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人民的福祉,关乎着民族的未来。江泽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实践中从哲学、伦理学的视角,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刻地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见解,是我们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践行科学发展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二是以人为本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维度,开启着它的深层动因;三是以人为本在目的与工具统一中努力追寻现实力量,自觉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实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飞跃.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整篇报告的一大亮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战略地位的提升,是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创新.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当代青年在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等方面存在知行不一等问题,对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在此方面共青团承担着重要责任,只有通过理论教育、实践引导和环境营造等方式加强对青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使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中内蕴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充满智慧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哲学视角和思维方式,是建构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基础,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原则,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重要课题.我国在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期,以“十八大”报告的形式重点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建设生态的方针政策,系统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脉络,基本条件和路径等.本文梳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方面阐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对其概念进行了解读,从而掀起了研究生态文明的热潮.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既有理论发展内在逻辑的演进,又有现实的动因.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路径,首先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障.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环节,以建设“两型城市”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载体,建立健全创新支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但是,当前有些人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对于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消除这一认识误区,必须牢固树立两种观念,强化三种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些顶层设计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美丽村镇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的"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论述,深化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地位的认识,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把生态文明摆在了一个特殊重要的位置。四大建设解决的都是人类社会内部关系问题,而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关系,它在逻辑关系上所处的位置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以来,理论工作者对生态文明及其意义进行了多方面的说明和论证,但至今还无人论及地理环境社会作用这一重要的哲学原理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基本原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和理论根据。因此,研究地理环境社会作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并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这一重要哲学原理的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哲学的诠释和解读,对于我们全面理解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国际国内背景。他围绕人与自然关系及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两大问题,阐述了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厘清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和举措。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华传统的生态文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秉持了建国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环保实践。其思想与内容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共建文明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小文书记作《生态文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主题演讲 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文明转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释,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的同时,卓有成效地建设好生态文明。叶书记的演讲观点新颖鲜明,语言诙谐幽默,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7.
试析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全新关系,摒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与差异化立场,转而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状态,表征着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方向。结合以人为本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将会表现出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的特征,是一种强化了生态伦理的规则体系,是一套突出了主体性的制度规范,是一种制度伦理与道德伦理的契合。  相似文献   

18.
环境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型态。以环境文化为切入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导向,促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我国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得失成败。宁德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宁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较工业文明更高形式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被动的保护环境生态,更不是要回到原始的生活状态,保护是基础,发展是根本,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党中央已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史无前例的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将其放在突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