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阳春三月,2012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在今年的"两会"上,"房价调控"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政策调控究竟能持续多久?"、"地方经济是否已经伤及筋骨?"、"地产泡沫究竟有多大?"、"限购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百姓观望态度?"、"限购的‘篱笆'如何能够扎得紧?"等等问题,也是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楼市发展走向,可以说给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导向吃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2.
金芒 《台声》2003,(4):12-13
进入3月,世界媒体又将目光聚焦在了中国。今年的“两会”格外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是因为今年北京“两会”不仅仅有人事上的大变动,更主要的是“两会”制定的治国方针和政策,将决定未来中国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方向。而中国这个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也将有着巨大的影响。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功交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4年,曲折前行,到现在已经传到第四代领导人的手中。新一代领导人能否接好这根历史的接力棒呢?此次“两会”的成功召开无疑做出了最好的回答。香港《成报》3月16日发表了题为《新旧交替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北京的今年,过了一个暖冬。 暖冬过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3月3日至13日,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的政协会,与往年不同,因为今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听取和讨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跨世纪发展的宏伟战略,用海外一些人的话形容是“21世纪的入场券”,它关系到我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下一个世纪。委员们深感责任重大。迎着和煦的春风,会场内也一片春意盎然。“台联组”政协委员们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改革对放与妇女发展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2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生活质量的提高每个人也都切身体会,但在经济进步的同时.贫富差距在增大,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在某些方面似乎也在扩大。这些问题难免使人困惑:为什么中国将男女平等视为一项基本国策,出台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在争取男女平等方面做了这么多工作,而歧视妇女的现象却在日渐增多?改革开放到底给妇女带来了什么?妇女问题的存在无须否认,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妇女问题首先是社会问题,其次才是妇女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大论坛》2013,(6):21-22
特等奖作品:1、《让同步小康的贵州“中国梦”更加清晰》作品类型:电视类内容简介:今年全国两会上,贵州省以“欠发达地区如何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为题,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召开专场记者会。记者会上,贵州省的领导对“贵州小康的目标值是什么?贵州如何处理在经济加快发展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贵州如何让老百姓分享小康的成果?贵州如何让中国的  相似文献   

6.
图说两会     
骆杰  学军 《时事报告》2007,(5):28-29
每年的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备受海内外关注。今年两会召开前,社会普遍关注审议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等审议结果,节能减排问题,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呢?随着两会的进程,一些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案,而另一些问题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后50年的发展证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繁荣和富强,科技是关键因素。21世纪将是个竞争激烈的世纪。中国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把科技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目前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发展?这里就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便...  相似文献   

8.
导读     
21世纪将是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时期,中国加入WTO之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 亦将更加激烈和残酷,面对强大的对手,中国 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从世界著名大公司 长盛不哀的发展中学习有益的东西?《世界著 名大公司长盛不衰的法则》对其成功之道作了 较为全面的透视。  2000年是我国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 的决战之年。这一年,国企脱困的突破口在哪 里?国企发展的支撑点在何处7国企脱困的目 标能否实现?这些问题备受世人关注,对此记 者赶赴国企老工业基地采访,写出了《中国国 企三年脱困备忘录》,细读此文,…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12,(5):19-22
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20年来两国的关系发展如何?对于未来的期待如何?今年5月12日至8月12日,韩国丽水将举办世博会,这届丽水世博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否有相通相异之处?风和日丽的4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独家专访了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安总基先生。  相似文献   

10.
董伟 《协商论坛》2011,(9):52-53
“如果单独出台一条法律保护医生,那么是否也该单独出台一条法律保护患者?”今年3月7日,冯世良委员等人在全国两会上就“医闹”这一热点话题,表达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举世瞩目的2018年全国两会汇民声、聚民智,形成新时代的最大共识。民生事,最关情。民生民政工作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焦点议题。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民政部门将以怎样的心态、姿态来贯彻落实今年两会的精神?在推动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中如何继续发  相似文献   

12.
钟南山的质问在今年“两会”上,钟南山院士当面质问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张敬礼“:一个‘罗红霉素’,品种就达40多种,我当了45年的大夫,在查房时也几乎看不懂。”他说,这些所谓“新药”五花八门,批号都是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到底谁来把关?也是在今年“两会”上,有媒体报道,今年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有168名委员缺席。应该参会的文化艺术界委员共157名,但请假的就有7人,其中包括某些“大牌”明星。例如著名演员××两年缺席全国政协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中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作为政协…  相似文献   

13.
邹民生在《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5日撰文指出:民生问题已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前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从各地先后召开的两会情况看,与会代表也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热点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中国社会出了什么状况,是老百姓现在的日子难过了?还是另有更深层次矛盾需要解决?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锐减,者百姓整体生活水  相似文献   

14.
每年三月可能是中国人政治生活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月了,全国“两会”(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百姓勾勒出一幅年度规划的蓝图,各种热点和焦点问题在会议上被热烈讨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得以隆重出台。今年的“两会“又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审查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就是决定未来五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今年的“两会”报道,我们想跳出“两会”会场,给读者一些寻常、朴实,却更能把握中国基层声音的东西,就给大家晒晒中国普通家庭的打算和梦想吧。  相似文献   

15.
<正>又是一年的全国"两会时间",又是备受世界瞩目的"两会时间"。来自全球的1500多名国外记者,将今年全国两会上的"中国声音"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载着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期待,两会描绘了新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人民日报》这样报道:中国的"两会时间",几乎成了世界的"两会时间"。每一年的全国两会,世界都在关注这样的问题: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怎么样?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又将怎么干?英国《卫报》  相似文献   

16.
春天盛会,如期而至。要读懂中国,先要读懂“两会”。2021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承载重大历史使命,格外特别。回头望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国之治”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制度密码?放眼前路,“十四五”规划锚定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扬帆启航,中国将如何开启未来?这些问题,都能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7.
3月14日,全国各族人民瞩目的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在首都北京落下了帷幕。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于此前的3月12日闭幕。今年的“两会”,是在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举行中共十五大前夕召开的,也是本届“两会”最后一次会议,其意义不同寻常。今年的“两会”,除依照惯例审议一府两院报告对、,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审议刑法修订草案,这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大步骤,对于进一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两会”期Jhl,记者走访了部分来自公安机关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撷取了他们在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18.
哪些民生问题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大网站的“两会”民意调查显示,它们是住房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医疗改革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农民工待遇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是最热门的话题。这些问题关系着亿万人民的福祉,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3月的北京,国徽高悬,红旗猎猎。3月的北京,全中国的目光聚焦于此。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本是一年一度的例会,但在今年却有不同以往的特殊意义。在2008年,我们既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挑战和风险,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和喜悦。面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2009年,我们又将如何沉着应对,实现逆势飞扬?  相似文献   

20.
2016年3月的"两会"圆满落下帷幕,留给了中国人对未来5年乃至更远的愿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在"两会"正式发布,清晰地描绘出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蓝图,其目标指向是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媒体解读,全面建成小康,不仅要求小康所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