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华清 《时事报告》2009,(12):33-39
电动的新能源公交车取代喷黑烟的老式公交车行驶在马路上,居室的屋顶跟随太阳“转身”制造电能,重化企业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卖给农户……这一切不是梦想,而是未来中国低碳经济的清晰前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型社会,是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全球正在经历的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无论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国际政治政策压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最近,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决定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  相似文献   

3.
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不断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管理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特别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管理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促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决策者摘要(SREX)"从"极端气候事件+脆弱性+暴露程度"的角度剖析了灾害风险的根源,综合考虑了气候、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提出了管理灾害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种政策选项,对于我国把风险管理纳入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整体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基于特别报告的主要结论,结合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系统重构、发挥政策协同效应是今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制定多部环境资源类法律以应对气候变化,健全了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多层面上有效推动气候变化的应对举措。应对气候变化还需要法治化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与加强气候变化执法机构的建设;完善法律和行政法规来引导企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立有效法律制度以确保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7.
前言     
《政协天地》2011,(5):4
我们正面对着这样一个事实:海平面在不断上升,降雨时空在发生变化,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水资源、水循环受到影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当这一连串糟糕事件发生时,我们曾否想过,它们无一不与人类大规模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有关。人类对地球的污染已经到了非重拳出击治理不可的时候了。节能减排,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关  相似文献   

8.
冰川正在流失它的高贵,飓风带来更多的灾难,臭氧层空洞日益扩大……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究竟是地球自然的韵律,还是人类造成的断奏?这一问题曾在世界上激起过巨大的争议。2007年,“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对此做出了裁决:全球气候变化90%由人类活动造成。报告同时还预测,  相似文献   

9.
北京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北京实现低碳城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国发[2007]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唐政洪 《中国减灾》2010,(12):40-42
尽管全球气候变化本身仍存在相当的学术争议,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已迅速转向于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成为了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全球应对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之争,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以"低碳"发展模式为标志的基础研究之争、技术创新之争、市场占有之争、金融创新之争等一系列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的角力点。  相似文献   

12.
<正>尽管全球气候变化本身仍存在相当的学术争议,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已迅速转向于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成为了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全球应对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之争,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以"低碳"发展模式为标志的基础研究之争、技术创新之争、市场占有之争、金融创新之争等一系列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的角力点。  相似文献   

13.
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明显,传统生计受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敏感,同时民间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比较丰富多样.基于2007年以来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资料,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果念行政村为例,考察藏族对气候变化的本土认知、气候变化对当地传统生计的影响以及当地藏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可以呈现地方性传统知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豫政办[2013]9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中央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相似文献   

15.
《湖北政报》2009,(18):9-11
<正>(2009年9月4日)鄂发[2009]21号大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提升我省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自然生态、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当前,我省正处  相似文献   

16.
国发〔2007〕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组成改变,引起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房宁1.P2论政协工作的十大关系………………………………任玉岭1.P7加强地区协商民主力推社会和谐发展………………周天勇1.P102007年中国法治前瞻…………………………………刘武俊1.P13信仰危机与贪官之道……………………………………邵道生2.P8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促进和谐社会构建………………………………………郑楚光周佳念杨志罡2.P10社会要稳定信访需畅通………………………………任玉岭2.P12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共利益”…………马岭2.P14法治的悖论与语境…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外部性问题之一,需要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够解决.在气候谈判的过程中,虽然全球的最优选择是通过减排减缓气候变化,但由于各国自身利益的差别,出现了三个层次的气候博弈.中国在气候变化博弈中既存在有利因素,又存在不利因素.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既要加强气候科学研究,促进低碳技术的进步,又要把适应和减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提高中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建设绿色北京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全球共同利益和人民福祉。当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正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