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党课》2010,(2):4-11
前言: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是一次关平地球和人类命运的大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近年来,还没有哪一次会议能够像哥本哈根会议这样,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受到了广泛关注。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一个环境问题,它事关人类的生存;作为一个经济问题,它事关人类发展;作为一个政治问题,它事关国家主权和全球治理;作为一个道义问题,它事关发展伦理和价值观。正因如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会议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最终促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如何看待《哥本哈根协议》,中共中央党校朱虹在《从哥本哈根会议看国际气候政治博弈》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邢必力 《党课》2010,(1):90-92
在人类即将告别2009年前夕,联合国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大会,19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各界人士齐聚一堂,讨论有关地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哥本哈根谈判为何如此艰苦?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各国为何矛盾重重?作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哥本哈根会议的参与者,潘家华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争议焦点与反思》一文中,对哥本哈根会议的背景、主要成果、争论焦点等作了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并对会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孙厚权  刘婕 《学习月刊》2010,(22):43-44
自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大会的召开以来.环境与气候问题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状况,各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学术界、政府决策层的共识。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7.
为期12天的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尽管作了“加时赛”,会期比原计划延长了半天左右,但哥本哈根仍难以逃过像多哈世贸谈判一样的“惨败”命运,最后大会在一份没有约束力的声明下,草草收场。这样的“黯然”落幕,使人类失去了一次通力合作共同迎接挑战的良机。  相似文献   

8.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一度成为全球人类目光的焦点,中国在这个国际场合承受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压力,相信一般的老百姓还没有直接的感受,但在政府层面,压力之大已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9.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一度成为全球人类目光的焦点,中国在这个国际场合承受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压力,相信一般的老百姓还没有直接的感受,但在政府层面,压力之大已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0.
朱冬元 《学习月刊》2010,(19):23-23
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等发达国家要寻找刺激经济的新增长点.而把焦点对准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因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一词风靡全球,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在中国,从民间到官方很多人更是言必称低碳.低碳经济一词灸手可热。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10,(3):98-100
哥本哈根会议终于落幕了.全世界吵得一塌糊涂,谁对谁错暂且不论,但这件事再清楚不过,那就是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其严峻性甚至已经可以和人类的温饱问题相提并论了。  相似文献   

12.
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等发达国家要寻找刺激经济的新增长点,而把焦点对准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因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一词风靡全球,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在中国,从民间到官方很多人更是言必称低碳,  相似文献   

13.
在后哥本哈根时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仍将是南北气候合作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气候变暖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各个国家必须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均可证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气候变暖负有不同的责任,应对气候变暖的能力也相差甚远,所以应该承担不同的减排义务.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继续承担大幅量化减排义务,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国际社会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展空间,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发展中国家应积极采取自愿减排行动,尽管不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大会的召开以来,环境与气候问题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状况,各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学术界、政府决策层的共识。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共存  相似文献   

15.
中证 《党员文摘》2009,(11):44-44
今年5月.我随团去丹麦考察.在哥本哈根短短三天的旅程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哥本哈根人的低碳生活。当地接待我们的官员纳什先生说.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2008年.哥本哈根在英国《Monocle》杂志所评的“世界20个最佳城市”中.以生活质素高和重视环保等因素排列榜首.  相似文献   

16.
我们越是了解1500年的气候周期,就越会觉得近期气候变暖是人为的或危险的说法是不可靠的。自从全球变暖的理论在世界各国流行以来,媒体很  相似文献   

17.
礼彬 《廉政瞭望》2011,(3):60-61
初中生万鑫好心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却被对方反咬一口,说他就是肇事者,先后两次将他推上被告席。所幸——  相似文献   

18.
65国国家元首汇聚、192国环境部长出席,2009年12月7日-19日,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没有游离,全都聚集到丹麦哥本哈根,因为在那里召开了一场号称“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  相似文献   

19.
欧盟2009年12月22日公开指责美国和中国破坏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使之沦为“灾难”和“惨败”。这样的言辞与此前一天英国大臣米利班德对中国“劫持”气候峰会的指责如出一辙。美国《纽约时报》随即回击称,欧盟此言不过是想转移外界对其“笨拙推进气候战略”的指责。  相似文献   

20.
老纪 《党建文汇》2010,(1):15-15
刚刚落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达成的协议缺乏法律效力,让国际能源商们感到忧虑,欧洲碳交易市场2009年12月21日暴跌了近10%。有投资者担心,在联合国成员国全体表决通过立法前,碳交易市场还会持续低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