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2月17日下午,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审结原告林某某诉被告民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保险合同纠纷一案。该案是北京铁路运输法院自案件管辖范围调整、受理保险纠纷案件以来,首例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协调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合意审结的案件。自2013年12月21日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定案件管辖的相关规定,北京铁路运输法院正式开始受理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内发生的保险纠纷案件,为建立和完善保险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促进依法、公正、高效、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保险纠纷  相似文献   

2.
正周强同志在陕西法院调研时强调,不管形势怎么变、条件怎么变、环境怎么变,都要坚持司法为民不动摇,通过依法审判案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4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同志在陕西法院调研时,明确提出要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改革创新,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4月17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党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2月17日下午,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审结原告林某某诉被告民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保险合同纠纷一案。该案是北京铁路运输法院自案件管辖范围调整、受理保险纠纷案件以来,首例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协调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合意审结的案件。自2013年12月21日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定案件管辖的相关规定,北京铁路运输法院正式开始受理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内发生的保险纠纷案件,为建立和完善保险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
吴英姿 《中外法学》2008,(2):309-319
<正>一、新型调解运动——"大调解"的省思面对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纠纷数量急遽攀升、法院和信访部门案件压力沉重的局面,国家开始日益重视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重新强调调解的意义,恢复人民调解建设。继2002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肯定了人民调解协议的合同性质和约束力之后,当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紧接着,司法部在26日发布《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要求在农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民事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与为法院提供司法鉴定意见的社会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就相关鉴定问题频起纷争,一度还衍生出暴力事件.追根溯源,鉴定纠纷起源于民事司法,是民事庭审的鉴定争议解决机制功能失灵与民事纠纷的案件结构等多重因素共同诱导的结果.然而,国家提供的公力救济与当事人寻求的私力救济皆证明,脱离原审法院的鉴定纠纷解决机制,事实上都进退维谷,而且促使鉴定纠纷扩大化.鉴定纠纷不单反映民事司法问题与鉴定技术问题,它也是当事人双方深层社会矛盾的表现.所以,国家应对鉴定纠纷,就应树立"复合解决/治理"的理念与体系,但关键在于实现民事司法解决鉴定争议的制度功能;同时,基于当事人强烈的制度需求,国家也应重塑合理可行的鉴定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
范愉 《中国审判》2014,(8):33-33
人民法庭不仅承担了基层法院绝大多数普通民商事案件的一审工作,而且作为社区法院,承担着大量社会公共职能,与地方的治理和民生息息相关。潍坊市的人民法庭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和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他们一方面注重引进社会力量辅助和参与诉讼案件的分流化解,另一方面积极扶持、培训、指导人民调解等民间调解组织,发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纠纷预防、早期解决和维护基层社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和社会功能,构建起民间、行政等非诉讼程序与诉讼程序有效、合理衔接的制度和程序。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解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应完善诉讼与仲裁、行政调处、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以及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机制,并立足司法调解,着重提出了加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有机结合的具体意见。《若干意见》的出台,将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陈爱武 《法律科学》2012,(1):148-157
为了家事纠纷的妥当解决,很多国家建立了以家事法院(庭)为核心的家事审判专门机构。家事审判机构的专门化取决于多个因素:以离婚为核心的家庭事件不断增多,离婚率持续上升;家事事件日益复杂化;既有的审判程序不适合处理家事案件;传统法院(庭)在处理家事案件中存在局限性。建立专门化的家事审判机构不仅能更好的实现家事纠纷解决中的实质正义和综合效益,而且还能有效地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家事纠纷数量居高不下、纠纷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纠纷解决难度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我国也应当进行家事审判机构专门化的改革,建立符合我国需求的家事法院(庭)制度。  相似文献   

9.
5月鸢都,春意盎然,全省法院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会议隆重召开。这次会议以学习推广潍坊经验为主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部署任务,全面启动了全省法院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新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诉讼一直被视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相应地,依法裁决案件也就成为法院和法官解决法律纠纷的主要手段。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法院裁判之外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在美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它由于成本低廉、效率高,解决问题快,被美国前总检察长称之为"适宜的纠纷解决方式"。今天,  相似文献   

11.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探析——以ADR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行政与法》2009,(9):58-60
ADR是对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称,其对满足社会成员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需求。缓解法院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以ADR为视角,构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符合我国农村社会现实;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完善调解制度和司法制度来构建ADR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化解农村社会纠纷.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涉诉信访工作是人比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2013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对立案信访工作进行调研时要求,人民法院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立案信访工作水平。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本刊特邀请十八大代表宋鱼水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群体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武生  杨严炎 《法学研究》2007,29(2):112-120
我国大多数群体纠纷被法院分案受理,既有制度本身的问题,又与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影响法院积极适用代表人诉讼的诸多因素和司法政策有关。由于群体纠纷本身就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处理,所以,法院通过其他一些诉讼形式解决群体纠纷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多元化群体纠纷解决机制中,代表人诉讼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是不可能被现在各地法院所尝试的其他替代性诉讼方式所完全取代的。  相似文献   

14.
卢亮 《法制与社会》2011,(22):124-125
人民法庭是法院与民众接触最直接的窗口,处在矛盾纠纷化解最前沿,人民法院80%左右的案件和人员在基层法院,而基层法院又有相当大一部分案件在人民法庭,所以,人民法庭的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直接关系到法院司法职能之发挥,关系到法院在民众中的形象与权威。  相似文献   

15.
5月14日至15日.全省法院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会议在潍坊召开。省法院院长周玉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全省法院学习借鉴潍坊的经验做法,加快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司法主导的多  相似文献   

16.
全国法院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日前在南昌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会议前提出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商事审判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进一步发挥商事审判的职能作用,不断拓展商事审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就如何进一步开创商事审判工作新局面,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并刊发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国法院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试点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不断深入探索法院主导下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路径,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以调解中心为枢纽,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立案调解、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等五大机制为支撑的矛盾纠纷解决体系,实现了诉讼内外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机协调与合理衔接,案件的调撤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4月1日,广东佛山全市两级法院工作座谈会在顺德召开。会上,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陟云再次强调,各基层法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1人民司法为人民”这一主题,深入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推进法庭职能改革,进一步落实司法便民措施,着力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9.
对金融消费纠纷,很多金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构建了或正在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在这一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体系层次中,金融企业的内部投诉机制是第一途径;其次是社会各方的纠纷解决机制,包括金融服务督察、调解和仲裁等;再次是金融监管当局的行政处理,它仅起辅助和监督的作用;最后才是法院的诉讼。为构建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我国需要在非诉讼纠纷处理机制方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北京可以在一些方面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20.
从本溪县基层派出法庭的摸索试点,到辽宁全省推广的"本溪经验",本溪两级法院系统构建的司法协理网络已经运转了3年。事实证明,看似简单的司法协理网络,在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降低工作成本和社会成本、提高法院公信力等各方面都有长远价值。用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来考察,这3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通报的26项案件质量评估指标里,"本溪两级法院有19项优于全省法院平均值",其中"上诉率、信访投诉和进京访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值;调解率和撤诉率持续高于全省平均值"。"便民诉讼、便利审判、息诉服判、实现对接",在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道路上,本溪两级法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