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策试点”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的演进历经了典型试验、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互动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运用和坚持“政策试点”的主要经验集中体现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体制的稳定和公共政策的连续性、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推进政策试点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中国式奇迹”已然证明了采用“政策试点”方法的正确性。新时期创新发展“政策试点”,需要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处理好改革试点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
政策试点是中国改革实践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为解决政策试点固有的政策摩擦和政策时差问题,上级政府会通过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联系点制度和行政督导来减轻改革的阻力,保证改革试点的推进。但上述措施的实施又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这种成本的增加往往为人所忽视。这一问题是转型时期中国改革尤其是行政体制改革中必然会出现的,长期来看要通过政府职权的重构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山东省承担了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需要不断深化宏观调控机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充分释放制度红利。政策集成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创新,具有鲜明特色和特殊优势,有望在山东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的探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应积极引入政策集成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健全政策集成的统筹推进机制,聚焦核心目标和重点任务,集中政策资源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政策集成对社会资源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厦门在响应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百姓富、生态美”政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厦门发展模式,从政策试点出发,坚持顶层设计,做好政府规划与配套改革,并结合地方资源优势,构建适合“百姓富、生态美”的产业模式,还通过共同缔造活动,推动社会治理改革,激发公众共同参与。厦门的政策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否具有可推广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高校分类评价作为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引导高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政策抓手,更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制度化是高校分类评价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其价值理念被普遍接受的发展过程。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研究发现高校分类评价制度化中遭遇利益博弈导致的集体行动困境、政策规制不健全和共识不足引发的“合法性”困境、传统评价惯习形成的路径依赖困境。对此,可行的突破之策是夯实高校分类评价的制度逻辑,优化集体行动的利益格局;推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供给,增强“合法性”基础;破除“五唯”评价导向惯性,优化评价结果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现代财税体制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实现路径,为新时代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勾勒出清晰的顶层设计。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对于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具有现实基础性意义,本文主要从完善现代财政和税务体系、深化预算执行与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改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与债务管理制度、理顺地方和中央的财政分配关系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对构建现代财税体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实现国家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创新—效果悖论"是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实践中的突出困境。对这一改革缺乏广泛共识、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制度创新本身可能存在的冲突是导致这一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提高认识,把省直管县体制创新置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兼顾,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快顶层制度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制度之间的协调,消除制度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郭磊  金慧颖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2,(5):98-110+127-128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政策缺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阻碍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不利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基于政策体制视角分析180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政策文本,先使用“理念—制度安排—利益”框架识别出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2014年之前,政策问题尚未形成;2015—2019年,政策问题初现;2020年至今,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成为首要问题。再使用“合法性—一致性—持久性”体系评估当前职业伤害保障政策:虽然有助于化解职业伤害风险,满足合法性,但保障范围和力度不足,不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一致性和持久性欠缺。最后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政策体制框架:坚持就业优先、适度保障、分项推进的理念;职业伤害保险强制参保,从劳动者缴费逐步过渡到企业缴费,从部分工伤保险待遇逐步过渡到全工伤保险待遇。在职业伤害保险完善定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保障内容和水平,优化资金筹集、经办服务和待遇调整机制,形成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劳动者、企业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  相似文献   

9.
从优秀农民工中选拔公务员是转型期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广东省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创新。新政策体现了机会公平、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有利于激活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效率。该政策虽已试点三年,但仍存在制度安排滞后、资源投入不足、路径依赖等问题,要健全该政策就要培育良好的体制基础,完善人事制度,平衡各方利益,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等。  相似文献   

10.
[编者提示]2003年社区矫正在中国的试点,“拉开了行刑走出物形监狱的大幕”,成为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热点。目前,社区矫正的试点已从最初的北京、上海等地,扩大到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考察和研究试点中的社区矫正制度,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提供经验和借鉴,是我们的积极追求。为此,本刊“专题研讨”栏目以“社区矫正制度研究”为主题,刊发研究者的最新成果,用以推动社区矫正制度试点工作。本期栏目的这组文章各具特色。《北京市社区矫正的探索与实践》一文的作者,来自司法行政部门。作者以其亲身经历,对3年前北京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的历史状况,从执政者的角度做出了真实、客观的总结与概括。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刑事合规试点改革主要是由外部力量推动的、自上而下的、检察机关主导的,具有预防企业犯罪和保护企业及企业家的政策面向。当前,企业刑事合规可纳入刑事政策的范畴,藉由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之间的目的管道进而影响到刑法规范的解释与塑造。当前立法的缺失和实践的保守,导致合规刑事激励不充分,亟待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层面发掘刑事合规激励的理论潜力、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尚在探索,刑事合规适用对象、激励机制、制度目标等顶层设计问题,既需要结合我国发展需要,也需要契合刑事法治深度,从而促进实践走深做实、刑事合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在长期的制度实践下,中国财政制度存在着政府事权边界不清、央地配比失衡、事权与支出责任相互脱离以及政府权责不统一等问题。根据财税改革基本要求,需对央地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进一步规范,并明晰央地财政关系,适当扩大地方财政自治权,明晰事权范围,在明确央地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基础上强化权责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走访调研并对相关民营企业进行营商环境问卷调查,梳理分析珠海市民营经济在扶持政策、创新要素、政务服务、经营成本、人才招用等方面短板,在健全扶持政策服务体系、构建支持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财政及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民营企业引才聚才育才、推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促进珠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家监察法颁布实施后,高校的管理人员依法被纳入国家监察"全覆盖"对象。监察对象的极大扩展使高校监察体制面临改革压力。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针对高校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权威性、实效性不够等问题,提出增加契约标准划定国家监察对象范围、建立健全派驻制度、加强纵向监察领导体制机制、强化行业监察等改革措施,探路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监察体制的近景和远景顶层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改革浪潮席卷全球,但国内围绕地方政府试点改革与中央精神比较的研究尚不多见。借助内容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J市《试点改革工作方案》进行深入比较,探索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试点改革是否领会了中央精神以及央地改革的异同。结果表明,J市改革作为中央《决定》在地方的缩微版,各项举措反映中央精神的同时,也兼具自身特色。具体表现在:较之中央全面改革,J市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组合式创新"的做法兼顾了改革的均衡与协调;减少审批是促进其他改革持续进行的重要抓手;公众逐步成为地方改革的重要主体。这些改革特色为推动中国其他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实施改革提供启示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讲究以死者为大,殡葬政策虽然只是一项民政政策,却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殡葬政策和殡葬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从强制遗体火化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全面审视我国当前的殡葬政策和殡葬实践,走出一条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殡葬改革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殡葬制度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点,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需要调整、经济增长动力需要转换。要适应、把握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第一驱动力”。近年来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但是,我国科技创新存在严重不足,“孤岛效应”问题突出,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当前科技创新中的“孤岛效应”问题迫切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地方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引导、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雾、霾导致的严重大气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现行属地管理的行政体制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以京津冀为例分析其缺陷,探索大气污染的区域合作治理模式,从网络治理理论视角提出分析框架,为该治理模式在机制建立和制度设计方面提供政策建议,通过完善立法与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协调与合作机制、健全监管机制来协调央地政府、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时代的大背景下 ,在我国体制转轨、发展转型、制度完善“三位一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进程中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当发挥怎么样的作用 ,政府如何进一步掌握好经济调节工具和宏观经济政策去影响经济事务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实现政治体制与经济制度的“互动增进”。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政府行为和运行方式的制度创新 ,提高政府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亮点和创新点之一,就是不仅顶层设计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而且创新地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括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清晰的勾画出建设国家制度现代化的路径,非常鲜明地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性质和方向。表明中国改革已经发展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对于党和国家驾驭日趋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党内外局势,稳步跨越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领导中华民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保障意义。当前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就必须把握好这个总目标,本文从四个维度对总目标作些浅析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