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 谨防“拉美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顾全球,处于社会发展风险期的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高度重视协调各类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相对和谐与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关键发展时期的社会矛盾与问题,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统揽全局地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与特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3.
刘君 《当代广西》2005,(6):16-16
搞清软肋在哪,不仅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还能明确我们的目标。和谐社会要让说实话、办实事的老实人沾光;要让按明文规定办事的人,相信条文的人办成事;要让农民的孩子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要让下岗职工和新毕业的学生都有工作岗位;要逐步做到让所有人享受医保和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4.
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他们的敌视和仇视指向也可能扩散。这犹如经济学上的“水桶效应”,水流的外溢取决于水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社会风险最容易在承受力最低的社会群体身上爆发,从而形成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以人为本和全面的发展倾向。在战略意义上,“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谐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简真瑜 《新重庆》2006,(11):11-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对于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减少和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尘 《当代广西》2005,(6):17-17
腐败是社会最“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因为腐败所首先侵害的,正是作为和谐社会基石的公平与正义原则。腐败就像是一个存在于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它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冲突。因此,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是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秦永芳 《当代广西》2005,(14):51-5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努力消除矛盾现象,从整体上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创新管理体制,解决社会矛盾,让社会各 阶层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
和谐,源于差别而又高于差别,源于多元而又高于多元;和谐,是一种美,是一种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他们在讲矛盾规律时,都是既讲对立面的对立,又讲对立面的统一的,所以矛盾规律又称对立统一规律。提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前提就是承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两对矛盾,所以才产生改造的问题和在改造中要注意和谐发展的问题,因为这种改造,并不是为了破坏和毁灭自然或社会,而是为了把自然和社会改造得更加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三个和谐发展,不但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而且符合实践的需要。翻开邓小平改革开放年代的著作,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除“改革”、“开放”两个…  相似文献   

11.
张镇洲 《公民导刊》2005,(12):51-52
犯罪,作为合法行为的对立面,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反映了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对如何看待犯罪,如何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如何舒解这一社会矛盾?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应对措施。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就是对犯罪严厉的刑法制裁和道德贬损。尤其在重刑主义传统较为深厚的国家,更将犯罪视为“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12.
胡穗 《湖湘论坛》2006,19(1):6-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非常丰富。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构建这一方面的和谐,主要依靠政府运用公共政策来推进。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协调。协调过程中,能否实现利益和资源在社会利益主体之间得到公平、合理、有效的协调和配置,关键在于公共政策能否主张公平。公共政策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推进器。第一,能促进社会不同利益主体关于利益分配合理与否主观共识的形成。公平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的主观认可。公…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探索达到了新水平。社会是否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和谐社会能否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应是一个更为公平的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执政使命。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共产党人对社会公平的追求达到了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  相似文献   

14.
黄武启 《传承》2006,(6):137-138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至3000美元时,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当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多美元,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我们已经基本进入小康社会阶段,并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之间的地区差异、行业差异、群体差异相当突出。人们对知识的占有、对资源的使用量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对价值的再分配上的不平等,而价值再分配的不平等,又进一步加剧了对知识占有、对资源使用  相似文献   

15.
保障人权和化解社会矛盾是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重要的标志和价值首选。以人为本、关爱人性,用宽缓的刑事政策来感化人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实践证明,一味强调从严打击犯罪并不能解决一切社会矛盾,只会加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16.
努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左己 《半月谈》2005,(5):62-6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最近,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更加全面、深刻的阐述。这对于我们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社会发展并不具有先验的自明性和自足性,并不自然地导向社会和谐。它必须被"合理性"所规定、所限定,才能实现与社会和谐的统一。因此,社会和谐只能存在并实现于社会的合理发展之中,亦即人的合理实践方式之中。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在改造和创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它通过"两次提升"的"两个和解"过程来实现,而"整体"性发展、"选择"性发展、"适度"性发展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多么诱人和美好.她祥和、文明、有序。不论是从纵的层面来说,还是就横的角度而言,能够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之目标的.是需要勇气和智谋的。胡锦博总书记于今年2月19日在省都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公开发表.其第三条目中,专门设了一个段落来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八桂侨刊》2005,(2):1-1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矛盾同一性在人类世界的最高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终极追求就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十六大的基础上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进一步把“和谐”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当代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