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近日在全国组织系统启动。中组部要求组织部长寻找老实人,主动与"不跑不要"的干部谈心沟通,不让老实人吃亏。那怎么辨别谁是"老实人"呢?不少地方纷纷开始制定老实人的"标准",希望别让"老实人"在组织部门的视野中"走失"。这一良好的初衷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效果?现在关于"老实人"的讨论主要局限于党政机关或干部系统,其实,不让老实人吃亏也具有全社会的、普遍的重要性,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提倡老实人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2.
仲祖文 《今日浙江》2009,(12):42-42
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是领导干部要练就一双识别老实人的“火眼金睛”,不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为什么许多老实人被耽搁荒废而错失提拔使用的“黄金期”?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及时、准确辩别老实人。所以,领导干部关注老实人。不仅口头上重视,文件里强调,更要在实践中明辨是非,真正把老实人看准了、用好了。以下十类老实人,要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是领导干部要有一双识别老实人的慧眼,不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为什么许多老实人错失提拔使用的“黄金期”?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领导干部不能及时、准确辨别老实人。所以,关心老实人,不仅要口头上重视.文件里强调,更要在实践中明辨是非,把老实人看准了、用好了。以下十类老实人,领导干部要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4.
善待老实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老实人"引起了高层的高度关注,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老实人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关注老实人,善待老实人,启用老实人,实乃老实人之福、百姓之福和国家之福。  相似文献   

5.
杠头:最近我发现一些公共汽车根本不在站牌下停车,每次都造成一片混乱。我就坐在马路上不让车走!没王法了还?可那些乘客不但不感谢我,还说我耽误事儿。让我给政府写信?残疾人写的信有人看么?我不管,我是精神残疾人,我不负法律责任!大伟:对你的行为我是又想赞扬又想批评。赞扬的  相似文献   

6.
刘统 《同舟共进》2008,(3):46-48
毛泽东为什么对一篇运盐的文章大加赞扬?为什么在"按语"中两次点了"夸夸其谈"的名?毛批评的正是当时延安的《解放日报》。回顾历史,再看今天,文风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长思之吗?  相似文献   

7.
"老实人"的十大标准,值得一读,更值得在选人用人中践行。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是我们党一贯要求的。选老实人,用老实人,这也是无异议的,关键在于谁是老实人,怎么判定老实人。尤其是领导干部、组织部门在这方面要很清醒、要有定数。真理都是朴素的。拍马屁的人往往  相似文献   

8.
舒炼 《政策》2008,(4):59-59
何谓老实人?就是那些不圆圆滑滑、不张张扬扬,实实在在做人、兢兢业业干事的人。老实人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做人实在,为人厚道;二是干事实在,不装样子;三是作风实在,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9.
不要让老实人吃亏,关键是领导干部要有一双识别老实人的慧眼,不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为什么许多老实人错失提拔使用的"黄金期"?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领导干部不能及时、准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我的每一门课的教授都曾经在他的课堂上讲过这么一句话,他们常常说"法律是这么规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是一种很神奇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尊重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反倒是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到最后会名利双收,于是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就经常有那些看着很有经验的前辈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年轻人你还不懂。"我想问的是,我们年轻人,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  相似文献   

11.
崔敏 《协商论坛》2007,(7):61-61
有一个老实人,日复一日,在路边以修鞋为生。因为老实,不肯偷工减料,就有了回头客,倒也衣食无忧。一天,来了一个聪明人,聪明人鞋子坏了,他一面等着修鞋,一面感慨地说:"你这个样子啥时才能富裕起来?"老实人困惑了,自言自语道:"我又没什么本事,除了修鞋养家糊口之外,还能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传统的语境中,老实人是指诚实、忠厚、正派、刚直、公正等具有诸多优秀道德品质的人。与老实人相对应的是"不老实人",俗称"小人"。小人的特点是曲意奉承、溜须拍马、唯利是图、混淆  相似文献   

13.
机关干部遵规守规.总的要求是听招呼、守规矩,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具体来讲要抓住履行职责、正确交往、管住爱好三个基本问题,从小处抓,抓小求安,守规不越轨。  相似文献   

14.
近日,广东韶关南雄市正式建立老实人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出台《选拔任用老实人办法》,真正让老实人吃上定心丸,放开手脚干事创业。与不让老实人吃亏相对应的是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去年,这两句话一度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赞扬和批评是教学管理中对立统一,缺一不可的两个手段。然而批评与赞扬相比较,应提倡"三分批评,七分赞扬"。即重在赞扬。有一个初中学生,一天中午,突然想替妈妈做一顿饭。不过,切土豆时,不慎切破了手。"轻伤不下火线",她坚持做下去,不用说,土豆上沾了不少血。妈妈回来了,一看见土豆就火了:"你恶心不恶心啊?土豆沾了这么多血,怎么吃啊?"顿时,她气得哭了。她原想,妈妈肯定会表扬她体帖父母,不怕苦的精神的。丧气之下,她决定以后再也不做饭了。结果,这位妈妈堵住了血,也堵住了劳动的美德。教学和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许多这…  相似文献   

16.
做事与做秀     
做事是中国传统词语;做秀是21世纪中西合壁再由南方流行到北方的“包装”的别名。做事就是老实人靠艰辛的脑力与体力劳动,废寝忘食一步一个脚印做事情;做秀就是搔首弄姿表演、展示,像模仿秀、真人秀、服装秀、名车秀,这秀那秀的摆花架子哄你乐、“逗你玩儿”。  相似文献   

17.
正年轻干部要做的"老实人"是全方位的老实,涉及思想、作风、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做"老实人"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业,需要定力与初心。伟大的时代造就优秀的人才,身为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中流砥柱的年轻干部,该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总书记言简意赅地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当老实人。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年轻干部要把当老实人、讲老  相似文献   

18.
<正> "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的用人导向……"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吹响新疆跨越式发展人才"集结号"》一文中,提出"三不让"的用人导向(见6月17日《人民日报》11版)。关注老实人,不让老实人吃亏,是我们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也是我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善于发现、团结和使用老实人,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追求时尚,是当代中国人思想观念的一个显著特征。当前,我区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应当体现在解决老实人吃亏和促使老实人吃香的成果上,努力形成广西人人争当老实人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20.
吃亏是福吗     
乔尹 《现代领导》2005,(11):44-44
“吃亏是福”是国人的祖州之一,至今被广泛认同与传扬。不少文章把“吃亏”描述成无私的奉献、牺牲精神、豁达心态、成全他人的品德、潇洒的生活态度、恬淡处世的行为等崇高的境界,所以不仅要甘于吃亏,还要勇于吃亏,在这种训示下,大批“老实人”产生了,他们默默地奉献,默默地吃亏,遇到不平之事,则默默地叹口气,安慰自己“吃亏是福”。虽然不知福在哪里,但也默默地平安而平庸地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