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哈贝马斯后期著作中的"合法化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在他的后期著作<合法化危机>中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系统危机倾向的分析已经过时.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由于受到政府干预,已转向文化领域,并导致社会整合问题,尤其是,政府干预导致了合法性的大规模丧失.哈贝马斯在<合法化危机>中的讨论只是一系列纲领性的建议,后期也没有详细阐述<合法化危机>的主要观点.不过,通过分析哈贝马斯后期著作中的许多简短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合法化危机是怎样被系统地论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乐玉成 《外交评论》2010,27(6):1-10
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过去两年多了,但其影响还在发酵,余波还在扩大。这不仅是一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更是一场深刻的政治危机、思想危机、体制危机和秩序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矛盾长期积累必然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曾备受赞誉的资本主义福利国家陷入困境。在新保守主义看来,福利国家抑制了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提高了社会的期望,由此导致福利国家自身的困境,并使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不可能管理性"危机。新马克思主义认同新保守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不可能管理性"危机的描述,但他们认为这种危机不仅仅如新保守主义所说的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根本上是一个社会结构性的问题。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福利国家,而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不可管理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正进入一个多危机、高风险的时代,危机事件频发。心理危机干预作为政府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关注。在梳理了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危机事件压力管理体系以及美国和日本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五点启示:树立心理危机干预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资源;注重培养专业化心理干预人才队伍;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基础性理论研究;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归根到底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所酿成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又对当代资本主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遍及于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它引发的一波又一波社会震荡大体上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由危机造成的高失业率、经济衰退、政府紧缩财政措施所引发的罢工、抗议和骚乱;二是危机造成的经济低迷、失业率攀升,使西方极右势力得以把其反多元文化、反外来移民的情绪推向极端;三是危机造成的这种经济低迷、失业率攀升,又在西方国家的外来移民聚居区中埋下了街头骚乱的根子;四是危机激起了标志平民主义抗议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五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所作所为激起的独狼式恐怖袭击事件。这些震荡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弊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集中暴露的必然结果,因而即使在危机后幸存下来时它还将在一波又一波社会震荡中运行。  相似文献   

6.
在南茜·弗雷泽看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危机源于资本主义的食人化特征。资本主义经济生产背后的四个隐秘场所使得资本主义不断吞噬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危机出现。为了使人类免于灭亡,弗雷泽主张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此来消灭资本积累驱动下的资本食人行为,同时她还提出让21世纪的社会主义成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家的贪婪与政府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贪婪,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和人民的消费能力下降,新自由主义扩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所得到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政府危机管理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及时正确地对内对外传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重大的社会危机发生之后,如何把危机对社会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以及如何化危机为转机、重振公众的信心和维护社会的稳定,是政府和媒体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在社会面对危机时,新闻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愈加突显出来。政府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高校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心理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而其中由求职受挫而导致的心理危机是现实情况下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心理危机之一。而把Gilliland B E和James R K提出的危机干预六步法运用到对大学生求职心理危机的干预中去,无疑对更好地化解大学生求职心理危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理论主要强调经济基础层面上的危机,新马克思主义者奥菲则从系统危机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危机作了进一步的诠释:经济系统层面上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层次的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调整,危机越来越趋向于第二层次的危机形式——危机管理的危机,它最终表现为政治系统上的危机。第一层次的危机仍然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但是第二层次的危机正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当下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生态灾难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将生态危机的实质归结为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异化消费以及生态殖民扩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生态马克思主义开拓了批判资本主义的新视野,但也因强调资本主义危机的生态性质和生产的分散化而带有一定的生态决定论倾向和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2.
过错归责原则不但造成受害人利益维护的不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人与人之间存在状态的紧张,直接导致人们对近代侵权行为法陷入危机的议论。本文认为在我国由于社会状况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不同,近代侵权行为法理念并没有完全排斥掉传统文化对人际关系处理的影响,同时《民法通则》在制度层面上也与近代西方国家的侵权行为法保持了足够的距离,基丁此,以民法典的制定为契机,避免侵权行为法陷入危机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从事“三高”工作,警察面临突发的创伤性事件持续增多,造成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若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警察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在危机干预中应该把构建警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政府在建设信用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着产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问题。作为同以往公共危机不同的新领域,首先应当明确城市政府信用危机的表现及危害,对其形成正确认识,并据以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只有切实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提高城市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促进信用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公共危机发生。最大限度的社会信任与宽容、社会网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积极培育社会资本,推进危机治理。培育社会资本就要完善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社会信任;推进公民社会发育和教育创新,搭建社会互动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6.
数字资本主义代表着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的新阶段,它在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质,只不过它依托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数字信息,实现了资本主义存在方式的数字化生存模式以及资本的持续积累和不断增殖,甚至是数字"裂变式"增值。然而,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并没有因"生产力的发展""数字技术的改进"而给工人阶级、城市底层、社会边缘群体等普通民众释放更多的"闲暇时间",相反,他们依旧被束缚在"数字资本主义剥削的各个生产链条"上,而一旦遭遇社会风险或重大危机时,其合法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就更难以得到维护。由此,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并未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西方民主体制下政党竞争的诸多阴暗面,包括"金主政治""贿选投机""党争混乱"等,反而可能在数字网络的"裂变"传播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危机",甚至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剧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和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心理危机导致的恶性事件增多。对职工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及有效干预,对于职工的安全健康、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能够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将心理危机对职工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论危机干预中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众多的关于危机干预的研究中 ,专业危机干预人员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而对社会支持网络成员潜在的积极影响却被忽视。本文从社会支持网络成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优点和在干预危机过程中的作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危机管理是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危机管理,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良好条件。本文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内涵、意义和特点进行了阐明,对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政府危机处理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导致警察职业心理危机存在的原因主要有职业因素、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三个方面.公安机关应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警察阵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其内容包括:加强对警察行业心理危机源的控制;培养警察的自我压弹能力;加强警察危机处理方式教育;训练警察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应急性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干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