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概念,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8个明确"的基本思想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面"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梳理总结“十六个成就”“三个历史性胜利”和“四个里程碑意义”,多维阐释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二是把“十三个方面成就”同“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一起纳入思想范畴,提出贯穿其中的“六个坚持”,科学概括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三是概括提出“两个行”等重大论断,进一步阐发“两个结合”的内涵,深刻揭示这一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和根本途径;四是精辟阐述“五个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等重大问题,深入回答这一思想的三个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新特点与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主题明确、体系完备、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定向把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掌握其鲜明立场、系统体系与内在逻辑,对于拓展和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逻辑基点。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就是党的初心使命沿着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进行逻辑展开的伟大进程。历史赋予既有理论和既往实践意义,并为新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提供作为出发基点的历史方位;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形塑历史;实践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检验理论并为理论创新提供思想素材。在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初心使命沿着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发挥协同效应,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以党的初心使命为逻辑基点展开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逻辑展开。多重团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我们党在总结百年历史经验和重大成就时提出的重大政治命题,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为进一步深化对这个时代课题及其科学回答的认识,需要在逻辑上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什么应该且可以长期执政、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这一科学思想体系有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脉络,体现在逻辑前提、逻辑主线和逻辑特征三个方面。逻辑前提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两个方面,逻辑主线体现在人民的、现代化的和改革的逻辑三个方面,逻辑特征体现在求真务实、历史担当和与时俱进三个方面。对这一思想体系的逻辑脉络进行探讨,有利于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引领现代化事业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内学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当前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从"形成基础"、"历史方位"、"基本特征"、"理论内涵"、"时代价值"等几个维度展开系统性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自觉运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块理论“整钢”,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具而言之,这种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回答课题的整体性。三大时代课题是一个逻辑上环环相扣、内容上彼此呼应的有机整体。其次,主要内容的整体性。“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构成三方面的主要内容。这三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再次,世界观方法论上的整体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坚持”,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最后,重大意义上的整体性。这一思想具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这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从整体性上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防止对这一思想的片面化、碎片化理解。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事关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特征和科学规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理论创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和行动遵循。本文从时代背景、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实践成就、历史贡献等方面理清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内在逻辑,为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既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还是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我们才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引领发展大势,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要准确理解、正确认识“六个坚持”的科学内涵及实践路径,把握其中的逻辑关系,深刻领悟做到“六个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征程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当前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任务。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需要领会和掌握"三"、"五"、"一",即概念的三个关键词、整体框架的五个部分、全党的一个"武装"。概念的三个关键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框架的五个部分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主题,以人民为中心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核心理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历史使命,确定方位、破解难题、唱响中国的内在逻辑,以党的领导和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基本方略;做到全党、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党员用这一个"新思想"武装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两个确立”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关键所在。“两个确立”形成于新时代伟大变革之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关键在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不直接等同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这一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的具体表现。“六个必须坚持”的逻辑主语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因而其彰显的是新时代推动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六个必须”内部之间蕴含了紧密的逻辑关联性,其中,“人民至上”是理论创新的价值逻辑起点,“自信自立”与“胸怀天下”分别凸显了理论创新的中国立场与世界情怀,“守正创新”反映了理论创新的谱系定位问题,“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深刻折射出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重大政治意义的命题。二十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主要体现为: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光辉典范;凝练概述“六个坚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两个行”揭示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内在逻辑,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所在;“两化”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时空坐标;“两个结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各民族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奥妙之处,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出新概括,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入党章作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四个伟大"新篇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观理路和体系架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其宏观逻辑,包括理念主题、根本目的、基本遵循、总体要求、总体方略、发展理念等。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飞跃”重大判断,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文化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实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逻辑前提是抓住“人心”,即知群众之所想,知群众之所惑,知群众之所需,而其着力点是推进“大众化”,重要抓手是促进“七进”,关键方法是创新传播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解决了广大群众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难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落地生根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等重大政治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聚焦新时代、新矛盾、新理论的逻辑理路,"新时代"内涵深刻,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鲜明,具有重大意义;"新矛盾"是我国在发展中从量变到质变的逻辑演进结果,其转化是关系我国全局的重大历史性变化,正确理解把握主要矛盾与初级阶段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至关重要;"新理论"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内在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把握其生成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践行“三个务必”。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