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熊燕 《今日民族》2006,(11):37-39
普洱—大理—丽江—迪庆—昌都—拉萨,一条隐伏在崇山峻岭之间的苍茫古道。历史上它曾经是各民族之间物资交流的重要经济纽带,伴随着至今回响着的清脆悠扬的马铃声,它同时也成为一条精神的河流。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这是一个承载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村庄。  相似文献   

3.
论茶马古道的起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保亚 《思想战线》2004,30(4):44-50
茶马古道的兴起经历了不同的原始形态 ,包括直立人古道、早期智人古道、晚期智人古道、新石器古道、民族古道、盐运古道和马帮古道 ,这些古道的原始形态是茶马古道兴起的必要条件。最初的古道是因古人类的移动路线而产生 ,之后则是因民族的迁徙而沿袭。距今 1 90 0年前西南地区有了盐运古道 ,唐代形成了滇藏茶马古道。与其他古道相比较 ,茶马古道生命力更强 ,网络分布更细、路况更艰难  相似文献   

4.
盐运古道是必要的生存古道,但不是远征古道;丝绸之路是远征古道,但不是必要的生存古道。吐蕃、回鹘等民族恃茶行为的兴起和扩散,产茶区和耗茶区远距离的分离,导致了茶马古道在唐代的兴起。茶马古道彻底消除了欧亚连接地带经常受阻的状态,并进一步使盐运古道、丝绸之路转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既是必要的生存古道,又是远征古道,这使得茶马古道能够最终取代盐运古道和丝绸之路,成为欧亚大陆的连接命脉。三种古道类型的更迭关系,为研究古道类型学提供了窗口。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茶马古道的旅游资源、品牌及其开发价值,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跨区域合作,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与保护及茶马古道某一段或某个行政区划内的旅游开发研究。在当前实际操作层面,茶马古道旅游开发与学术研究还存在不小差距,由此也引发了民族关系问题、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以及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这应当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学界的重视,摒弃短期的逐利行为而将视野放大,审视当前存在的不当开发行为,最终找到民族文化传承、遗产保护、民生改善以及旅游开发共赢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一条用古老的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茶乡人世代踏着这条古道,穿梭在历史的时空中……  相似文献   

7.
芒康是茶马古道进藏的第一站.又是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核心地带”和“茶马古道”旅游精品线路,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芒康弦子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方式,是芒康“活化石”的独特风景线.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尼果神山。展现的是世界万物的和平。  相似文献   

8.
据古代文献记载,百越民族分布在会稽(绍兴)到交趾(在越南境内)的地段上.百越民族后来不断向中国西南、东南亚以及印度迁移,其活动线路形成百越古道或百越走廊.百越走廊是人类迁移线路喜马拉雅山南路的主要段落.滇桂道、步头道、银生道、博南古道是百越走廊的主要段落或支线,研究这些古道对解释亚洲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有重要意义.随着茶马古道的兴起,百越走廊的几条主要古道得以激活复兴.尤其是滇桂古道上买马活动的兴起,形成了以横山寨为集散重地,以右江古道网络和左江古道网络为主干道的买马古道网络,使得整个百越走廊进入繁荣期,为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道的开发和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是关于对茶马古道定义的商榷。个人认为,茶马古道起源于人类早期交往的自然通道,最早的雏形应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亦称“蜀身毒道”)。特指唐代以来,中国滇川藏等广大西南地区,为促进边疆与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伴随茶叶尤其是普洱茶的流通、以茶易马贸易的兴起,以及马帮运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永平 《传承》2009,(1):44-45
云南西部的崇山峻岭深处,澜沧江平缓沉静地向南流去。在流经一个叫鲁史的小镇时,澜沧江微微地一逗留,成就了一个繁华古镇。茶史可鉴,茶俗可见,鲁史人民种茶制茶喝茶,更将茶深深融汇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陈保亚 《思想战线》2006,32(2):105-116
滇僰古道始于僰道(今宜宾),经昭通、曲靖到滇池,沿途保留了比其他川滇古道更多的遗迹和文物,是古代连接四川和云南的第一通道。中原商周青铜器和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多采用滇僰古道上今永善、昭阳、巧家的铜矿,证明滇僰古道最早形成于殷商时期。滇僰古道和公元前2世纪横贯云南东西的铜鼓分布线路的衔接,证明了滇僰古道是蜀身毒道最重要的必经之路,是古代中国沟通西域的重要路段,也是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的一条主干道。秦开五尺道、汉开南夷道、汉魏晋以来的墓和碑刻、唐袁滋的出行路线、西南官话的渗透,证明滇僰古道一直繁荣到近代。  相似文献   

12.
走进5月的云南,就如进了热带植物园,用绿的世界、花的海洋概括毫不为过。特别是到了滇西,更是被那独特的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景观所吸引,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所到之处,不仅被七彩云南的秀丽景色所打动,更被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所感染。  相似文献   

13.
赵椿 《今日民族》2007,(3):34-35
在大理州鹤庆县黄坪乡天华洞内,供奉着一尊“藏王本主”,就是“茶马古道”初始时期的历史遗迹。1989年,故乡鹤庆文化馆为了向国庆四十周年献礼,编写了一本《鹤庆民间故事选》,请当时定居在鹤庆的一位86岁高龄的藏族老者粘堆讲述了一个《夏宗格萨尔》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时间_2010年4月9日采访地点_昌都(电话连线)在藏职务:芒康县委书记原工作单位:重庆巴南区林业局自2008年拉萨3·14事件以来,芒康作为西藏的人口、资源、经济大县和交通枢纽,一直面临着较大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压力。我们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  相似文献   

15.
陈安强  陈学志  王小琴 《前沿》2011,(7):165-169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国际上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我国的茶马古道是线性文化遗产中的典型,青藏高原东缘的松茂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区域性茶马古道,历史上它是连接中国西南和西北的重要的民族文化走廊,是一条重要的族群互动、文明交汇、文化交融之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松茂茶马古道从川西灌县出发,远达我国甘青地区,内分四条支道。古道内族群多元文化并存,由此生成了绚丽多姿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考察北方丝绸之路上chaj的读音在各种语言和方言中的分布,并在由此绘制出的同言线中,显示以cha为读音特征的中国西南茶马古道以北,还存在一条以chaj读音为特征的茶路。该茶路横贯欧亚大陆,主要在昆仑山以北向东西方向延伸,向西一直延伸到中亚、欧洲和非洲,向东一直延伸到中国东北。北方茶路以马、骆驼为主要运茶工具,可以称为北方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17.
2009年,鹤庆县金翅鹤白族村成为国家在云南实施的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试点之一。这个被时间风沙掩埋多年的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焕发出熠熠光彩。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廊道是国际遗产保护界内专门针对大尺度、跨区域、综合性线状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与新方法。面对滇藏茶马古道屡遭破坏的严重事实,构建文化遗产廊道保护战略将茶马古道及古道上的遗产单体纳入区域性整体保护体系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以遗产廊道理论为基础,文化遗产廊道在概念、内涵及建构模式方面形成自身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须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以滇藏茶马古道为对象而进行的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实践,以期为我国类似于茶马古道的线状遗产保护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生锡雷 《台声》2009,(9):48-49
7月的云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应全国台联的邀请,以台湾教师会外事部副主任廖婉如为领队.台湾“教育部”课程发展委员会委员、台北市教育人员公会理事长杨益风为团长的台湾教师会参访团一行19人,于7月14日至24日在云南省进行了参访交流活动。其间,全国台联史茂林副会长专程前往会见并宴请,云南省台联,云南财经大学都给予了热情的接待。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5,(4):43-43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于7月4日~5日在云南昆明举行。在此次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领导人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围绕“加强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繁荣”的主题,就合作指导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贸易投资环境、加强社会发展、深化伙伴关系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发表了《昆明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