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9年2月10日,当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上海南岛时,三百万琼崖各族人民同仇敌汽,奋起抗战,在历时七年的抗战中,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创造孤岛抗战的奇迹海南四周环海,孤悬海外,抗战前交通落后,与大陆的联系本来就十分不便。日军侵占海南后,实行严密的海上和空中封锁,切断了海南进入大陆的通道,使海南成为与大陆隔绝的孤岛,从而造成了琼崖抗战的最大特点──孤岛抗战。由于孤岛抗战,外界对海南的援助几乎断绝,岛内又没有广阔的大陆作为依托和回旋余地,抗战条件之…  相似文献   

2.
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海南岛时, 300万琼崖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日军对海南的侵占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海南地处南海要冲,是中国的南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侵略  相似文献   

3.
1939年2月10日,日军从琼山天尾港登陆,入侵海南。当天中午,日军占领海口、府城后,又派出飞机轰炸南渡江之潭口渡口东岸,企图派部队从潭口东渡南渡江,向文昌、琼海等地推进。潭口渡口离中共琼崖特委领导的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5,(8)
冯白驹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海南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忠诚儿子。他率领琼崖人民坚持孤岛奋战,创建和发展琼崖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冯白驹坚持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促成琼崖国共两党两军的合作,采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最终迎来全岛解放,表现出了一个领导者高超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5.
博鳌亚洲论坛为"讲好海南故事、发出海南好声音"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好时机和得天独厚的大舞台,我们当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描绘最美图画,抒写锦绣华章,奉献给各国参会政要、嘉宾及世人一个不一样的全新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潮中,海南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5,(5)
民初是琼崖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崛起的重要时期。作为琼崖社会的新兴阶层,这一群体是琼崖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形成和发展与海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冲突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新式教育的兴办和发展是其崛起的文化基础,追随新思潮的游学热潮为其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新型经济代表华侨群体的壮大是其崛起的社会基础,而琼崖转型中遭遇的严重社会危机则是其崛起的重要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地方典范。在琼崖革命中,地方党组织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青年运动的兴起,三者相辅相成、同频共振。富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地方特征的琼崖革命青年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海南的传播,广大青年为琼崖革命的胜利及海南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的历史意蕴为当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5)
正冯白驹将军被称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他艰苦卓绝地在海南岛上从事革命事业,成就了海南岛上的红旗保持二十三年屹立不倒的丰功伟绩。冯白驹,海南省琼山市人,他是琼崖(琼崖为海南旧称,海南在解放后初为广东省海南区行政区,于1988年4月撤区建省)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冯白驹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他从1926年投身海南岛革命,到1932年在大山中游击斗争,再到1938年浴血抗日,  相似文献   

9.
海南日报海口5月20日讯5月的海南草木葱茏、绿意盎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正在琼州大地涌动。  相似文献   

10.
琼岛春色关不住,五月东风第一枝。盛大的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刚刚谢幕卸妆,海南解放55周年纪念活动又披上喜庆的羽裳。回首战火纷飞的岁月,面对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以万分崇敬的心情告慰为解放海南而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感谢关心和支持海南建设的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5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决策,指挥43军、十二兵团40军,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在琼崖纵队和海南各族人民的有力接应配合下,在分批潜渡成功的基础上,于1950年4月16日发起…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9,(6)
《琼崖革命精神》的出版将学术界对于琼崖革命精神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是学术性、时代性、可读性较强的著作,其主要特点是:建构框架,推陈出新;系统分析,深入浅出;鉴别史料,基础扎实;着眼当代,现实感强。在海南解放七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该书的出版,是学术界献出的一份厚礼,必将促进琼崖革命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弘扬。  相似文献   

12.
##正##抗日战争时期,散居寰宇的华侨迅速组织起来,凝聚成强大的爱国力量,为抗战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我国著名侨乡的海南,琼侨数量众多,他们心系桑梓,从自身条件出发,发挥独特优势,为海南抗战作出特殊贡献。今天,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时代背景下,重温琼侨抗战历史,弘扬其历史贡献与功绩,对于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同心同德干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饮水思源,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今天,也就没有海南人民的今天。为琼崖革命确定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4.
在琼崖抗战中,中共琼崖特委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紧紧依靠各族人民,英勇地抗击侵略者,创造了孤岛抗战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正>李振亚(1908—1948),原名李荣,又名李伯崇、李崇,藤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百色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干部团第一营营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西路军毕占云支队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员,任第三大队第五队队长。抗日战争初期历任国民革命军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军事教官、广东东江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主任、中共东江特委军委参谋长。1940年9月到海南岛,历任琼崖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总队参谋长、琼崖抗日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17,(4)
琼崖纵队于1927年成立,随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海南各族人民,与日军和国民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孤岛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光辉范例,最后配合解放军取得了解放全岛的伟大胜利,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琼崖纵队的英雄业绩将记载史册,名垂千古。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革命根据地普遍受挫的年代,在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上,琼崖革命为什么能够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今天,全面系统总结和继承中共琼崖地方党组织的执政经验,对于加强海南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建设,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17,(2)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海南先进青年掀起岛外"游学热潮",他们怀着改变琼崖落后局面的革命理想,在革命先进地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再结合琼崖革命实际,创造性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激发了广大琼崖人民的革命意识。马克思主义在琼崖地区的传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琼崖地区从封闭走向开放,极大改变了琼崖社会风貌,为琼崖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琼台师范学院(下称"琼台")的前身为创建于1705年的琼台书院,是清代琼州最高学府,300多年弦歌不辍、诲人不倦。琼崖革命时期,琼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琼崖革命思想的摇篮"。值建党百年华诞、自贸港蓬勃开展之际,全面梳理琼台在海南近现代革命史上的突出历史贡献,探寻其历史必然,对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推进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王文明,1894年出生于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字钦甫。1924年秋,王文明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系,系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广州,参与组建琼崖革命大同盟。他广泛团结琼崖革命青年,以《新琼崖评论》为阵地,进行革命宣传,为琼崖党组织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同年10月,王文明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派,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12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参加讨伐军阀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