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作为封建时期的都城,仕宦汇集,名流涌至。他们在落寞时可以潜心向学,闭门著述;在国家民族的危机时刻亦可心忧天下,弃笔从戎。宣南地区位于今宣武门南部及广安门内外一带。自西周燕都时代始,这里就是古蓟城、唐幽州、辽南京和金中都的城址中心。明清以来,大量文人雅士在此寓居交游,贤才蔚起、名流汇集,形成了名贯一时的"宣南士乡"文化,其中包括了独具特色的会馆文化。明清时期宣南地区是会馆最集中的区域。位于今天后孙公园胡同的安徽会馆,最初仅为李鸿章为首的淮系仕宦"联洽乡谊"之用,晚清以来这里一度成为维新志士的活动中心,见证了近代中国政治风云复杂跌宕的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2.
尹钧科 《前线》2010,(1):63-63
<正>宣武区区委宣传部、区档案馆、区图书馆等部门,在深入研究宣南文化的基础上,继完成"北京会馆文化"课题之后,又推出了由著名学者侯仁之、岳升阳主编的力作——《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在学界、专家中引起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3.
“宣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宣武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书记刘敬民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古都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走过了3040年的历程。北京城有多古老,宣武区就有多古老;“宣南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缩影。北京城的发源地与“宣南文化”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从远古的...  相似文献   

4.
我和宣武区图书馆馆长李金龙是老朋友。那天,我去图书馆拜访他,聊天叙旧。临别时他赠我一套新由宣武区图书馆、宣武区档案馆和首都图书馆宣南文化资料分馆编撰,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北京会馆资料集成》。我万万没有料到这三个区级单位竟能举全力搞出了这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中国状元知多少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从汉朝到清朝都有以科举取士的制度。科举制在各朝代有不同,明清发展至比较完备,分为四级:最低一级为院试,在县里进行,录取后称生员,也叫秀才;第二级为乡试,在省城进行,录取后称举人;第三级为会试,在京城进行,录取后称贡生;最高一级为殿试,也叫廷试,在皇宫大殿进行,录取后称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称赐同进士出身。据史料记载,从隋至清,共录取状元 594人。   我国最早的状元是孙伏伽,贝州…  相似文献   

6.
高斌 《前线》2008,(5):59-60
宣南文化作为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的文化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摆在历届宣武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4月25日,在第七届北京宣南文化节开幕之际,本刊记者就如何做好宣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专访了中共宣武区委书记唐大生。  相似文献   

7.
可能没有一块地方,曾倔牲过那么多作家、学者,他们在那里写过那么多作品。这地方就是宣南。北京城区宣武门南,明代原有宜南坊、宣北坊等四个坊,清代以来就渐渐把这一带称为宣南了。宣南原是北京的老城,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馆藏一批中国科考试卷,数量达500份之多。其中贵州籍进士的考卷占比最多,达67份,为研究贵州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材料。明清两代,贵州出过"六千举人、七百进士"。"贵州文化老人"陈福桐曾著《六千举人七百进士》一文,一扫历来"贵州无人"的偏见。贵州人民出版社曾出版《明清贵州七百进士》《明清贵州六千举人》两书,填补了贵州人才史方面的空白,遗憾的是鲜有人见过这些贵州人在考场上留下的真迹。  相似文献   

9.
会馆掌故北京城内,特别是外城的前门、宜武门一带,过去存在不少会馆。明清以来直到近代,很多知名人物的活动都与会馆有关。明朝一代良相张居正,他的故宅是全楚会馆;而清初学者朱彝尊,在编纂他的北京史专著《日下旧闻》时所居住的古藤书屋,就在顺德邑馆之内。近代史上著名诗人、思想家龚自珍的故居,在宜外上斜街番邑会馆;而那些在  相似文献   

10.
弘扬“宣南文化”,发展特色经济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宣传部、研究室北京建城已经3043年。宣武区作为古都北京的发祥地和“宣南文化”的孕育地,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宝库。近年来,宣武区委、区政府组织力量对宣武区的区情进行专门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清代的宣南,以文会友、诗酒唱和,蔚为风气,构成了宣南士乡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士人雅集作为传统士人重要的生活趣味和交流方式,推动了北京宣南士乡文化的形成。"都门为人物荟萃之地,官僚筵宴,无日无之。然酒肆如林,尘嚣殊甚,故士大夫中性耽风雅者,往往假精庐古刹,流连觞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文化宝地。这里孕育出众多让北京骄傲的文化名人,诞生了无数令北京自豪的佳作名篇。若以时期而论,在明清两代,非曹雪芹莫属。  相似文献   

13.
贵州自建省以来,文教振兴,人才辈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涌现了“六千举人,七百进士”,更有数以万计的秀才、贡生。其中不少人事功显赫,名彪青史。清代晚期出现了几位名震华夏、誉驰海外的人物,他们中有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学者和外交家。 一提丁宝桢,人们就会想起“丁文诚智杀安德海”的故事。这个故事被搬上戏剧舞台,拍成电视  相似文献   

14.
江村,地处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黄山东侧的旌德县白地乡,距旌境205国道两公里,现有人口2300人,是个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村。这儿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这儿的名人很多,历史上如明孝子江文昌、进士江文敏,清京城九门提督、当过14天代国务总理的江朝宗,清进士翰林编修、贵州思南知府江志伊,民国时期社会党领袖江绍铃、著名学者江绍原等。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出现了革命烈士江上青,解放后,又出现了著名数学家江泽涵,经济学家江春泽,中国农科院院长江泽慧,江洋涵的胞妹,胡适夫人江冬秀……江氏族人跻身历代仕官的文职官员达80余人,武职31人,明清两朝进士19人,民国初年又出博士、学士17人,真是名家荟  相似文献   

15.
前门外原为荒凉之地,到明朝永乐年间,在这里建起一排“排廊房”招商居住,才逐步改变了荒凉面貌。至清初将汉族居民迁出内城之后,前门外的商业更加兴盛。明清六部等中央机构集中分布在内城的前门与天安门之间,为办事便利,许多商人、士人、官员选择在前门外居住。前门外的会馆为外省进京人员提供食宿,科举考试时更是集中了大批应试的举子。平时住在内城的人,也会来此消闲娱乐。从山西、陕西及江南至北京的古道汇聚于卢沟桥,由此经广安门入城,离内城最近的路径就是走前门大街。人口与物资的大量流动,促进了前门外的繁荣。帝王贵胄、官员士绅乃…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08,(8):29-29
北京奥运盛会,给古老的宣南文化注入了蓬勃生机。当诞生于北京建城建都肇始之地的古老文明。再一次以坦荡的胸襟伸展双臂,拥抱“奥林匹克”文明的那一刻,所进发的激情与活力,便足以使宣南文化“玉盘”中的无数大珠小珠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17.
状元及状元府是科举制度的产物。 状元是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这个名称自从它产生一直到今天,都是一个响当当落地有声令人赞叹的名字,以至于人们对时下高考分数第一的人还以“状元”名之。 中国的科举,始于隋朝,从隋炀帝废九品中正(公元607年)设进士科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唐置进士、秀才等科,其后特重进士科。唐宋科举以诗赋为主,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17,(12)
<正>自建城之始,北京地区就修筑了各类用于方国或郡城祭祀的地方坛庙,不过作为常设的国家祭祀场所,盛行于明清时期的北京坛庙文化,则应从北京逐渐成为都城的辽、金、元时期说起。古人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坛庙建筑是都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礼治体系中尤其占据着核心位置。老北京民间向有"九坛八庙"或"五坛八庙"的说法,指的就是明清以来北京坛庙建  相似文献   

19.
小山 《党建文汇》2010,(10):38-38
太平天国从兴起到衰亡,其速度之快和时间的短促史上罕见。太平军有妇女单独组成的女军,与男军一起上前线。甚至,天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时,也特为妇女参加考试设立女科,拔取了女状元、女进士等,把妇女地位推上顶峰。  相似文献   

20.
曹文君 《世纪桥》2010,(7):34-36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江南经济最繁荣的城市。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工商会馆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推动了苏州经济的市场化,繁荣了苏城西北区域经济,为苏州吸纳型经济模式的产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