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男儿慷慨赴国难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是九一八事变后广为传诵的民谣小调,如泣如诉,如怨如怒,充分表达了人民大众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和对国民党军队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强烈的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2.
东北爱国民主人士王化一是张学良的亲信和幕僚,九一八事变前致力于东北教育事业。九一八事变后,包括东北学生在内的东北军民大批流亡入关,青年学生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在王化一的建议下,张学良同意组建东北中学,并将其重任交付王化一。王化一亲任校长,对东北学生实施抗日救亡教育和军事化管理,东北中学成为一支特殊的学生军。他在东北流亡岁月中艰难地维持着这所学校,付诸了大量心血,其抗日救亡思想和教育初衷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关中西部,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古城——凤翔.它不但以出产西凤而闻名,而且也是西北的军事重镇,同时,又是我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远外围地带.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活跃着一所以东北流亡青年为主的学校,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小抗大”的东北竞存学校.东北竞存学校,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车向忱先生于1936年春在西安城内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1945年抗战胜利后,车向忱校长来到延安,毛主席亲切地接见  相似文献   

4.
肖竞 《党史纵横》2014,(5):54-55
正"特殊工人"是日本侵略者统治我国东北时期,对其压榨下的一部分中国工人的特殊称谓。"特殊工人"的出现,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扩大侵华战争的产物。抚顺"特殊工人"的由来"特殊工人"就是指抗战时期,被日本侵略者强行从华北等地押送到东北,在日军军事工程和重要厂矿服苦役的我关内抗日部队的被俘人员(其中大部分是我军抗日将士)和被捕的我解放区干部、群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为进一  相似文献   

5.
镜子 《先锋队》2011,(9):38-40
在长治,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叫长安慈善学校。说它特殊,是因为2008年和2010年,这所学校接收了来自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来此过渡复学。  相似文献   

6.
石建国 《世纪桥》2005,(6):82-8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将中国东北地区建成日本侵华和侵占东南亚的战略基地,日本当局不遗余力地在东北掠夺原料,发展军工产业。到了1943年前后,东北工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产量和水平。后来,随着日本在东南亚战场颓败之势的加剧,其所占东北地区的人员与资金配置也日益紧张,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军需生产当中去。到了要投降的前夕,随着战败局势的日益明显,日本对东北工业及其它行业的有意破坏逐渐加剧了,而且这种对工业化进程的破  相似文献   

7.
正1936年春至1937年夏,在小兴安岭密林深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了政治军事学校。此时,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各部按照《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一律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在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发展时期创办的一所培养抗联军政干部的正规学校,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造就了一批军事和政治干部,在东北抗  相似文献   

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燃起熊熊抗日烈火。成千上万的男女青年涌入抗日洪流。 1 1932年春,凤城县边门乡大东村的阎生堂对妻子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凤城,杀人放火,尽做坏事,我要抗日报仇去……”妻子说:“你抗日我支持!”阎生堂参加了东北民众自卫军第35路军,任战士。后  相似文献   

9.
孔令波 《世纪桥》2010,(2):40-42
<正>1931年11月上中旬,在我国东北齐齐哈尔南嫩江桥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阻击战。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今后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为最大限度掠夺东北的物产资源和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将战场上俘虏的抗日军民和抓捕的无辜百姓编成"特殊工人"劳工队,押送到东北的大型厂矿、企业和军事工程中强迫从事奴役性劳动,施以非人的待遇,致使数以万计的"特殊工人"在冻饿、劳累和虐杀中悲惨死去。其中,当年在"满洲炭矿株式会社"中煤炭产量居首位的阜新煤矿就役使了近万名特殊工人。阜新特殊工人的基本情况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于1933年  相似文献   

11.
孙瑞安 《党史纵横》2013,(2):35-37,64
坐落于武汉市汉江北岸罗家墩的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是我军一所教学水平高、科研实力强,为全军培养军事后勤军官的重点院校。然而,身在南国的这所学校却与遥远的白山黑水,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血脉渊缘,因为她的前身就是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军需学校。适应战争需要,创建专业学校抗战胜利后,鉴于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共中央迅速派遣2万名干部和11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有个概括地评价,即两头好,中间坏。而东北抗日战争的前期正是处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错误较多的时期。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好不是完全好,坏也绝不是~无是处。本文试图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对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对东北抗日斗争前期的指导作一探讨。一、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对东北抗日斗争前期给予了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时调整了策略方针,促进了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事实,共产国际首先在东北这一特殊环境下,放弃了建立苏维埃和红军,进行…  相似文献   

13.
这是四大发明家之一——毕升故里:英山县草盘镇。一个漂亮整洁的学校——草盘职中在绵延逶迤的大山中宛如一棵青松挺拔而立。 这所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它是英山县唯一的一所集初中、职高于一体的农村职业中  相似文献   

14.
1931年11月上中旬,在我国东北齐齐哈尔南嫩江桥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地大规模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阻击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首战。值此江桥抗战80周年之际,面对东北周边的政治军事形势,深刻了解江桥抗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对今后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并不是无意...  相似文献   

15.
<正>白山艺术学校由中共安东省委于1946年初建于安东(现辽宁丹东),先后归属中共辽南省委、辽宁省委。学校存在2年零6个月时间里,招收了三期学员,培养了400名艺术人才和文化管理干部。这是东北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所艺术院校,在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白山艺校发动群众,鼓舞斗志,成为一支特殊的战斗力量,功不可没。他们中有不少人把鲜血洒在了辽南大地,为共和国的诞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更多的人经过战争的锤炼,建国后成为了共和国文艺战线上的领导和中坚。  相似文献   

16.
姜海燕 《世纪桥》2009,(12):25-26
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中国共产党组建并领导的抗日武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很快地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牺牲了数以万计的将士,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7.
孔令波 《世纪桥》2004,(2):42-45
东北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一个重要战场。东北抗日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研究战争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研究战争史也要着眼其特点,只有弄清某一历史阶段战争的特点,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战争史的真实面貌。东北抗日战争同全国抗日战争相比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一、东北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18.
在祖国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有一所历史悠久、功勋卓著、人才济济的高等医科院校--中国医科大学,这所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老校,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走过了70年的辉煌岁月,培养了近4万名高级医学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以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从这所学校中先后走出了9位国家卫生部的正副部长、40多位将军、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副部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和众多享誉海内外的医学科学家.有人称这所学校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相似文献   

19.
正在沈阳市和平区,有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厚重抗战历史文化的学校,它就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东北中山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大批东北学生流亡北平。1931年10月18日,在张学良的鼎力支持下,东北学院正式成立,1932年更名为东北中学,全称"私立东北中学校"。学生全部住校并免收一切费用。1934年3月26日东北中山中学于北平创建。1941年东北中学中学部合并到东北中山中学。  相似文献   

20.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辽阔东北大地的崇山峻岭、荒原水畔,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一支顽强的雄师劲旅——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诞生了。在此后的14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英勇战斗,前仆后继,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从1940年底到1945年8月,东北抗联却转入苏联远东地区,被编入苏联远东方面军。东北抗联缘何离开中国进入苏联?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历史秘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