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云 《瞭望》1987,(37)
山东省潍坊市原来叫潍坊地区,以农业为主,休制改革后改为潍坊市。自1983年“地改市”以来,潍坊市对粮食生产这个基础事业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在不断增强,去年,粮食总产达42.5亿公斤,比改制前增加6.5亿公斤,今年夏粮又获丰收,全市农村人均占有粮食量已达600公斤,居山东之首。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省农业在全国性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的背景下 ,也暴露出两大问题 :一是我省粮食总量大幅度攀升 ,但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收入却呈下降趋势。 1 999年全省粮食总产 30 7.46亿公斤 ,比 1 998年的 30 0 .85亿公斤增长 2 .2 % ;由于粮食价格和畜产品价格下跌 ,1 999年我省农民人均收入 2 1 66元 ,比 1 998年人均收入 2 2 53元明显下降。“卖粮难”及“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日益严重 ,大批粮农面对家中大量存粮变不成钱的现象而发愁 ,同时 ,众多国营粮库仓储能力有限 ,在现行政策条件下缺乏储粮的积极性。据勃利、延寿两县 1 997- 1 998年…  相似文献   

3.
1990年乌盟农业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745亿公斤,是乌盟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油料总产量9550万公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甜菜总产量9850万公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的丰收为乌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士气,增强了稳定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否稳定发展,将对整个“八五”计划的实施产生重大影响。乌盟的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程度还相当大,因此,我们要从乌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抗灾的思想准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1991年全盟农业生产的奋斗目标是:粮食产量在正常年景保证11亿公斤,力争12亿公斤,灾年要千方百计确保8亿公斤,力争9亿  相似文献   

4.
黄蕙 《瞭望》2005,(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志着中央在“三农”问题上已形成完整 的发展思路。 2005年我国继续保持了粮食增 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预计今年 粮食将在去年增产390亿公斤的基础 上,再增100多亿公斤;前三季度农 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1.5%,达2450 元,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与此同时,中央财政继续向农村 倾斜,城市也改变了以往对农民工 “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的现状,而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则标志着中央在“三农” 问题上已形成完整思路。  相似文献   

5.
《瞭望》1988,(36)
从1983年起,黄淮海的人民不仅彻底扔掉了吃救济粮的“帽子”,每年还向国家提供25—30亿公斤商品粮。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粮食480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黄淮海平原的巨大变化,有政策的威力,有科技的神功,有亿万农民的辛勤劳动,但这一切都离不开献身黄淮海平原开发的一大批县级干部,是他们把各种力量凝聚起来,释放出去。他们是中枢,是纽带,是在黄淮海平原的开发第一线上,与群众同心同德的真正“父母官”。  相似文献   

6.
当前科技兴农中存在什么问题,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笔者利用十天时间,对国务院授予1990年度农业生产先进单位的汉中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虽然成绩很大,但问题也不少,而许多问题不是地县所能解决的。汉中地区从1982—1990年,农业连续九年丰收,全区净增粮食3.5亿公斤,油料总产增长2.3倍,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9%。他们计划在本世纪末粮食生产还要跨上两个新的台阶:“八五”期间,粮食总产要达到15亿公斤,到2000年,粮食总产达到16亿公斤,人均粮食400公斤。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一些人表示忧虑,主要是认为当前在科技兴农中还存在相当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建于一年半前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已成交小麦、玉米、花生等粮油70万吨,合同履约率达90%。“郑州价格”已成为全国粮食交易的“基准”价格,许多农民开始运用“郑州价格”保护自身利益。已出现期货交易倾向,半年内共签订中远期合同354笔,交易量达2.5亿公斤。有关方面正在积极探索向期货市场过渡。  相似文献   

8.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各种农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每施1吨化肥可增产2至3吨粮食,按照我国目前每年1亿吨用肥量计算,仅此一项就可增产2亿多吨粮食。因此,要实现我国确定的“九五”期间增产5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化肥的战略地位就不容忽视。 记者在春耕时节到东北、西南和华北等地对化肥供求进行专题调查,看到了化肥生产紧张、供不应求、价格过高的真实情况。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记者广泛接触了农民、生产厂家、农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们,探讨解决化肥供求矛盾的最佳“处方”。一些农业专家提出,在我国化肥产量一时还满足不了农业需要的情况下,应该拓展思路寻求应急办法。他们建议,可以通过积造农家肥、推广新施肥技术和发展复合肥等办法,缓解持续多年的化肥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9.
紫阳县位陕西省南部,属大巴山区,1985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贫困县.该县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17.5元,人匀占有粮食242公斤,全县农民处于贫困状态.人均纯收入在150元以上的仅占总农户的25.4%和总农业人口的16.9%.1986年以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继续稳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先后给该县扶贫财政资金和贷款等共3885万元,返销粮2400万公斤,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199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9元,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全县农民普遍越过了200元的贫困线,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仅占全县农户的7.3%和农业人口的7.32%.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省农业发展迅速、成就瞩目,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1996年粮食总产量在经过多年徘徊后,一举突破百亿公斤大关,达到105亿公斤,畜禽、果品蔬菜产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500元。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人、财、物的投入,不注重科技投入、投入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粗放经营的方式普遍存在,从而…  相似文献   

11.
本刊第三期刊登了《田纪云紧急处理丰收“难题”》,报道吉林省因粮食丰产无法收储向中央“告急”,田纪云副总理专程前往吉林解决这一大难题。现在收到消息,这个难题已基本解决。截至本刊发稿时止,该省收购粮食已达一百三十多亿斤,大部分已经送交国库。农民皆大欢喜。在国务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定西县,去年发生了酷似1982年的大旱,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1982年,粮食总产仅4500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122.5公斤,人均纯收入105元,70%的农户吃回销,人口大量外流。而1991年,粮食总产高达1.27亿公斤,是解放以来的第二个高产年,农民人均占有粮340公斤,人均纯收入395元,全县贫困面降至4%,社会安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 对于“望天田”占全县耕地面积达93%的定西县来说,这一变化,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转折。它意味着,以“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县,已经走上农  相似文献   

13.
在90年代的钟声敲响的前几天,国家统计局传来消息:预计198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074.5亿公斤,达到了历史最高年份1984年的水平。 农业部权威人士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自1985年以来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去年粮食丰收是近几年来一次较大幅度的回升。一些专家评论说,中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新的转机。 农业升温的新起点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321亿公斤增加到1984年的4073亿公斤,创了历史纪录。6年中平均每年增产150亿公斤。但在1984年后,由于对粮食生产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忽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兴修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态条件,粮食总产有了大幅度增长。1988年,西北五省区的粮食总产预计可达238亿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46亿多公斤,除陕西外,其余四省区的粮食生产都获得丰收。 然而,大西北依然面临着粮食的困扰。五省区目  相似文献   

15.
学习文库     
《民主》2004,(8)
中国夏粮增产3%来自农业部的消息称,夏粮总产预计增加25亿公斤左右,增长约3%,扭转了中国自2000年以来连续4年夏粮减产的局面。年初,中央出台了“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1500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给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中央财政安排数亿元,用于种粮农民的良种补贴。  相似文献   

16.
景博 《瞭望》1995,(28)
近几年来,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粮食生产滑坡,导致部分农产品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过猛,而产粮大省黑龙江的粮食生产,却连年增产,不断迈出新步伐。1994年粮食产量达到257.85亿公斤,创造历史最高水平,比丰收年景的1990年增产50多亿公斤,增幅之大,前所未有。今年,全省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2亿亩.比去年增加30万亩,投资增加,农民积极性高,为夺取新的增产奠定了基础。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呈现的这种新气象令人鼓舞,表明了这个产粮大省发展思路上的新觉醒。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近日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 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本着“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加强集成”的原则.在农业、电子信息、能源、交通、材料、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及防灾减灾等领域,组织多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联合攻关,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三大突出贡献。贡献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徐冠华说,科技攻关计划始终坚持将农业科技进步放在首位,“九五”期间,围绕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需求,确定了为2000年我国粮食增产500亿公斤作出50%以…  相似文献   

18.
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同样只应加强不能削弱。上海农业已连续夺得六个丰收年,粮食生产超额完成20.5亿公斤任务。根据上海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要求,上海农业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转变”,从实际出发,以建设上海一流的都市型农业为目标,通过增加投入,优化要素配置,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和产加销一体化,争取在一个较短的时期里把上海郊区农业的集约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切实转变郊区农业的增长方式。(一)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上海郊区农村,传统的小生产与产品市场化的矛…  相似文献   

19.
休养生息不仅指减免农业税,而是更广大意义上的中国经济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涵养与扶持。2004年,中国农业划出了一条漂亮的上行曲线。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这一年取得了突破进展:粮食生产超额完成了既定的4550亿公斤目标,5年减产局面一举扭转;农民收入增幅也罕见地超过城镇居民,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实际增长11.4%,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1.可持续发展问题。2.国家资源分配问题。3.财政问题。4.人口问题。2050年在达到16亿左右时,才有可能实现5.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的大波动式危机,往往是由重工轻农、损农引起的。我们有什么对策?6.国有企业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继续延误将使中国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国有企业资产的大量流失已成为严重问题。7.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8.失业问题。9.科技战略问题。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最著名的说法是“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看样子,“稳住一头”并没有稳住,“放开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