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0月15日《南方日报》刊登朱迅的文章,周久耕要写“官场小说”,说明他对自己把握官场文化的能力很有自信。此举也引来了外界对“官场小说”的讨论。时下,官场小说大多是畅销书的热门,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往往占据重要位置,无论是关注度还是点击数和评论数,官场小说都居高不下。官场小说的大热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官场的心态,一部分是出于对官场文化的好奇,看官场小说主要用来满足窥探欲;一部分是官场中人,为自己能在官场险滩中全身而退寻找“官场秘笈”;  相似文献   

2.
官场文化与官油子的产生与发展互为因果,特定的官场文化催生了官油子,官油子又强化了特定的官场文化。什么样的官场文化下会适宜并助长官油子的生存和发展呢?纵览历史和现实,如果把产生官油子的官场文化称之为官油子文化的话,它大概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泛政治化的国度,无论是官场中人,还是场外看客,对官场惯例大都熟稔。进入官场的人,第一必修课似乎不是思忖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而是摸清水之深浅,搞明游戏规则,将大脑调整到"官场时刻",让自己迅速完成"官场化",在"混官场"时做到游刃有余中国是一个泛政治化的国度,无论是官场中人,还是场外看客,对官场惯例大都熟稔。其中的缘由在于官场惯例的历史由来已久。进入官场的人,第一必修课似乎不是思忖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而是摸清  相似文献   

4.
官场小说近几年持续升温,在职官员逐渐成为创作的主力军。不少读者对作者的特殊身份充满兴趣,意图通过官场小说来洞窥官场文化,甚至将之奉为“官场教科书”。“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王跃文曾说,好的官场小说,其实就是在给官场和官员“祛魅”。然而,目前许多人心目中的“官场教科书”,实际上只是作者笔下的“假官场”。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并率先垂范的文风改革举措,针对的是盛行于官场的一种文风积弊,即被空话、套话、假话污染了的官场风气。文风改革至今,取得了显著成效,求真务实之风上扬,官场文风、政治风气、社会风气均为之一新。但端正官场文风非一日之功,改革文风亦非一时之举,从根本上讲,必须把官场文风置于民主、法治和社会监督的制度约束当中。  相似文献   

6.
官场高危岗位,在古代官场用语中可以叫做肥缺,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专指旧时收入(主要是非法收入)多的空额官职。我们今天说的官场高危岗位,当然是指占据了空额肥缺并  相似文献   

7.
官场故事是古今中外的永恒主题.也是观察一个国家或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窗口。历史上,与官场有关的或磊落或阴暗的传说数不胜数.后人亦总结出了众多的官场定律。本文所选取的却是三个另类的官场故事,期望能以史为鉴.对今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声音     
没有职业风险意识。不要当领导干部:以为当了领导干部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为所欲为.就是危险的开始。这并不是说官场就多么凶险复杂,官场进不得。事实上,官场复杂不复杂。取决于你自己:你简单,官场就简单;你复杂,官场就复杂。办法就是四个字——管好自己。  相似文献   

9.
古代官场虽然有规矩和准则,但仍有不少官员不守规矩。他们或者本来就是混迹于官场的品行不端之人;或者进入官场后受到不良影响被"染黑"了,投机、钻营,无所不为。混迹于官场的投机分子随机应变,不择手段,不讲道德,不讲人格,不讲底线,追求利益最大化。有谄媚奉承型、投机钻营型、"小忠小惠"型、卖身投靠型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10.
李东 《小康》2010,(9):9-9
曾挂职担任湖南临湘副市长的姜宗福在采访中爆出官场有很多潜规则。“潜规则”这玩艺儿,其实并非官场独有的专利,而这恐怕不过是诸多“官场潜规则”中无伤大雅的冰山一角罢了。  相似文献   

11.
新书信息     
《小康》2011,(9):101
《拍手笑沙鸥》王跃文江苏文艺出版社定价:32.00元作为"官场小说第一人",王跃文写起散文杂论,很多题目还是与官场有关。该书有典型的王式幽默,解读社会现实、官场生态,妙说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就把官场当市场,把市场经济的一些法则带到官场中来了,如买卖关系、等价交换、权钱交易、金钱万能等等,一有不如意,就怨念丛生,牢骚满腹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分析可以发现,官场逆淘汰现象的产生存在复杂的根源,这与干部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官场政治生态等多方面原因紧密相连,为了铲除官场逆淘汰产生的土壤,就必须多管齐下。为此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为治理这个现象开药方。  相似文献   

14.
李秀江 《小康》2011,(5):78-79
"下沉"到地方任实职的干部对当地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格局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他们政策性强,理论水平高,对破除官场裙带关系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他们也同样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有些人就把官场当市场,把市场经济的一些法则带到官场中来了,如买卖关系、等价交换、权钱交易、金钱万能等等,一有不如意,就怨念丛生,牢骚满腹  相似文献   

16.
官场高风险在中国是确实存在的,这是因为中国现在、以及长期以来一直处在一个社会转型和机制转轨期官场高风险岗位悖论  相似文献   

17.
王春南 《人民论坛》2012,(15):78-80
宋仁宗时期,刘太后有反贪决心,但不谙官场那一套;宰相王曾、吕夷简熟悉官场情况,但没有反贪决心;王耿有反贪决心,却无反贪智慧一个王朝的初期,最高统治者都有反贪的决心,有的还用铁腕肃贪。几十年后,原先严厉的反贪法令变得宽大,原先峻厉的反贪措施被弃而不用。于是,官场贪腐得以急遽蔓延。到了王  相似文献   

18.
官场"大忽悠"的不正之风,根源于扭曲的用人导向、扭曲的官场价值取向以及扭曲的政绩观。要根治官场"大忽悠",需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培养官员的耻感文化,建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考核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19.
时下,作秀之风盛行,令人眼花缭乱,有时装秀、模特秀、明星秀、官场秀、口号秀、名车秀等等,尤其是“官场秀”愈演愈烈。近年来,官场秀的弊端已涉及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层面,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0.
治理官场"大忽悠",最为根本的着力点在于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党纪、政纪、法纪等教育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官场"忽悠"行为的问责和惩处力度,以保证治理官场"忽悠"现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