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萍 《中国人大》2010,(21):11-14
城镇化不仅仅关系着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命运也紧密相联,城镇化还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十二五"将是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进行的专题调研以及形成的城镇化问题的调研报告中,再次将公众的目光投向了城镇化,并将城镇化放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聚焦"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黄真石 《当代广西》2012,(22):61-61
城镇化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忻城县城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和空间均衡的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将建筑与空间环境交融、共生,及建筑形体塑造的"神"似,并从建筑连型、构件、色彩、光影等方面折射出壮族建筑风格的本原精神,体现和突出城镇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罗光华 《人民论坛》2014,(12):88-90
城镇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变传统城镇化治理的"政策之治"为新型城镇化治理的"制度之治"。从碎片化改革到整体性制度创新是其理性路径选择。文章提出,通过制定和执行城镇化战略规划、加强与城镇化相关领域的重点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化的制度监管体系等措施,跨越运动式城镇化陷阱,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制度之治"。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12,(8):7-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以"一镇一品"、"一镇一业"为特色的镇域经济加快发展。而伴随经济规模的扩张、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传统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强镇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于是"强镇扩权"成为解决这一窘境的必然选择,我省"强镇扩权"该怎样走呢?为此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5.
邵宁 《中国人大》2013,(11):35-35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城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最好不要过度地用行政方式、搞运动的方式、考核的方式、完成任务的方式去干预城镇化的发展,尺度把握不好就会拔苗助长。大家知道,过去30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30%多,每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并没有特别强调推进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是随着产业发展而自然发展的。实际上,非农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城镇化的速度不取决于人的意志,而取决于非农产业的发展速度。城镇化格局也不取决于人的意志,而取决于非农产业发展的布局。  相似文献   

6.
葛宪明  郭江山 《求索》2013,(11):238-240
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继续,是扩内需和未来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与之前的城市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表现的农民职业转换以及由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换都有了新的内涵,它体现出中国"创造"的特色包括农民市民化、城镇产业化、城镇有文化、小城镇升级转型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最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把控好尺度和速度以及明晰政府和市场调控空间。  相似文献   

7.
尹俊 《人民论坛》2013,(1):26-27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老城区"、"工业新区"、"农村新社区"三元结构互促共进、统筹发展的城镇化。江苏省宿迁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老城区、工业新区、农村新社区的建设进行科学宏观布局,推出大胆创新举措发展地区产业,尊重农民自主权,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促进了城镇化科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省贵 《前沿》2012,(1):15-17
提升城镇化水平是历史趋势、时代要求、城市本身功能以及客观需要的必然结果。稳步推进城镇化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在国家推进城市化的战略规划中,郑州城镇化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合村并镇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有益探索,但是合村并镇由于涉及利益主体多,必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促进合村并镇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亨明  朱剑峰 《求索》2011,(7):86-88
如何探索符合中部地区特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本文从东部发达地区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向分析及提高城镇化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人口转型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使中央政府促进城镇化的宏观目标不被户籍屏蔽措施所消解,必须重新检讨"户籍城镇化"的设想,走"常住人口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毛如柏 《小康》2014,(7):18-18
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去年12月12日,在中央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并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会议提出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六大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公安研究》2010,(4):29-29
胡必亮在《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关于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整整十大要点。具体地讲,一是基本思想,那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二是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三是要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四是从现实出发,建议将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3.
田佳琪  金鑫 《求索》2013,(8):265-267
和谐社会与城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本文分析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国内外城镇化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现状与特点并指出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阐明了和谐社会背景下发展城镇化的不和谐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城镇化提出了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内需,也给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良好机遇。有人认为城镇化必定催生未来房价再度大幅上涨,这是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实际上,我国未来的城镇化是一种新型城镇化,这种新型城镇化会对未来房价走势形成制约与挑战。为了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的条件,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房地产业发展进行坚定不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辜胜阻 《中国人大》2013,(11):34-35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八大报告都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需要怎样的新型城镇化?在当前各地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形势下,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时度势,深入调研,冷静分析,围绕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许多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陶宏 《政策》2013,(7):47-49
近年来,孝感市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社会管理社区化、城乡环境生态化,促进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一、坚持规划引领,舞好新型城镇化发展龙头强化"规划好是最大节约、规划不好是最大浪  相似文献   

17.
辜胜阻  武兢 《传承》2011,(7):73-7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仅对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邹军 《群众》2013,(5):12-14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2013年江苏省1号文件也提出了“协调推进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别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多年来,我省在城镇化探索和实践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上,需要从五个转变着手。  相似文献   

19.
钟瑛 《北京观察》2013,(4):36-37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各级政府一定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中共中央确定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精神实质,增强中央政策执行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协调、均衡发展。农民增收问题,实质上就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在当前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王晓 《传承》2013,(11):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战略路径。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潜力和最大的改革红利,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必须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