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准格尔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挑战(一)从政策层面看。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出台了多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推动。据统计,仅2013年以来国务院就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涉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近10项。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也明确提出,"把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2.
钟严 《今日海南》2010,(11):28-28
在2010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其精彩演讲中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句话生动说明了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9,(16):F0002-F0002,I0001
近几年来,宁波市鄞州区以创建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区为契机,充分依托区位、经济、文化等优势,深入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培植大旅游、建设大项目、构筑大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鄞州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2005—2007年,该区旅游局连续三年被评为省旅游系统先进单位;2005—2006年该区旅游工作连续获全市综合考评二等奖,2007年该区旅游工作获宁波市综合考评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马梦怡  叶非 《前沿》2014,(21):127-129
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开发带动了很多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目前,在云南进行玉文化旅游开发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对云南玉文化旅游更好地开发,以促进云南珠宝玉石产业、旅游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营造玉文化旅游良好环境,深入挖掘云南玉文化内涵,发展玉文化体验式旅游,丰富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数字     
《今日海南》2013,(1):5-5
10.1% 进入2012年第四季度旅游旺季以来,海南省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11月伞省旅游总收入34.62亿元,比上年问月增长26.7%。1至11月令省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936.10万人次,比t年同期增长10.1%;全省旅游总收入319.94亿元,增长19.7%。  相似文献   

6.
节庆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韩国从1995年开始试验、1996年试行“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经过近17年的发展,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地区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我国开展文化旅游节庆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8,(10):F0004-F0004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藤县坚持“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三结合,整合旅游和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大县品牌,促进“无烟工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与文明     
现在,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时间短的就近旅游,时间长的长途跋涉。尤其是“五一”、国庆长假,名山大川游人如织,旅游景点应接不暇,旅游经济、旅游文化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1996年从部队转业到绍兴市文物局,仲丽华在文化旅游工作上一干就是10年.10年来,她为市区文化旅游的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沙文明 《创造》2013,(3):64-65
宁蒗县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彝族、摩梭、普米、傈僳等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地理、气候和区位条件,以打造高端休闲度假区目的地、中国乃至世界精品旅游胜地、为市场提供多元化旅游文化产品为目标,基本形成以泸沽湖区域为主,以县城和永宁集镇为后勤服务基地的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服务质量优良的精品旅游胜地和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经济圈集散通道,把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旅游文化业持续快速发展。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50万人次,门票收入7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10亿元。到2020年,为使全县旅游接待能力达到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亿元。为此,我们要采取以下七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正成为乐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文化底蕴开发不够,文化市场构建乏力,形成了文化影响旅游、旅游制约文化的状况。因此构建以佛文化为重点的旅游大文化,以山水为煤构筑现代城市文化,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市民素质,才能扩大乐山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促进乐山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冯良山 《桂海论丛》2008,24(3):50-52
广西崇左有独特的岩溶地形地貌及山水文化景观、壮族艺术瑰宝的花山文化、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姿多彩的边疆民族风情、名扬天下的“连城百年军事要塞”、返璞归真的旅游农业景区,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这些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创造整洁平安的旅游环境,是崇左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齐海舒 《前沿》2014,(15):126-128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文化的建设并没有跟上步伐。本文首先解析了什么是旅游文化,通俗地概括国内外对旅游文化定义的研究;其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说明旅游文化的研究现状和作用;然后本文以胶东半岛为例,举例讲解当地的旅游文化特色及历史;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对胶东半岛的旅游文化发展进行了合理构想,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张晓萍 《思想战线》2002,28(1):31-34
旅游人类学理论指出 ,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旅游”是以参与和感受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 ;“旅游文化”是为旅游和游客而制作文化 ,或是为文化而制作旅游和游客。文化旅游者将更广泛地与当地人接触 ,旅游文化应更多地适应旅游者的需要。开发旅游资源 ,应考虑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周遐光 《时事报告》2013,(10):38-40
婺源,地处江西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十多年来,婺源旅游从零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婺源之路”旅游发展模式,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山区发展成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全国知名旅游胜地,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旅游产业现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综合收入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8.6%和48.5%。目前,全县共开发精品景区20多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7个,是全国拥有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2月17日,麦盖提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该县部分人大代表,对刀郎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参与视察的代表深入到“刀郎画乡”“刀郎乡里”“刀郎湖”等景区,进行了实地视察,并与部分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在视察中了解到,该县目前共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旅游农家乐6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三星级旅游酒店1家,有一定旅游规模的旅游宾馆18家,共拥有床位数1215个。  相似文献   

17.
大运高速公路旅游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元 《前进》2002,(8):19-22
大运高速公路旅游经济带是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构筑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旅游资源与其它资源的关系、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能否抓住建设大运高速公路、构筑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的重大契机,促进山西文化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开发,推进山西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于建成“绿色大运、科技大运、人文大运”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于展示山西厚重的历史人文与现代风貌,推进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产业是通过旅游推广宣传,以文化内涵为内容,吸引国内外旅客到北京体验消费,带来经济收入,创造就业,推动创意,再从而提高对国际的文化影响力。北京要把握机会,构建和打造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全方位、多层次、跨行业的角度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符号经济与旅游符号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丽芝 《求索》2008,(10):36-37
现代旅游经济活动中,特定的本土旅游景观对游客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特定的景观就是旅游符号。其实,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经济的消费范式,它一方面通过“原滋原味”的具有代表性的本土符号来吸引游客,另一方面通过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传达人们的精神共鸣,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旅游规划与开发应该根植于民族原文化土壤,同时兼顾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凝视”取向,对旅游符号的意义加以适度创新。最终让旅游活动及旅游业持续兴旺,并推动旅游符号的开发和旅游地旅游经济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通讯员龚艳芳)2014年12月10日,建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建阳市旅游工作开展视察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旅游产业基础薄弱、配套行业发展滞后、旅游接待服务整体质量不高等问题,视察组建议,全市各相关部门要整合力量,对接武夷旅游文化,立足差异化和特色化,突出建阳市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进一步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