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林下种草养鸡项目于2002年由贵州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立项研究,并与贵州省加拿大援助办公室联合推出,因采用优质牧草作为养鸡的主要饲料来源,大大减少了精饲料的投入,有效降低了养鸡的生产成本,一经推广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贵州省养殖业的一个亮点。据不完全统计,在2002年推广林下种草养鸡技术的15个县(市),年饲养草地优质鸡1000只以下的规模养殖户已达1200户以上,出栏草地优质鸡150万只以上。林下种草养鸡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减少饲料投入,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鸡群采食优质牧草、牧草种子及草地上的昆虫,可以减少饲料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林地养鸡真是好,综合效益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宁县早胜镇南北村的养鸡户刘兴平这样评价林下养鸡的好处,“鸡在林间刨地、跑动,肉质细腻、无激素、无药残,在市场上可是‘抢手货’,每斤要比普通鸡贵3至5元。”  相似文献   

3.
日前,农七师一二七团青年连职工吴军销售了一批乌鸡和土鸡。他高兴地告诉笔者,在枸杞树下养鸡,成本低、生病少、效益高、价格好、销售快,明年我要在枸杞林中多养鸡。  相似文献   

4.
正28年前,他把汗水洒在训练场上,苦练基本功,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国防事业。如今,他脱下军装,回到家乡,摸爬滚打,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出了一片新天地,他就是库鲁塔克山脚下的二师神宇公司塔什社区养殖户谭凯。初闯市场困难多今年50岁的谭凯自1986年退役后,凭着对兵团的热爱,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二师神宇公司塔什店社区。经过一番了解,他把目光瞄准了养鸡这个行业。说干就干,谭凯从亲戚朋友处借来5000元钱,买来800只蛋鸡苗及鸡笼、饲料等,租用公司一间小牛圈,踏上了养鸡  相似文献   

5.
这个占地面积达138亩,集果树种植和林下养鸡等种养植(殖)项目为一体的基地正是由福泉市残疾人联合会创建的"福泉残疾人种养植(殖)扶贫示范基地",也是我省第一个残疾人种养植(殖)扶贫示范基地。走进福泉市城厢镇双谷村,放眼望去,是一大片绿油油的果树林,成群的绿壳蛋鸡在果树间窜来跑去。这个占地面积达138亩,集果树种植和林下养鸡等种养植(殖)项目为一体的基地正是由福泉市残疾人联合会创建的"福泉残疾人种养植(殖)扶贫示范基地",也是我省第一个残疾人种养植(殖)扶贫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6.
我省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以来,广大农村党员带头创办种植、养殖、加工、贸易、服务等项目,在全省上下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致富、创先争优的良好势头。"没想到林下养鸡效益这么高,目前第一批活鸡已出栏2000多只,预计产值可以超过10万元。"  相似文献   

7.
一天下午5点多,已是下班时间,我刚跨出村委会大门,就撞见了村民朱大姐。朱大姐说,她专门来村委会找我,想请我帮忙写两份成立养鸡协会的申请书。朱大姐的丈夫患有肾衰竭,两个儿子在上大学,家里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2009年,朱大姐开始养鸡,经过几年的发展,养鸡场已初具规模,销售渠道初步打通。除了自己养鸡,朱大姐还带动了周边的乡亲一起养。随着养鸡规模不断壮大,朱大姐打算向村委会申请成立养鸡协会,以便携手乡亲们在养鸡致富之路上走得更远。我十分赞同朱大姐的想法。成立养  相似文献   

8.
刘景华 《实践》2009,(6):28-28
在2002年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初,扎兰屯市各乡镇许多农民都是乡镇干部"软磨硬泡"后才把地退出来植树的,如今的洼堤人再不用干部们做思想工作了,一改过去"要我栽"为"我要栽",争着抢着"见缝插绿",同时还充分利用、大力推广林下资源产品,逐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目前,长顺县为抓住绿壳蛋鸡品种资源优势,在人工草地、退耕还林地、果园地大力实施林草综合配套养殖绿壳蛋鸡,形成了林(果)下养鸡、草地养鸡、林草地养鸡等模式,促进了绿壳蛋鸡生态养殖快速发展。8月4日上午,在麻山腹地的长顺县广顺镇,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赛事"拉开序幕。抓绿壳蛋鸡比赛、夹绿壳鸡蛋比赛、堆绿壳鸡蛋比赛、运绿壳鸡蛋比赛……丰富多彩的"鸡蛋"活动吸引了长顺县十里八乡的群众,不管姑娘小伙、大叔大婶都挽起了袖子、扎起了衣摆,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比赛中。在堆绿壳鸡蛋的比赛高台上,一位身着大花苗传统服饰的大婶手脚麻利地垒着鸡蛋对记者自豪地说:"可别小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毕节在林木流转、林下经济、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等方面实施改革,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融合、共荣共生。"三权分置"家庭林场有了"名分"在距毕节市区26公里的七星关区朱昌镇发启村大荒坝,林间树下不时可见鸡群自由自在地觅食、追逐。这片林下养鸡基地属于发启兄弟家庭林场。  相似文献   

11.
孙蕙 《当代贵州》2023,(6):72-73
<正>贵州各地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领办合作社、成立村级公司、引进企业进村等多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喂料、喂水、捡蛋、育苗、鸡蛋分拣包装……春节刚过,息烽县田兴村林下养鸡养殖基地的工人就复工上班了,既要把已有的鸡蛋及时运往市场,又要着手新一年的育苗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行“1+1”混合发展模式,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经济主体”混合发展,用好多方资金、人才等资源,走出了一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组织喂料、喂水、捡蛋、育苗、鸡蛋分拣包装……日前,在贵阳市息烽县田兴村林下养鸡养殖基地,村民周光琴一边忙碌着,一边笑着说:“我在村合作社成立的息烽南极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工,除了每天有80元报酬,年底还会获得分红2000多元。”  相似文献   

13.
引导职工群众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是一师十一团党委的重点工作。围绕工作重点,该团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特禽养殖,收到了较好成效。政策支持,为职工多元增收搭建平台2012年,团党委鼓励职工群众走突出特色、多元发展的路  相似文献   

14.
今年,和政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科技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模式,在扩大规模、提升产值上做文章.重点发展了肉牛、肉羊、生猪、放养鸡规模养殖。注入1000万元的畜牧养殖担保贷款基金,进一步加大对畜牧养殖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正8月24日,八师一四三团十二连职工张娟把喂养半大的1500只乌鸡、麻花鸡和油鸡等,放进了自己种植的20亩蟠桃园。她高兴地告诉笔者:"去年在蟠桃园里养了3000多只麻花鸡、红羽鸡和油鸡,光养鸡收入就有3万多元。"近年来,该团的果品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蟠桃、葡萄等果品已发展到2万多亩。每年,果农们都要高价买回鸡粪、羊粪投到果园,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团里引导果农在果园侧边养殖鸡、鸭、鹅,靠发展林下特色养殖,走上了绿色致富增收路。团长徐建国说:"发展林下特色养殖,一来可以改良土壤,增加收入;二来可拓宽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6.
送钱(小品)     
人物:刘阿牛:男,50岁左右,来疆考察的私人企业老板。何路达:男,35岁左右,兵团农场养鸡专业户。何路达出台报幕:小品《送钱》。各位观众,我叫何路达,是养鸡专业户。去年一场禽流感,我一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我退役回乡,当时就想着怎样做一个新时代农民。发展才是硬道理。2005年,我动员村里的刘忠学一起养殖"二元母猪",并打破过去传承单一的种养方式,当年,就收入6万多元。2008年我们成立了花桥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目前,村里年出栏肉猪1000余头,规模化养殖户达10户。我自己也修建了一个占地10余亩的"林下养鸡场",年出栏商品鸡10万余羽,年创利5万余元。看着我们的养殖成果,村里的群众也开始谋划发展路子。如今花桥村有工商户39户,种植各种经果林800多亩、种植山核桃2000余亩、改良杂交玉米1200亩、优质葡萄100余亩。村  相似文献   

18.
我的养鸡场因规模大、效益好而在复兴镇小有名气,乡亲们都称我为"养鸡能手".  相似文献   

19.
麻山腹地,格凸河畔,春潮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响彻大地。统筹流转9.2万亩土地,种植、养殖产业全面布局到镇、到村、到点;15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坝区高效农业快速启动,红芯薯、红辣椒、菜芯、茄类拉开育苗大幕,林下菌、林下鸡产业蓬勃兴起……2月2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志刚视频督战紫云自治县、沿河自治县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林下经济是紫云脱贫攻坚有效抓手,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程华恩:紫云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12%以上,高于全市、全省的平均水平。我们着力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林下菌、林下鸡、林下蜂短平快主导产业,同步推进中药材、精品水果和其它林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