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国要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生态文明行政制度、生态文明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监督制度以及生态文明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和整个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这项工作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要求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纳杰 《社会主义论坛》2014,(1):16-17,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推动经济建设与加强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整顿矿业秩序,整合矿产资源,提高矿业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简称“两整一提高”),  相似文献   

4.
杨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1):109-113,116
2007年以来,在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正式写入报告的政治语境下,国内对生态问题的研究和关注成为一种新的理论与实践动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已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开始付诸实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持久和重大的社会改造运动,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必要的制度创新来调整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行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整体设计、推进行政管理制度生态化、构建生态发展体系、推进法律制度生态化、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机制、构建生态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体系上下功夫,需要企业、政府、各个部门、公众的共同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取得了突出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设置新的环境管理机构,深入推进环境体制改革以及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等。通过总结这些成功经验,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指引借鉴。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而且要求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目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生态意识薄弱、生态制度缺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从转变生产方式、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以及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和监督等方面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贵州高原山地多,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贵州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的交错地带,河流纵横,河网密布,河流湍急,对地表的切割和冲刷严重,因而贵州生态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实现贵州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能力和效果,对生态文明建设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陕西省安康市生态战略地位特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既是普通参与者,也肩负着一些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建设实践,制度建设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安康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安康要更好地履行对国家发展和全省发展所承担的生态战略责任和水质资源战略支撑责任,走好民生为本循环发展之路,巩固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使安康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安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杨柳 《工会论坛》2008,14(3):29-3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对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构建合适的制度保障。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跨越。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环境立法中,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往往忽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导致农民处于环境保护的弱势地位.尤其是近些年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非常严重.因此,当前对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改善农村环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放在一起,形成了我国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格局。那么,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12.
“美丽中国、民生幸福”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不懈追求,内涵着实现生态价值导向的人与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愿景目标。要实现美好愿景,最根本的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我国的生态保护规制体系已经形成,人民大众的生态意识日益觉醒,已经汇成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社会力量。进一步的制度建设,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顶层设计,注重系统集成,实行分类指导,填补制度空白,优化制度衔接与匹配,完善、细化、系统化制度体系,增强执行力,从根本上解决守法成本高、违犯成本低的问题。同时着力提升全民生态意识,培育全民生态责任,构筑政府、企业、社区、家庭、个人齐心协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而其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发展和运用。本文从生态观的理解、运用等方面提出一些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其核心就是如何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问题有关,并由生态危杌引发政治社会困境。究其实质,生态文明是一种政治理念的体现,应以政治路径为准,以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从完善法律政策保障机制、创新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文明道德文化制度等方面阐述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需求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新 《理论前沿》2002,(4):19-19
人类必须有物质生活 ,也必须有精神生活 ,但也决不能缺少生态需求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与人类的生态需求密不可分的。因此 ,满足人类的生态需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对生态补偿的原则、对象、范围等做出总体性规定。因此,有必要将生态补偿思想融入环境法律制度,针对不同的生态补偿进行不同的制度设计,为生态补偿实践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相关制度的配合,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要在现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要求,继续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感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自然资源被不合理的利用和掠夺式的开发,脆弱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本文对城市人口压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走全面协调了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建设城市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人类已进入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真正建成生态文明国家,其内生动力源于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多种行为主体成熟积极的生态自觉意识。为此,培养和发展各行为主体的生态自觉意识,构建起持续有效的生态自觉意识生成机制,必将从根本上对建设中国特设的生态文明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