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崇 《唯实》2014,(10)
正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苏州高新区以凸显优美山水风光为突破点,打造一个集"科技高新、生态高新、人文高新"于一体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苏州高新区现拥有一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太湖湿地公园,两个森林公园——大阳山、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三个国家4A级景区——苏州乐园、白马涧龙池风景区和太湖湿地公园,25公里的太湖沿岸线、49座山体。苏州高新区正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山隐城中,城映水中"  相似文献   

2.
正黔南州通过创建黔南"110"平台,全州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2018年群众诉求案件办结率94%,人民群众安全感为99.27%,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为97.97%,蝉联全省双第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回首过去,法治黔南建设,足音铿锵;平安黔南建设,行稳致远。2018年,全州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过创建黔南"110"平台,去年黔南州群众诉求案件办结率94%,人民群众安全感为99.27%,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为97.97%,蝉联全省双第一。黔南州用落实与坚持绘制平安蓝图,平安之风拂黔南,遍地尽开和谐花。  相似文献   

3.
正黔南是贵州的南大门,是西南出海的大通道,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走廊,是西部综合交通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山神奇,水秀美,草灵验。在多彩贵州的旅游版图上,"生态黔南"的名号给予了这片土地巨大的宝贵财富。喀斯特发育的独特性,使黔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山水风光独树一帜。全州州拥有世界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6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500米球面射电望远  相似文献   

4.
正一、黎平基础条件良好(一)打造"颐养胜地"的现实性1.自然风光优美。黎平生态资源禀赋良好,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高,有弄相山原始森林、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泉山原始森林、全省面积最大的天然含笑林,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及数不清的瀑布、山川、原野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因植被好、物种多,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南方植物的基因库,被授予"中国生态魅力县"、侗乡风景名胜区、中国西部最美茶乡和退耕还林示范县  相似文献   

5.
正黔南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盯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目标,不断擦亮"生态之州"底色,努力提高"幸福黔南"成色。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谋发展的根本准则,着力打造"生态之州·幸福黔南"品牌。思路一变天地宽,绿色发展成效显。黔南大地的碧波林海、神韵湿地荣膺贵州省"最美森林·最美湿地"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3,(6):12-12
《人民日报》:贵阳拿出“宝地”建湿地 不能把城市变成水泥森林、玻璃森林。正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贵阳,铁了心在中心城区拿出16平方公里“黄金宝地”,建成观山湖、花溪十里河滩、小车河3个城市湿地公园。鉴于湿地公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目前,贵阳市正在积极起草《贵阳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把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山水相依、群鸟欢鸣、林木葱葱,如今,贵阳市三个原生态的湿地公园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7.
正都匀市积极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先后建成三江堰水生态保护滨河景观、南沙洲民族公园、杉木湖中央公园、雨花湖湿地公园等以水为主题的生态公园,"一江两城四湖"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新格局逐渐形成。9月20日至22日,由黔南州政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都匀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水生态文明·黔南(都匀)论坛"在都匀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五大理念引领下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论坛期间还作了关于水生态功能重构与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城市水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实践、PPP模式和水利水务投融资创新体制等相关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8.
正新的发展阶段,把"都匀"建成"都市",需要我们抢占区域开放合作、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制高点,把都匀建成"贵州创新型绿色生态都市"。黔南崛起看都匀。从"大都匀"建设,到"泛都匀"经济圈构建,再到"都匀"变"都市"战略定位,都指向一个关键:都匀是黔南发展的"火车头",能够有效带动全州区域经济发展更快、城乡建设更美、社会构建更和谐。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黔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根本之策,举全州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特色教育强州,打好教育扶贫硬仗,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州教育事业呈现出新景象。教育兴则黔南兴,教育强则黔南强。近年来,黔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根本之策,举全州之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事业呈现出新景象: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6.68亿元,同比增长14.2%,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十二五"我们提出构建"951"发展格局(依托9条外联通道,构建5个经济板块,打造1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  相似文献   

11.
王海平 《当代贵州》2016,(29):30-31
正建州以来,黔南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为"生态之州,幸福黔南"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林业生态基础,为完成贵州省承担的"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战略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重视下,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关心下和全州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林业长期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在"绿水青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之称的石阡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令人瞩目。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禀赋,让"醉美石阡"声名远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万寿宫、府文庙;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夜郎古温泉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省100个重点景区——佛顶山景区;国家湿地公园——鸳鸯湖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寨楼上民族民居风景区、六合文化尧上民族文化风情景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尧上仡佬族文化村;全省100个重点景区温泉健康养生城……区位独特、生态良好,拥有历史文化、温泉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三五"时期,黔东南州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8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作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黔东南州曾有15个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底,全州贫困人口达84.32万,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7.1%。脱贫攻坚以来,黔东南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集全州之智、举全州之力,抓重点、解难点,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黔南州呈现出稳中有进、动能增强、生态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全州呈现出稳中有进、动能增强、生态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贵州大发展、大变革的一年。就黔南而言,对这一年最精准的总结,无疑是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在2019年1月9日召开的州委十一届  相似文献   

15.
马芳  江伶 《当代贵州》2013,(1):38-39
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黔南州以新区为突破口,以路网为主抓手,奋力实现全州城镇化后发赶超,确保今年全州136亿元的城建基础设施投资全面完成。近年来,黔南州着力以城镇化为突破口,以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为目标,掀起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高潮。截至2012年8月,全州已实施城镇建设项目209个,完成城建投资105亿元,使全州城镇建设工作提速升温,推动城镇空间迅速拓展、功能极大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聚集能力明显增强,使城镇成为聚集人气、吸引投资的平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对黔南州4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值得记忆和讴歌的年份。这一年,黔南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排位中排名第三,再次步入全省第一方阵。这一年,在黔南州委的领导下,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新常态下围绕工作大局,对内汇聚后发赶超正能量,对外塑造生态黔南新形  相似文献   

17.
朱湖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朱湖糯米”之乡,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建有2万亩特色花卉苗木种植基地,2家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是全省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场,国家糯米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近年来,在上级正确领导下,朱湖农场坚持“生态立场、旅游兴场、项目强场、产业富场”,依托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独特地理优势,打“生态牌”、唱“旅游戏”,以旅游业促进全场二三产业发展.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转型,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18.
正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正加快建设。70年,黔南大地,沧桑巨变。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接二连三";从手工作坊,到"三线"建设奠定基础,新型工业化体系日臻完善;从封闭落后,到建设大西南商贸物流枢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回顾来时路,黔南各族干部群众艰辛奋斗、锐意  相似文献   

19.
正黔南州将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全省重大战略,又能发挥黔南优势、彰显黔南特色的绿色健康发展新路,最终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黔南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绿色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以建成"生态之州·幸福黔南"为目标,认真落实《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的春天,南沙洲变成了都匀市民期待已久的文化公园,与文峰公园、湿地公园一起,宛若三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剑江河畔,妆扮着这个被誉为"山水桥城、国茶之都"的优秀旅游城市。南沙洲,面积115亩,因四面环水又俗称"海南岛",在都匀早巳成为市民心中的"地标"。公园的规划,按照崇尚自然、生态优先、文化深厚、独具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引入了自然与人文要素的景观作品,充分展现了黔南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