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如桑巴特指出了美国缺乏他所谓的"社会主义"一样,我们又看到了在整个20世纪足球在美国体育文化中的缺乏.美国早期而全面的资产阶级化,创造了这两种"例外论",其遗产至今尚存.虽然在最近几年,美国取得了世界杯赛的胜利,但足球在美国的体育文化中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至少从任何有意义的层面来看,美国依然没有足球.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在思考美国如何获取世界领导地位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美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连续性最强的现代民主国家,而美国成为"世界领袖"的过程、方式和意义,都同这一点有着至为密切的关联。《踌躇的霸权》在研究取向上既采用了国际史和跨国史的视野,也致力于把美国外交史嵌入美国历史的语境;前一点反映了美国史学近期的一个突出趋势,后一点则不仅对国内的美国外交史研究  相似文献   

3.
乐悠  冯秀民  龙怡 《新民周刊》2012,(41):38-41
不管是非法还是合法,代孕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充满争议的"行当"。保守者眼中,生育事关情感、血脉、家族;但面对生育困难的家庭,代孕又瞬间变成一种"慈善"。对于任何国家和民族,代孕都是一道难解的题。  相似文献   

4.
专家表示,有针对性的政治选举广告将会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选举形式。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广告,这个古老的商业载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妨让我们先看一段对话——男性选民:"将军,民主党人对我说,我们的状况比任何时候都好。"艾森豪威尔:"美国人欠着数以十亿计的债务,市场上价格翻了倍,  相似文献   

5.
台湾问题对中美双方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但它对双方具有同样的风险:它是最有可能引发双方冲突的因素,因此中美都要十分谨慎,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有共识,都主张一个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中国的最终目的无疑是统一,是台湾回归祖国,不可能有别的选择;而最符合美国利益的状况是两岸不统、不独、不武,台湾与祖国大陆实际分离的局面无限期地继续下去。这是中美在台湾问题上最根本的分歧。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仍然要保持与台湾的军事关系,包括售台武器。这是引起中美关系颠簸的一个重要原因。美方一直要求中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中方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放弃使用非和平手段,不允许任何势力、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大框架中的一个问题,美国对台关系也必须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展开,美台之间只能有非官方的关系。任何试图让美国对台政策脱离一个中国框架的做法都将引起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为期16天的“97韩国高阳世界花卉展”于5月3日在高阳市举行。这是在韩国首次举办这样的世界花展。这次名为“花会”的展览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的209个组织。像荷兰、丹麦、美国和日本等拥有丰富的花文化的国家参加了这次花会,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型的同类花展之一。高阳市市长申东荣(译音)在开幕式上致词,他说,“这次有世界30个国家参加的花卉展是高阳作为一个市主办的第一次国际性的活动。今后我们打算每两年举办一次花会,通过它为发展花文化做出贡献。”本次展览大约吸引了10万人前来参观,其中包括1万名外国人。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美国<时代>周刊著名评论家扎卡里亚写了一篇评论,叫做<他者的崛起>,文中提出,美国应该"加人世界".美国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员,之所以提出要让其加人世界,扎卡里亚说,世界正在经历着近代历史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推动这种转变的力量是"他者的崛起".也就是说,世界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崛起后,世界重心已经不在美国,而是移向别处.但美国却仍然高居于世界之上,还在居高自赏,沉溺于"条条大路都通向自己门栏的世界".美国对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很不适应,还没有接受这种变化,而是把这种变化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把新的发展力量当作异端.扎卡里亚明确建言:为了美国的利益,为了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应该 加入这个变化的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一员.扎卡里亚的这篇评论可以说是一语中的,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指出了美国应该做的正事.  相似文献   

8.
余万里 《美国研究》2003,17(4):143-145
约翰·米尔斯海默 (JohnJ.Mearsheimer)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界激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鸣。在这部著作中 ,米尔斯海默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 :2 1世纪早期 ,中国的崛起将“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 ,而“美国将竭力阻止中国获得地区霸权 ,因为美国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其结果便是中美之间激烈而危险的安全竞争 ,这种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期间的那种对抗”。米尔斯海默教授也因此被认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IMF金融危机的看法是极其狭隘而闭塞的。在判断危机原因时,全盘接受我们所推崇的发展模式已达到极限的内部缺陷论,在探索解决办法时也倾向于只要能从美国和IMF听到是优等生的赞许就万事大吉的盲目乐观论。真的如此吗?在无任何外部条件的作用下,仅因我们自...  相似文献   

10.
王缉思 《美国研究》2012,(3):122-125
我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我离开美国所之后这几年在想什么,干什么。我到北大以后,教学任务比较多,也需要考虑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讲什么,这都涉及知识体系的建立问题。记得1983年我来美国所第一次见到李慎之先生,他谈到要建立中国的"美国学"知识体系及美国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等问题。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每五年会发表一份世界发展趋势报告,这给了我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美国凭借独一无二的经济实力和海军实力特别是核力量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主。然而 ,到了 2 0世纪 6 0年代末 70年代初 ,美国的霸权开始失能 ,其主要标志就是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进程的深层次历史背景就是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决定这一大趋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二是世界逐渐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在 2 1世纪 ,当初导致美国霸权失能的基本因素仍然在发挥作用。所以 ,世界多极化趋势虽然遇到美国霸权战略的挑战 ,但仍在曲折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研究》2012,(3):122
编者按:2012年8月15~16日,由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研究所承办的"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1972~2012)"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年会在长春举行。与会者围绕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美国巧实力战略、奥巴马能源政策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法国追求的目标、奉行的政策,仅仅在法国人看来,是顺理成章的。然而,法国却挑战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其程度超过任何其他西方盟国。美国牢牢抓住北约决策大权、独断专行,法国则要争取独立自主,矛头直指华盛顿。美国人坚信,美国无比强大、国民优秀、得天独厚,肩负着照亮世界、领导全球的神圣使命,因而美国主导北约是天经地义的。而法国人不买账,他们认为,法国负有传播文明的使命,一定要发出与众不同的坚决声音。美国人有一种特别的情结,那就是替天行道。法国的国家利益、前途考虑,怎么会不同于美国?美国人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
韩国拥有手机的人数位居世界第五位。信息通信部最近调查的结果表明,到9月底,国内移动电话、PCS加入者有1,217万名,继美国、日本、意大利、中国之后,在世界排名第五位,平均100名的普及率为25.1%,位居世界第七。  相似文献   

15.
在无法阻止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且不能直接使用武力对付他的情况下,尼克松政府采取了"平静而得体"的政策来遏制阿连德政权。虽然美国表面上对阿连德的上台反应平静,与其打交道时也得体地按照国际惯例行事,不让人看出美国对他有任何不满的痕迹,但在这背后,美国综合运用政治、经济与军事上的软进攻手段来扶持阿连德的反对派、破坏智利经济,并向智利军队渗透,以期推动阿连德走向倒台。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美国《时代》周刊著名评论家扎卡里亚写了一篇评论,叫做《他者的崛起》,文中提出,美国应该加入世界。美国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员,之所以提出要让其加入世界,扎卡里亚说,世界正在经历着近代历史第  相似文献   

17.
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实行中立政策。在西沙海战前后,南海相关国家对南沙群岛非常关注,而美国坚持中立立场,绝不卷入其中。美国不予南越军事援助,对于中国出兵西沙也不予任何谴责,更不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列入美国对其盟友的防卫范围。因此,尼克松所实行的实际上是有利于中国的中立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大学历史系王立新教授新近出版了一本专著《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这部专著探讨了美国走向世界领导地位的曲折过程,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美国可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尽管"美国例外论"遭到很多学者的诟病,但美国在发展过程的确展现出  相似文献   

19.
试析中国在未来世界的科技地位李孔兰在已经过去的十多年中,亚洲地区的经济力量不断壮大,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继美国、西欧和日本这三极之后,亚洲作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正在崛起,而中国在第四极内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①东亚地区的一些智囊团...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过程是曲折的。美国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逐渐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霸权国家,除了其经济、军事实力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而不断增强外,其理念上的相对先进性也不可低估。本文仅就美国主张建立一个"开放的世界"和"集体安全原则"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