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罪恶累累的罪犯,虽经法院的判决和检察院抗诉,仍罚不当罪。在人大的监督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本案警示人们:司法机关要接受监督,权力机关需要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在法定抗诉期限过后,同级检察院通知我院撤回抗诉,是否合法?另外,上级检察院通知同级法院撤回抗诉,作为法院对巳立案现又撤回抗诉的案件,法律文书应如何制作?一审法院在法定抗诉期限内收到同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中级法院审理的抗诉案件,同级检察院要求撤诉,并向二审法院送达了“撤回抗诉决定书”。因检察院不同意把该院“撤回抗诉决定书”送达被告人,二审法院是否需要制作准予撤回抗诉裁定书?如不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定,检察院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对法院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提出抗诉,要求法院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但是,“两法”并没有规定抗诉案件的审级。在检察实务中,对人民法院发生的错误判决、裁定,均由上一级检察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85条的规定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在审判实务中,受理抗诉案件的中、高级法院通常采用指令再审方式,从程序上将抗诉案件发回原审法院再审,即“上抗下审”。抗、审不对等,使检察院难以履行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5.
对民事抗诉范围及再审级别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抗诉再审是指检察院对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及其他结案方式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同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活动。它是由来自法院系统外的同级检察院提起的审判监督程序。由于民诉法对这一程序规定得过于原则,司法实践中对有些问题争议较大,从而影响了民事抗诉再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了民事抗诉再审案件的质量。本文试对民事抗诉的范围和再审组别谈些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大家。民事抗诉的范围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的抗诉范围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对于以调解方式结案的错案,…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由于审判人员对这个规定理解上的问题,在实践中就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民事行政案件,当上级法院再审时,能通知同级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当上级法院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时,一审法院就不通知同级检察院出席法庭。他们认为:这是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应按日上诉引起的发回重申的案件开庭审理。笔者认为:因抗诉发回重审的民事行政案件,法院也应通知同级检察院派员出庭。具体理由有四点:一、符合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7.
陈敏 《法制与社会》2011,(9):134-135
检察院与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在法律中的关系是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在民事诉讼中也不例外。检察院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最主要方式是抗诉,但司法实践中,检察院抗诉存在法院方面的诸多限制。本文从阐述民事诉讼中检法关系出发,并着重论述冲突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缓解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案是一起民事抗诉案件,争议焦点为在一房二卖中,前一买方在未过户登记的情况下出租房屋,能否对抗后一已登记过户的买受人。检察院抗诉认为,出租方虽未完全取得房屋产权,但依据买卖合同的有关条款,可认为原产权人已将出租权单独授予,故其对外签订租肯合同应属合法有效。法院再审认为,买卖合同的目的是处分房屋所有权,前一买方未取得产权而对外出租,属无权处分行为,如产权人不予追认,则该租赁行为无效。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某地检察院抗诉的一起离婚案件遇到了新情况:2000年4月该案一审判决(判决离婚)生效后女方不服一审关于财产分割的判决到检察院申诉。检察院认真审查和调查后,以事实不清、程序违法为由提请上级检察机关向上级法院抗诉,上级法院于同年12月18日裁定如下:本案指令下级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再审期间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再审期间,女方突然死亡。请问:上级法院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原判决是否有效?当事人双方的婚姻关系是否存在?女方死亡后,再审如何进行?女方父母提出的财产问题如何解决?河南省扶沟县人民检…  相似文献   

10.
司法信箱     
编辑同志: 我们在审理刑事案件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检察院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提出抗诉,既不将抗诉情况通知原审法院,也不将抗诉书向原审被告人送达。这样,原审法院往往在上一级法院审理完毕才接到通知;原审被告  相似文献   

11.
析民事抗诉案件指令再审的几个程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对于这两条规定,如果仅仅是同级审自然不存在程序问题,但实际情况是,当检察机关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后,法院将案件以“指令再审”的形式交由下一级法院审理,由此产生了目前各地在相关程序上做法不一致的问题。一、由哪一级检察院派员出庭上级法院指令下一级法院再审的民事抗诉案件开庭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关键的问题是由哪一级检察院派员…  相似文献   

12.
民事抗诉制度的基础性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劲松 《河北法学》2005,23(1):129-132
民事抗诉制度的理论前提不成立,因为判断法院裁判是否错误的标准难以确定,检察院的判断能力并不高于甚至低于法院。抗诉的强制效力影响了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降低了诉讼效率。检察院提出抗诉、参与诉讼不可避免地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平等对抗、审判独立等原则产生冲突。立法上应废除该制度,同时完善其他民事检察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德安 《检察风云》2008,(11):22-23
云南省省、州、县三级检察院日前共同办理了一起贪污"低保金"案件--   该省梁河县检察院在侦破了本县民政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主任许升贤贪污"低保金"案后,认为案情重大复杂,特报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检察院审查起诉;州检察院在一审法院改变了案件性质又作了轻判后坚决抗诉;省检察院坚持抗诉,并派员出席了再审法庭履行职务;云南省高级法院经过再审,认定被告人许升贤犯贪污罪,于2007年12月29日将其由原判3年改判为10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4.
民事检察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事诉讼法》统一了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条件和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条件.并将检察院抗诉条件细化,进一步明确了抗诉案件是否需要当事人申诉的问题,提出抗诉案件进入再审程序的期限,初步明确了审理抗诉案件的法院级别,弥补了原《民事诉讼法》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司法信箱     
检察机关抗诉后又撤诉的案件应如何结案? 编辑同志: 我院在审理王某过失杀人案中,遇到这种情况:某检察院向中级法院提出抗诉,在二审审理中又撤回抗诉。对此案如何结案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抗诉或撤诉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无需法院批准。法院只需将检察院的撤诉意见书附卷,通知其他诉讼参加人,诉讼即告终结。另一种意见认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0月23日,陕西省实施了<陕西省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政府组成人员和法院、检察院领导人员述职办法>.该<办法>对述职的指导思想、述职对象、述职内容、述职方法步骤、述职纪律、评议方式等都做了具体规定,使这项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并在全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根据<办法>,陕西省九届人大常委会自1998年至2002年底已安排省政府组成人员和法院、检察院领导人员43人,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了述职评议.陕西省九届人大的述职评议工作范围大、规格高,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民事抗诉案件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质疑钱洁萍,丁旬,张罗宝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其法定的监督方式是抗诉。但由于法律规定抗诉的审级比较原则,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上级法院往往将同级检察院的抗诉案件指令下级法院,即原审...  相似文献   

18.
陈卫东 《法学论坛》2003,18(1):27-34
我国刑事诉讼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包括决定再审、提审、指令再审以及抗诉四种方式。文章对四种方式的含义、特征、要求进行了论述 ,并着重围绕着提审、指令再审和抗诉中有争论的几个问题 ,如在什么情况下提审或指令再审、谁有权决定提审或指令再审、指令再审的下级法院如何界定 ?以及对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抗诉 ,法院是否必须受理和审理、可否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等等 ,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再审是对缺失正当性的判决既判事项的救济制度,包括再审发动和本案再审审理两种程序。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6章以审判监督程序的称谓概括规定了再审制度的上述两个方面,该章的核心是关于三种再审发动方式的规定,即法院依审判监督权提起再审、检察院抗诉发起再  相似文献   

20.
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及法院的审判活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民事抗诉理由的重要法理依据。由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隹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有较大的差异,在民事审判中审判人员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民事抗诉案件中应当正确适用证据规则,增强抗诉书的说理性,力争使法院再审时采纳检察院的抗诉意见,纠正原错误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