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1998隼6月将阿尔法磁谱仪(AMS)首次带到太空,去寻找太空中的暗物质与反物质,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激发了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探索宇宙的热诚。在中国,人们对此表示的关注格外强烈,因为在这项重大国际科学研究的合作项目中,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突破了永磁铁这一关键部件的研究。这个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台磁谱仪是在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教授领导下的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的科学实验项目,美国、中国、俄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法国、芬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了这个计划。宇宙…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1999,(10)
宇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时空的总称。广阔的宇宙奥妙无穷,本世纪世界20个未解之谜中,有一半以上和宇宙有关:宇宙是怎样演化的?宇宙有多大?黑洞存在吗?反物质存在吗?混沌是否主宰宇宙?以及是否存在地外文明?等等。 在社会文明史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追问。特别是这几年,我们在各种新闻媒体上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4,(1)
据《中日新报》1993年11月号载:美国《春风杂志》等报刊报道,美军最近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山岳地带搜查一坠落的不明飞行物时,发现一艘天外飞来的宇宙飞船的残骸和3具宇宙人遗体,此外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名生后3个月仍然活着的宇宙人女婴儿。这名女婴已被美军医疗中心收容治疗,其间因要对这名宇宙女婴做包括开头颅手术在内的一系列宇宙人生体实验计划而遭到科学家们的反对。为了阻止军医们的  相似文献   

4.
雪梅 《楚天主人》2011,(2):41-41
前不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来到中山大学进行访问,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答大都是"不知道"。"这15年来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丁肇中幽默地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这样也就可以在回答  相似文献   

5.
1、宇宙有多大? 2、宇宙是怎样演化的? 3、黑洞在哪里? 4、反物质存在吗? 5、暗物质在哪里? 6、夸克能找到吗? 7、引力波可以探测到吗? 8、超光速存在吗?  相似文献   

6.
当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在世界发行达数百万册之后,美国科学家格林的《宇宙的琴弦》又在公众中激起了新的轰动。《宇宙的琴弦》是一曲科学与人文和谐交融的乐章。它引导着读者跟随科技探索者的足迹,不仅一同领略科学新大陆的胜境,而且一同分享着探险家的甘苦与喜悦。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6,(6):92-92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者: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 获奖成果:马瑟和斯穆特借助美国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做出的发现,为有在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将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恒星和星系的起源。他们的工作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  相似文献   

8.
《创造》2012,(7):106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近期创造出了地球上迄今最高的温度记录:4万亿摄氏度——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这一温度远远高过太阳核心的温度,只有在宇宙大爆炸的瞬间才出现过这样无与伦比的高温。这一超高温爆炸试验是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一台巨型原子对撞机中实现的,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丁力 《中州统战》2000,(4):31-32
蒋志予,1963年出生于郑州市。1980—1985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86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工作,现为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并任美国航空航天总署高级研究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
科技之窗     
中美等国科学家共同研制的宇宙探测器于6月3日升空 由中国和美国等国科学家共同研制的一个重达三吨的宇宙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于北京时间6月3日早上6时30分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人类思想走向成熟的时代,对于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爆炸形成了宇宙,宇宙不断地膨胀;时间是“矢”,一去不返;物质和能量,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合二为一;有正物质还有反物质;原子核内还有很多弄不清的层次组织;原子和分子也可以随意摆弄;人已能到月宫上一游;差一点,人就要被克隆了。另一方面,很多原来的好事,  相似文献   

12.
寰宇掠影     
《春秋》1999,(5)
天文学家说,他们发现了两种新型黑洞:一种是寂静的特大黑洞;另一种是所占空间约有月球那么大的中等体积黑洞。尽管迄今尚无任何人看见过黑洞,但是天文学家们早就根据宇宙活动提出理论认为:黑洞是存在的。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认为黑洞的体积有两种:一种是由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坍缩以后的残余物形成的所谓恒星黑洞;另一种是在宇宙诞生初期形成的特大黑洞。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疾呆者的曙光特约撰稿人常敏毅自前美国总统里根宣布患了阿尔兹海默症(Alrheimer/老年性痴呆)以后,各国科学家相继投入力量进行基础研究和治疗药物的开发。但是,几年过去了,取得的成果却微乎其微。1996年6月,正在科学家们彷徨之时,一个意外的...  相似文献   

14.
微观     
《小康》2016,(5)
正@银河彼岸群星尽头:"多年以后,面对浩渺星海,远航的星舰文明将会回想起2016年2月11日,人类文明宣布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的那个遥远的夜晚。"美国科学家2月11日宣布,他们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如获证实,将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专家称这有助于人类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点评:向爱因斯坦致敬。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们也许能够预测宇宙的命运,绘制出能够用来预测我们未来健康状况的基因图谱,一些令人惊讶的突破已经极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布朗大学研究液氦的英国物理学家马瑞斯在一篇论文中称,被科学家认为是最基本的粒子──电子能一分为二。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每一种基本粒子都可用波函数来描述。马瑞斯经计算发现,电子的“波函数”可以分成两部分,所以他认为电子可一分为二。目前他正在进行分裂电子的实验。 自发现电子103年以来,还不曾有任何证据表明电子是可分的,所以马瑞斯的预言使世界物理学界产生了一次大振荡。多数科学家认为马瑞斯的预言是错误的。《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社论称,马瑞斯的预言会在1年左右时间,由实验证明是否正确。他的预言可使人们对…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世界恐怖分子的猖狂活动,国外科学家为情报机关、反恐怖特工研制了一批高科技智能服装。 隐身服:美国研制一种服装采用“有源”系统,特种纤维中掺入大量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微型发光粒子,用近似迷彩图案的金属涂层于织物表面,用电源来调节金属涂层的温度和热辐射强度,从而感知周围环境的颜色并做出相应调整,使服装变成与周围环境一致的隐蔽  相似文献   

18.
当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在世界发行达数百万册之后 ,美国科学家格林的《宇宙的琴弦》又在公众中激起了新的轰动。《宇宙的琴弦》是一曲科学与人文和谐交融的乐章。它引导着读者跟随科技探索者的足迹 ,不仅一同领略科学新大陆的胜境 ,而且一同分享着探险家的甘苦与喜悦。一、二十世纪物理学大厦的裂缝———弦理论的提出  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 ,就是把自然界物质最基本的组成物 (宇宙物质基元、“宇宙砖块”) ,归结为 36种夸克 (u、d、c、s、t、b6种“味道” ,红黄兰 3种“颜色”共 1 8种 ,再加上 1 8种…  相似文献   

19.
英国科学家曾于1941年夏向丘吉尔首相提出警告,称“有充分理由认为,德国人在战争结束前有可能制造出原子弹”。英美领导人知道,在这个令人恐惧的领域,任何落后都会招致致命危险。1942年底,罗斯福总统下令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原子实验室,科学家们立刻投入日以继夜的研发工作,盟军间谍也在德国境内拼命搜集有关情报。不过,虽然从各渠道发回的信息推断,德国同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似乎是抢先了一步,但却始终未得到有关他们已在制造原子弹的确切情报。直到1944年8月,秘密代号为“阿尔索斯”的美国科学调查团随盟军进入巴黎后,才开始找到了一些蛛丝…  相似文献   

20.
江金岭 《新东方》2000,(2):77-77
美国科学家研制的一个模拟宇宙大爆炸(Big Bang)的原子加速器,被有关专家认为隐藏着毁灭整个地球的危机,甚至会在地球上造成一个微型黑洞。据称,加速器能制造密度比太阳高一万倍的微型火球。物理学家现正就加速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