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0月底的北京秋意正浓,香山的红叶已是姹紫嫣红、灼灼夺目,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陶醉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美景之中。而此时,以“全面小康与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也奏响了和谐的乐章。10月28~29日,来自中央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小康》2006,(7):3-3
★国家级平台亮相,最全面宣传与推广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百家主流媒体报道,最立体弘扬全面小康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旋律 ★官产学研新风暴,最丰盛汇报新农村建设成果与反思的高端传真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居住在农村。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才会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高艳  栾琦 《小康》2006,(1):38-42
12月初以来,北京的平均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但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小康》杂志社为举办“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做最后冲刺的工作热情。12月8日~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商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大计。据了解,这是首个国家级、高规格、高层次的全面小康建设研讨和展示平台。此次论坛得到了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9,(1):50-53
为了给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展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留下完整的纪录,我们再一次投下了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方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6年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于2006年10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此次论坛就全面小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经验交流和世界各国农村建设经验介绍和交流等议题,邀请了党和国家领导,有关部委和各省市领导及著名专家学者莅临并发表精彩演说和深入研讨;论坛还推出了“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中国十大贡献企业”和“中国十大农村带头人物”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此次论坛得到了中共中央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央和各省、市、区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的大力协办,其中《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作为协办单位参予了此次论坛。在这次论坛上,贵阳市政府被评为“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贵阳市委副书记李涛参加论坛颁奖。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各级党委、政府、专家学者、企业单位和农村基层组织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总结与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经验与成果,有利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相似文献   

7.
蔡德坤 《政策》2003,(11):53-53
近年来,罗田县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乡村自然垸落为单位,大力开展以"树立新观念、培养新农民、倡导新生活、营造新环境、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垸落"创建活动,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年.2006新年开始,省委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重要会议就是全省农村工作会议. 2006年1月8日,省委书记习近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讲话,全面筹划和部署了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左权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80%,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我县意义重大。我县的总体构想是,瞄准“建设晋巾重要新型能源基地、太行山中段明星城市、特色旅游名胜景区”三大目标。按照城镇化的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倡导乡村文明,扩大基层民主,逐步把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庞清涛 《人大建设》2007,(12):49-4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之一。人大代表作为权力机关的主体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理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民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0,(12):24-25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包含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林毅夫说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5,(22):45-46
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人口结构看,关键和难点不在城市和城市居民,而在农村和农村居民;从空间结构看,不在东部和中部,而在西部。“三农”问题和西部发展问题的本质都是缩小城乡差距。要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寻找新的思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农民增收、农业  相似文献   

14.
周振义 《前进》2004,(1):37-38
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解决起来的难度很大;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也很艰巨。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只是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巩固扶贫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小…  相似文献   

15.
张发懋 《政策》2003,(2):12-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化的城镇道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处在中部地区和中等发展水平的我省来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路明 《辽宁人大》2006,(7):44-45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任路明受辽宁省人大常委会邀请,7月28日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后作了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讲座。他作为一名辽宁人,曾经对辽宁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是根据他这次的讲座整理的。  相似文献   

17.
三棒鼓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作者用这种形式分析宣讲了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现实状况、方针政策、目标内容、机制途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产业发展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石小东  顾芳 《群众》2006,(10):54-5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五一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和全国农村改革典型村等一系列耀眼的荣誉,新农村建设焕发出熠熠光彩,引来无数参观者的赞誉。  相似文献   

19.
边积步 《前进》2006,(3):35-37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把握和贯彻落实《意见》,本刊编辑部就近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分观点作一粗略梳理,…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6,(7):14-15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鼓舞人心的进军号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