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是废除私有制的结果;具有社会性、科学性、一般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关系的普遍性和个人能力的全面性的产生,要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我们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与人的力量发展的“盲目自发”、“局部自由”、“自由自为”的三个阶段和人的能力发展的“原始的丰富”、“畸形的发展”、“全面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相一致,人的素质发展也必然会是历经“盲目自发”。“片面发展”和“全面发展”三种历史形态;与之相对应的人的发展的三个形态是“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与之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的三个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以知识经济为前导的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3.
贾磊 《长江论坛》2023,(4):28-37
人类终将因为资本主义内在危机的总爆发和无产阶级能动的革命实践而进入以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根本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立足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作出全面考察得出的一个堪称其理论体系之核心主线的科学论断。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解为“现实的人”经由自身能动的“实践”不断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过程,是准确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观念前提。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人类“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特性”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处境,为人追求和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依据;从“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辩证统一的内在要求来看,政治上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经济上取得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文化上实现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普遍化,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必备的三个主要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逻辑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及其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自由个性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整、由贫乏到丰富、从潜在到现实的发展,其中,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原初动力,以劳动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的完善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和谐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5.
魏国印 《山西政报》2006,(20):40-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GDP(国民经济衡量指标)快速增长的同时,国企破产、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出现等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和社区建设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大批“企业人”向“社区人”转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建设与完善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拟从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与措施,发展与完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明暖 《青年论坛》2005,42(3):18-19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经典论述,我们党的各代领导人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都有论述。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对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明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促进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钟秋莲 《前沿》2005,3(2):160-16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应表现在财富和物的数量的增加, 而且还应表现为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自由和权利的扩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发展观, 对指导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建设,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到基本形成,再到经济学的进一步论证,最后到理论的补充,都与人的解放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出发点是完整的人,包含了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人类三者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就是人的建设,包含了个人、群体和人类解放的彻底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最高价值追求,需要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实在实际的政治解放等条件。  相似文献   

9.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十五”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进入了一个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但我国畜牧业发展中也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做大做强畜牧产业,  相似文献   

10.
张平增 《岭南学刊》2007,1(2):90-93
创新能力与人的素质内涵是一致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人全面发展具有永无止境趋向的最高目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实现。其实现的重要基础是,构建以营造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和机会均等的社会竞争机制为核心的健康的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1.
王忠民 《前进》2008,(10):53-54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其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一书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原点。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基于"自我意识"的"抽象的人"的观念,初步确立起了一种堪称其唯物史观之人学基础的"现实的人"的观念,并据此对"人类解放"问题作出了初步但意义深远的阐述。在风流激荡的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要正确把握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矛盾的内在本质、深层根源和解决之道,说到底需要一种科学的人学观念作指导。因此,今天重温这本经典,重回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原点,可谓是恰逢其时,意义高远。  相似文献   

13.
王锐 《淮海论坛》2013,(1):8-11
健全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切实加强党内监督,是发展党内民主、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拥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管理权力。要做到权为民所用而不被滥用,关键是要不断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防止因权力失去监督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我们认为,党内监督制度体系是党内各主体(包括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组织)之间,依据党章和党内法规在党内生活中相互监察、相互督促的制度体系的总和。是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的实践证明,不断推进党内监督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深刻认识推进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党内监督体系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党内工作运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扎实推进党内监督体系建设.有助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一)推进党内监督体系建设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德育低效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德育低效的原因可从教育本体、德育本体、人的主体存在等问题来探究.德育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教育必须以对“人”的理解和认识为前提和基础,文化则恰恰是人之所以为人和人之具有“人”之内涵的全部活动和结果,“人的文化性存在”可作为德育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为规范学术论文在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应用,并辅助法官判断学术论文之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应用价值,应以明确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据属性为前提,仿照大陆法系通行的“证据能力—证明力”两步式证据审查体系,设计以“可采性—证明价值”为核心架构的两步式学术论文审查体系。其中,可采性判断着眼于学术论文作为专家辅助人证言论据的适格性,此步骤包含意识形态判断、科学性判断、关联性判断和品性判断;证明价值判断以评价学术论文之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明作用为核心,其评价体系涉及学术论文的同行评议报告、所载期刊级别、被引用的频次等要素。  相似文献   

16.
李昌  袁任阁 《今日广西》2008,(16):50-51
来宾市在2008年村(居)“两委”换届工作中。坚持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目标。以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为核心,以选好配强“两委”班子为重点,以大幅度提高村(居)“两委”干部待遇为抓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科学设置职数、优化班子结构、提高干部待遇等多项措施。稳步推进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三大突破”。使全市村(居)“两委”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基层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当今时代,结合历史与现实,有必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再认识。这种再认识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内在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功能论",主要从社会主义应具有的功能,即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把握社会主义的深层规定性;在社会主义外在形态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社会主义实现路径问题上,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逻辑,新社会因素已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产生,将经过一个相对和平而漫长的自发过程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则呈现为一个从现有前提和条件出发的自觉而现实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人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实际,围绕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形成了以人的本质为基础,以人的价值为中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人学思想,在人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毛泽东晚年在人学思想上虽然发生过一些迷误,但其基本方面仍然是正确的,具有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毛泽东人学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忘“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又立足于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阶段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远景发展思想重新成为研究热点。但理论研究领域出现用"人的全面发展"或"人的自由发展"来取代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的混乱现象。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不澄清,一切试图借鉴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远景发展思想来指导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都可能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20.
乔翔 《前沿》2004,4(1):13-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学内涵。“三个代表”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保证 ,它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确立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科学价值观 ,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