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劳动逻辑"揭示的是人在物质生产生活领域获取"现实"自由的条件和途径.然而,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救赎式批判理论却试图以告别"劳动逻辑"的方式"救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以重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法性.由于缺乏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些救赎式的批判理论丢失了马克思曾经借以能够将解放理论同社会分析方案联系起来的规范内涵.但是,与众不同的是,霍耐特却突出了马克思的社会劳动与自由解放之间的密切关联,并通过"承认"概念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逻辑,主张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为社会承认而斗争.然而不幸的是,霍耐特却低估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包括俄国农民陷入了极其贫困、无法忍受的状况,东方专制制度建立在农民生活的孤立性及彼此隔绝状态的基础上,俄国的"农村公社"面临瓦解的危险,不排除俄国走新式道路的可能性,俄国革命即将爆发并且它将改变俄国和世界的面貌等内容.他们的理论为以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在它的基础上才有以后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东方社会理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缘起对于东方社会法律文化现象的研究,乃是马克思从早年到暮岁探讨社会发展与法律进步之间关联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层面。如果说在马克思的前期或中期的学说体系中,东方社会法律文化问题更多地是从属对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研究,那么,从19世纪70年代下半期以来,马克思则更加关注东方社会法律文化发展的特殊机制。这一探索在他的晚年人类学笔记中达到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法律思想中的现代性逻辑是在"现实—人—自由"的关系性概念中检视其法律与社会理论的各种"建构性"预设的可能性。就其本质而言,马克思法律思想中的现代性逻辑是联结西方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思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中介",它为理解马克思法律与社会思想的论述提供了整体性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视野,为修补马克思自身的"断裂"提供了可以理解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一)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法律文化的思想是同他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倘若不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在马克思学说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演变历程,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东方社会法律文化理论的精髓。而在马克思那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具有双重涵义:其一是指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原生形态”;其二是指称东方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形杰。在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法律文化思想的  相似文献   

6.
刘磊 《法学评论》2020,(2):32-40
法律东方主义是欧美社会想象与误读中国法的结果,表现为欧美学者以西方法治标准来理解检验中国法。欧洲法律东方主义影响到美国,导致美国社会与学术界对中国法产生各种偏见与自负。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与民国时期美国驻沪法院"治外法权"的存在是美国法律东方主义的体现,是美国法制历史变迁中的阴影部分。美国学者络德睦对美国中国法研究中的传统思维定式进行了反思,指出美国法学学术界对中国法的认知存在很多偏见与自负。后殖民法学理论作为后现代法学理论的分支,依附与从属于美国的主流法学,美国学者反思法律东方主义是为了消除美国法律历史上的阴影,为主流法学的发展提供参鉴。中国法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与美国有所不同,各自的司法背景也迥异,后殖民法学理论有其学术价值,但吸纳判例教义学体系的精髓才是学习美国法的优先选项。  相似文献   

7.
崔兵亮 《法制与社会》2011,(19):226-227
为了分析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考察了东方社会的中国,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根据对土地所有制的分析,马克思区分了原始公社和亚细亚形态,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不是专指中国社会发展特征,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指人类古代奴隶制社会经济形态中具有东方奴隶制特点的奴隶制生产方式或东方类型的奴隶制社会。  相似文献   

8.
唐宏强 《河北法学》2003,21(2):2-12
面对新经济全球化冲击的作为东方国家的当下中国 ,正在加速推进本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 ,然要使之高质、高效、经济、有序及与本国的特质相吻合 ,还需在深刻了解自身的历史背景并切合自身的社会实际的基础上进行 ,否则必因脱离必要的社会土壤而中途夭折。而对东方社会问题的研究 ,恩格斯与马克思曾花了大量的心血 ,并阐述了对现今尚十分有益的理论。不过 ,国内外学者 ,多从非法理学的视角研究马克思的相关论述 ,而忽视了恩格斯对此而作的重要理论贡献。从法理学的视角 ,对恩格斯就东方社会问题的阐述作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9.
孔庆平 《法商研究》2007,24(3):152-160
蔡枢衡认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改革,虽然是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形影响的结果,但本质上还是符合社会历史法则的发展的。要解决“法律自法律,社会自社会”的问题,不在于法律本身之修正,而在于旧道德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的改变,即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化。蔡枢衡立足于社会进化理论,将东方与西方的差异转换成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但由于社会进化理论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因而蔡枢衡并不能为中国法律近代化改革中存在的法律与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提供一个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唐永春 《法学研究》2002,(2):148-160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的遗存及其影响。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历史事实进行了陈述,表达了自己对东方社会的情感,分析了东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东方社会造成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东方国家经过不断努力,根据自己国家的发展特点,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作为列宁领导的、高举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大力支持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共产国际,同中国革命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他们在思想理论、组织和物质上帮助了中国的马克思注意拥护者,协助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建立起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实践的"原本"出发,深入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领域,揭示资本逻辑决定的现代性矛盾;同时,马克思批判作为现代性"观念副本"的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揭示了被现代资产阶级奉为圭皋的现代"理性"、"自由"等只不过是资本逻辑的观念粉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蕴含了丰富的方法论特征:不论是以辩证法为核心的总体性批判,还是以改造世界为指向的实践性批判,或是以世界市场为视角的世界历史性批判,抑或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的现代性超越,都指引着马克思揭开现代性的迷雾。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具有鲜活的时代生命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性主要是作为方法论的纬度凸显出来的.一方面,世界历史理论所采用的理论视野和理论方法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自身理论和学说的一个基本叙事框架.另一方面,这一理论视野和理论方法在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绍文  刘芹 《法制与社会》2010,(14):287-288
犹太人问题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以其独特的视角,透过以宗教为表象的犹太人问题,层层深入,揭示了犹太人问题与政治解放、人类解放的关系,将问题的实质转化为全人类的普遍性问题,即资本主义精神,从而深入展开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对犹太人本质的批判,挖掘出犹太人问题的内在的现实根基即"市民社会",进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深入的剖析,进一步展开了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全四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精品项目内容简介本丛书阐述了马克思法律思想产生、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理论全貌,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法律思想为主体;也研究与经典作家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前的哈富论战不仅活跃了当时的学术环境,也为法哲学领域留下了许多值得反复推敲的理论难题,而其中关于纳粹统治下的司法疑难问题的讨论,多年来常常引起许多涉及范围甚广的争议。本文就是试图立足于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出发,考察哈富论战中相关的理论问题,对以"告密者案件"为代表的纳粹法制迷案进行更加细致的梳理,进而对哈特、富勒与拉德布鲁赫的学说背景加以重述,澄清有关的历史观念问题,并据此对相关理论问题的属性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分别从社会客体、社会主体和社会发展的三维向度对社会有机体进行了科学考察。在此逻辑理路基础上,马克思运用了总体性这一根本方法研究社会有机体。马克思从具体总体、矛盾总体、历史总体角度深入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本质、特性与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特殊、具体形态的有机体,同样具有"机体"特性。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社会机体本身的根本特性和运行规律,依靠人们的合力而推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是他在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论构建中形成的。一方面马克思在市民社会分析批判的宏大主题之下指出了现代人类的归宿即共产主义社会;另一方面马克思依托这一社会发展历史境遇赋予法律作为反映者和施予者的双重角色,阐明法律在自身矛盾推动下的辩证运动及其此运动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之一,在于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回答.马克思哲学紧紧围绕人的本质,提出人的解放命题,即人类最终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带来了充满活力的新中国,同时也把我国带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凸显的并存期.人本价值的回归不应该是一种口号的宣传,而应该立足于社会现实,从根本上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