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放在传统中国很完满,但用到现代却少了一环:那便是“家”与“国”之间的“社会”。 社会说起来比较抽象。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社会最简单的对应是我们生活的“社区”。这个社区是地理意义的,比如我们生活的公寓或者大院;也是情感和认同意义的:个人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认同为社区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开展社区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对社区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进行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也就是要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完善社区服  相似文献   

3.
对社区妇女工作的全面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砚 《中国妇运》2000,(6):18-20
一、什么是社区———调研 ,为我们上了社区建设这一课。我们在湖北省孝感市一个居民区的宣传橱窗中看到社区的定义 :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载体。社区有5个基本特征 ,1、有共同生活的人群 ;2、有一定的地域界限 ;3、有一套相对稳定的生活服务设施 ;4、有一套相互协调配合、适应社区生活的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 ;5、人们在情感和心理上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社区不等同于街道 ,社区与街道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性质是住地居民的自治组织 ,委员会由居民选举产生 ;而街道是区政府派驻于地区的管理组织。社区以1000 -2000户居民为…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  相似文献   

5.
误区之一:用“主观图画”代替“客观过程” 在现实的理想教育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屡见不鲜的现象,或者用现实的和想象的物质生活标准把理想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或者用—些抽象的概念把理想拼接成一种可以任意解释的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其原因概源于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方法上的形而上学在起作用,它所产生的危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在社区行刑看做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制度。那么我们就需要对社区矫正有深入理解,才能推动该项制度的发展。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我国该项制度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在法律实践中探求有效方法或模式,进一步推动该制度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7.
李玉梅 《警察技术》2003,(3):23-25,35
一、实施社区安防的重要意义 1.社区的概念 “社区”的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一般理解为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我国,习惯上把街道和居委会辖区统称为“城市社区”。根据形势发展,今后我们将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逐步对  相似文献   

8.
社区建设的“杭州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推进社区建设,改革城乡二元化社会管理体制。是建立和谐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去年年底,省委专门召开会议,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作出了部署,把农村社区的建设置于与城市社区建设同等的位置。杭州是全国最早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的城市之一,也是开展社区建设比较成功的城市之一。本期“市县亮点”专栏,我们向大家推介社区建设的“杭州样本”。为各地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走进北海市海城区社区活动室,时常会听到气氛热烈的讨论声,居民们把这样的主题讨论会亲切地称为"社区红色沙龙"。"‘社区红色沙龙’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党的温暖。"海城区残疾人于惠珍朴实地说出心里话。2008年的夏天,对于惠珍母女俩来说是难忘的,在党员义工朱其光的结对帮助下,于惠珍拿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相似文献   

10.
贵在精神     
在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四平现场会上,多吉才让部长把吉林省四平市社区建设的经验概括为一种精神、一种思路和一种方法。我们学习四平的经验,首先要学习四平在社区建设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因为,四平精神是四平经验的灵魂,它始终贯穿于“思路”和“方法”之中,而且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传统设计是指传统部族或者传统社区在历史上对有关传统产品的图案、外形、结构或者通过其结合做出的、代代相传、反映其传统科学意识、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的设计。我国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传统设计,并遭致普遍盗用或者不正当利用。著作权法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制度选项,但要求其满足客体、主体、独创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等条件。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设计很难满足上述条件,故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调适,如把实用艺术作品直接纳入保护范围、对实用艺术作品的制作方式不做限制、对物理上可分离的实用艺术作品也予以保护、把传承或者保有有关传统设计的以最近传承人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村寨或者社区或者国家界定为权利主体、把传统设计视为由包括具体传承人在内的我国有关少数民族村寨或者社区创作完成、直接确认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设计满足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12.
“社区”一词在社会学界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一种是强调社区的地域性概念,将它作为集体或社会组织类型;另一种是从社会关系角度将它视为一种社会群体,可以包括非地域性的社群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把社区界定为“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本文采用的是社区的地域性概念。  相似文献   

13.
聚焦社区     
正社区这个概念在今天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美国学者I.T.桑德斯1958年出版的《社区》一书算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他把社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研究,包含有家庭、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社会、卫生、福利及娱乐等。近年来,中国国内对城市社区的学术研究狠狠地火上一把,人类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都积极涌入。但真正让社区走入我们生活的,是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  相似文献   

14.
鲁迅杂文的冷峻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具有锋利泼辣的气势,深邃透辟的哲理思想,浓厚深重的抒情色彩,寓庄于谐的讽刺格调,舒卷自如的章法结构。其杂文的各种特点盘错交给,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相贯穿其全部杂文中最为明显的,却是迎面扑来的一股冷峻的气息,这气息融合了深沉的内容和凝炼的文字,浑然一体,形成一个既粗扩雄浑又坚实细腻的境界,宛若一把匕首,寒光四射,耀眼夺目,冷峻威严。一、从鲁迅的生活地域、经历看冷峻法国艺术家丹纳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在论述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形成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之内,对社区和智慧社区都不陌生。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局面:社区信息化快速推进,家庭生活智慧化开始初显,创新产品和惠民服务等层出不穷。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这些变化。智慧社区是什么呢?智慧社区就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  相似文献   

16.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2007年下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山东省诸城市市委作出了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决定,在全市农村规划了208个社区,通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湖南省株洲市立足厂居型社区较多的市情,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把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加快推进.使社区在服务企业改制、服务居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荆州地委宣传部陈昌红来稿指出,改革作为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它也是一场革命。对整个社会来说,它意味着体制在痛苦而冷峻中蝉蜕;对每个公民来说,它意味着利益在震荡和失衡中调整。因此,改革是需要我们付出代价的。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虽向往高节奏、高效率、高质量的现代化生活,  相似文献   

19.
社区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共同体”和重要活动场所,为“社会人”找到了相应的承接载体。“社会人”的许多需求,可以通过社区的社会服务和自我管理得以满足,或者通过社区组织向政府反映得以满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区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而社区效能决定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城乡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既是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的重要一环,如何加强社区社会管理,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现采摘岑巩县新兴管委会的一名基层社区主任的几则《代表日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