯的又一重要举措。宪章签署后,俄反应强烈,俄领导人再次表示,坚决反对波罗的海3国加入北约。由此可见,美俄双方在波罗的海地区定有一番激烈的争斗。  相似文献   

11.
论欧盟共同安全防务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盟科隆首脑会宣布防务欧洲诞生。西欧安全防务进程漫长曲折,从圣马洛倡议到法、德图卢兹首脑会议, 尤其是科隆首脑会议决议形成, 欧盟防务一体化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德、法、英对推动建立欧安防进程作用不可或缺; 欧盟与美及北约防务关系依然是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欧盟防务结构调整步骤涉及建立统一的欧洲军队、制定防务政策趋同标准和建立共同行动机制等不同阶段, 欧洲军工重组调整势在必行。共同安全防务已成欧盟今后发展一大主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持续飚升,俄罗斯经济实力的逐步恢复,它正试图改变欧盟东扩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战略挤压。俄一面谨慎地规避与美、欧的正面冲撞和全面抗衡;一面利用其外交、能源等优势,竭力在东欧、中亚、中东等传统政治舞台发挥作用,增强地区事务话语权,进而推动地区战略均势的重建,以维持和扩大本国的战略空间。中东地区因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利益,当前已成为俄罗斯构建地区战略均势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的背景下,俄罗斯先是希望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为基础构建欧洲安全框架,后又期望借助与北约形成制度性框架安排,以维持在欧洲安全议题上的话语权。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恢复和崛起步伐的加快,面对北约东扩特别是美国积极推动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体系所带来的强大压力,俄罗斯酝酿并明确提出了全新的欧洲安全框架构想,以图增强在欧洲安全议题上的话语权。在种种结构性因素制约之下,未来欧洲将长期维持俄罗斯、北约、欧盟三极并存的力量格局并形成动态的三边安全格局,其中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将更具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的背景下,俄罗斯先是希望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为基础构建欧洲安全框架,后又期望借助与北约形成制度性框架安排,以维持在欧洲安全议题上的话语权。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恢复和崛起步伐的加快,面对北约东扩特别是美国积极推动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体系所带来的强大压力,俄罗斯酝酿并明确提出了全新的欧洲安全框架构想,以图增强在欧洲安全议题上的话语权。在种种结构性因素制约之下,未来欧洲将长期维持俄罗斯、北约、欧盟三极并存的力量格局并形成动态的三边安全格局,其中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将更具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俄罗斯提出现代化战略,欧盟国家给予了积极回应,双方结成了多种形式的现代化伙伴关系。但欧盟国家在对待现代化伙伴关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要求,这与它们在经济上所具有的同质均匀特点形成鲜明的反差,俄罗斯也积极促使出现这种状况。为了形成统一的对俄政策,欧盟需要有一个可依靠的外交支柱。很明显欧盟自身目前还不能保证这种统一,所以现代欧盟作为国际玩家的软弱性就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对待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的态度与对策既是不同的,也是变化的,原则上俄反对前者而支持后者。这既源于北约、欧盟作为国际组织的性质、主导力量和所体现的对俄政策的不同,也因为俄亲欧防美、分化欧美的外交战略和外交策略考量。北约、欧盟东扩不会停止,俄罗斯也不会甘拜下风。从长远发展观点来看,俄罗斯加入欧盟的可能性要大于加入北约,但也绝非近期之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为切入口,通过考察后冷战时期北约内部有关北约存废的争论,分析北约战略转型的过程,指出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显示其依然是跨大西洋联盟的主要协调机制,北约战略转型基本完成和定型.目前北约已经成为以共同价值为导向,具有明显进攻性的政治-军事同盟组织,其活动范围超越了自身边界.作为西方军事同盟,北约的对外干预将更为主动和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其目标则为扩大西方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和主导性,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保护西方联盟利益,其行动将更注重在形式上尊重联合国,努力与欧盟和俄罗斯协调从而加强合法性.为了有效地实施对外干预,西方军事同盟将运用“巧防务”继续保持军事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欧洲地缘安全格局在俄罗斯与北约的博弈中发生深刻变化,其在冷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状况发生了动摇。随着北约对俄罗斯的态度逐渐强硬,俄罗斯军演次数不断增加,国际社会有关"新冷战"的争论再次出现。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约的"生存危机"。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冲突升级、稍有缓和、再次全面较量。双方严重的战略互疑使彼此走向对抗思维的"路径依赖"。冷战后,俄罗斯对大国身份的追求加大了其变革国际秩序的决心,近年国际政治中出现的"地缘思维回潮"等导致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紧张加剧。俄罗斯国内政治现状、区域形势、冲突管控等因素对其与北约关系趋向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二战结束以来的欧洲一体化建设贯穿着超国家主义和政府间主义的博弈,而将超国家主义引入防务这一高政治领域一直是一体化进程的禁忌。然而,2016年以来,欧盟自主防务合作中出现了引人注目的超国家主义成分。这与欧洲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新安全观有着重要的关系。欧洲面临的新的重大安全挑战呈现出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共振、内部安全挑战与外部安全挑战交织的特征。同时,欧洲与其传统军事盟友美国的利益分化增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欧盟成员国产生了加强自主防务合作的强烈意愿。欧洲防务基金的成立、"永久结构性合作"等举措的出台和实施,均体现了超国家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两种合作方式的结合,这也成为近年来欧洲一体化的一大突破。未来,欧盟防务合作还难以摆脱决策机制、资金以及与北约的关系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欧洲一体化两大"发动机"的法国和德国,将会从实现战略自主的高度继续推动欧盟框架内的防务合作,而欧盟委员会的"卷入"以及英国"脱欧"也将有利于欧盟防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欧盟在欧洲安全力量结构中的地位将愈益重要。  相似文献   

20.
自 1999年以来,欧盟独立防务建设启动并步入高速发展轨道,标志着欧盟建设已由经货联盟转向了政治联盟新阶段。欧盟加快独立防务建设是在世纪之交,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面临重组、“一极”与“多极”之争加剧的形势下,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欧盟外交安全一体化是一项庞大的国际系统工程,涉及国家主权的让与、国防结构的转换和调整,以及军工重组、改革等方方面面,不亚于其经济一体化的难度。欧盟独立防务的发展还受到美、 欧、俄大三角关系的制约。   欧盟共同外交安全政策作为世界多极化进程的组成部分,需经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