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容 《重庆行政》2016,(6):102-103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成功的教师主要不是教给学生一堆死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倘若学生对求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钻研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爱护学生,感情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如果一位学生受到某位老师的斥责就会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  相似文献   

2.
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它以特殊的方式针庭时弊、扬美抑丑、鞭挞腐朽。因此,我在平时注意收集和整理与教学有关的漫画,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巧用漫画,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漫画开头引入新课,能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起到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经济常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时,我先出示漫画(如国一)。这是一幅由南北两个…  相似文献   

3.
1.设疑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疑才有思,才有问。疑就是求知的动力。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感到有问题需要思考,“就难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置悬念为开头语,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2材料引入法。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头列举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或已有的知识材料,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形成判断,概括出结论,而这个结论正是本课所要讲的主题,从而导入新课。3.激情法。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要讲好…  相似文献   

4.
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阅读兴趣,需要发挥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方能产生兴趣并形成习惯。我在两年来的教学中,尝试着采用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1.导入新课,弓l人入胜。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想知道”的心情,在课始的导语中,就要精心设计出能吊起学生“胃口’地悬念来,以激发其阅读欲望,这样去阅读兴趣就是显得较为浓厚了。如在学习初二教材中“资本家是怎样发财致富的”这一内容时.在导语中我先引用了一个故事,讲的是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身体瘦弱,宴会上,一个胖富翁讥笑他:“…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提问的艺术方式:一、诱导式提问诱导式提问就是教师通过提问,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学生。乙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运用这种方式提问,关键在“诱”.核心在“导”。如,我在初二讲“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开导学生发问的:“原始社会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制度。而奴隶制则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又是惨无人道的。那…  相似文献   

6.
浓厚的兴趣,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同时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相反,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寓学于乐,以趣激学的体会。一、设疑引趣所谓设疑,就是有意设置障碍,造成疑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这样可以唤起动机,激发兴趣。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师不仅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设疑,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注意和探索行为。如:在讲“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时,我提出“从马尾上拔出一根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实现和谐教育,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以乐促学,情感共鸣,师生关系和谐统一。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出现与老师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的提问艺术谈点浅见。投石击水──启发性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像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使之顿然注入活力,生起波澜,从而使学生的思泉随之喷涌,智慧之花灿然开放。比如我在讲“物质决定意识”时,为了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物质决定意识,那么鬼神观念从何而来?如…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技术:侦查教学的好帮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学习之母。”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使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兴趣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要靠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有意地激发,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多媒体技术是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双向媒体,它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交心,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我国古代教g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g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城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考虑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觉得本举科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必要。可通过开展趣味教学,给严肃而沉司的课堂增添点趣味,创设点乐趣,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乐教引发乐学,必然促进提高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我认为中学政治课的趣味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讲好开头,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和《政治经济学常识》的第一课,都是绪言课。“绪”,是事情的开头。“绪论”,是一本书的开头部分,通常叫做“前言”。前言,一般要讲三个问题: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为什么要学习这门科学,怎样才能学好。讲前言,犹如把学生领到科学宫殿的门前,并告诉学生说,这是一座美妙的科学宫殿,我们必须跨入宫殿。怎样才能登堂入室呢? 当开始讲第一课的时候,如果照本宣读,回答什么是哲学,什么是政治经济学,以及照课本讲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就会索然无味,就会给学生一种枯燥、难学的印象。同时还容易产生政治课无啥学的念头。所以,必须认真对待前言课,讲好前言课的前言。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可读性强而又通俗易懂,容易使学生初涉教材就自认为懂了,好像没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其实,这种“无疑”并不是真正无疑,而是没有用心钻研教材,没有找到认知矛盾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疑点,鼓励学生发现疑点,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学中,教材的重点、难点,概念…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的一种重要手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遇到问题,通过思维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的起点,是帮助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提出问题,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一个教师每接替一个新班,面对全新的教学对象,如何给学生一个新颖感、抓好首映效应,是至关重要的。我每接一个新班,第一节课是进行思想武装。我给同学们讲,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生活开始了,为此,我希望大家做到“四有”。一、做有远大理想的人。理想是奋斗目标,理想是指路明灯,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朗诵流沙河的诗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引你走到黎明……”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挥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我通过这些诗句、名言、故事扬起同…  相似文献   

15.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它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至关重要。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可供选择:一、明确学习意义、作用,增强学习兴趣这是激发学生需要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大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明确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作用,…  相似文献   

16.
蔡欣 《前沿》2012,(19):160-161
创造性思维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当前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情境,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丰富的思维想象力.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中详细的讲解,提升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另外,要加强日常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进行探索思考,进而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的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学习兴趣的正确培养,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专心致志,不知疲倦地忘我求知。因此,它在成功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学习的被动者为主动者呢?现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意见。一、进行学科史教育,上好教学第一堂课开端良好,成功一半。上好第一堂课,给…  相似文献   

18.
一要构建问题讨论的“支撑点”。“观点加材料”是思想政治课的两大基本要素。思想政治课堂提问首先要有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支持,提出的问题要准确、鲜明,形成问题讨论的支撑点。其次,课堂讨论必须不断地呈现鲜明的感情材料,让材料与问题自然衔接,用材料印证基本观点。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可信,使材料和观点相统一。二要激活问题思维的“兴奋点”。所谓“兴奋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集中学习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理性地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迫切需要知道原因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引趣三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规律,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使学生的兴趣得到理想的发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条途径,收效较好;一、以疑引趣。①于平淡无奇处引趣。通俗性、可读性是新编政治教材一大显著特点,不少内容,乍一看来,明白如话,一目了然,平淡无奇,学生学习容易滑过。这就需要教师于平淡无奇处引疑激趣。如,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教材上为什么要使用“一套”一词?从这“一套”可说明什么?这样于…  相似文献   

20.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为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讲究开头艺术,在“巧”字上狠下功夫。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并实践了开头的六种方式,今提出供同仁们参考。一、漫画开头我在讲“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节教材时,充分利用中学生求新、求异特点,借助于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事先准备好的漫画(一个老农坐在桌前,双手捧着《经济信息》报,桌上还放着《市场指南》,认真地进行思考。下面写着“以前”上级让种什么就种什么,“现在”种什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