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爸、阿妈,您们放心吧,我在辽阳生活学习得很好,老师和同学们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是辽阳市第一中学西藏班2007级学生德吉措姆在新春佳节里发自肺腑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2.
爱过就好     
上高中时,有个女同学叫小秋。长相姣好,家庭优越,学习也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这样的"三好学生"自然是受到老师的优待、男生的青睐和女生的嫉妒。小秋睡我下铺,经常晚上偷偷看信,一看就是一大沓,让人羡慕得睡不着觉,毕竟都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呀!谁都猜得出,那些都是男生的情书。但没过多久,小秋让我们这些只会学习的"四只眼"跌破了。她在学校外面挽起了一个男生的手。男生叫岗子,在学校也是相当有名,不过是恶名。岗子来自大山深处,人高马大,文笔不错,  相似文献   

3.
李丽花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就不喜欢这个人.她身上米黄色的裙子看起来脏兮兮的.老师说她是外省移民过来的新同学,要我们多帮助她.没想到,老师居然把她安排成我的同桌.瞥一眼,我更是讨厌她,皮肤那么黑还没有光泽,枯黄的头发像干草.我估计她的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真倒霉!怎么会有这样的同桌.  相似文献   

4.
"水煮"的快乐课堂 孙老师上课总爱来个方言、国语、洋文夹在一起的大杂烩.那天上课,他让同学上台演板,大家都举手争着上去.可孙老师用手指着坐在角落里沉默的张丽同学,对我们说:"我让she do."OH,my God!话音刚落,全班就哄堂大笑起来,这she do从他的嘴里一出来,我们就听成了"水煮"."水煮"可是同学们最爱的一种小吃啊!于是"水煮"就成了化学课的代称.  相似文献   

5.
题记:儿子的幼儿园里有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在幼儿园每月一次的新闻信息里,老师们加进了这么一小篇感人的文章,让家长们了解那些特殊的孩子们.我也是有幸去了"意大利"的人,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荷兰"的风景一定不比"意大利"逊色,我也祝愿天下所有不能去"意大利"的人们,好好欣赏"荷兰"那无与伦比的美丽!  相似文献   

6.
子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也是我较要好的一个伙伴,一年级时我们就在一个班上,她是班长,学习特别棒,只是穿得很破很脏,头发整天像枯草一样乱,不像个女孩子。她胆子很大,从没见她怯过生。刚开学那会儿,大家互相都不认识,谁也不跟谁说话,而她却很大方地主动与同学们说话,老师提问问题,全班只有她把手举得老高,半坐半站地耸在桌子上,嘴里还嚷着:“老师,老师!我会!”或许鉴于这一点,老师让她当了班长。叶子家与我家不太远,一个在村东头,一个在村西头。她经常上我家找我玩,母亲说她是个苦孩子,便常留她在我家里吃饭,有时还特别偏疼她,她的碗盛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7.
纪从周 《海内与海外》2007,(11):56-56,71
很久没有长时间地排过队了,为去"列宁墓"瞻仰水晶棺中的列宁遗容,我们居然排队等候了90分钟!记得上世纪60年代,动辄排队买东西是常有的事,"排队"已融为当时  相似文献   

8.
李志敏 《新青年》2006,(11):21-22
"黄昏恋"·<心相许> 东湖之畔一同游戏,田园内外结为知己. 珞珈山下有人远去,黄浦江上有人相忆! 还记得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曾布置过一篇练笔--<我的爱情故事>,说是要透视当代高中生情感心理,并直言不讳地表示,"还没有过初恋的同学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异性明星."晕!记得当时我亦在练笔本上毫不避讳地直言老师误导学生,并对自己的情感状况明确表态:"我情感的天空一如既往,仅容纳了亲情、友情、师生情.至于爱情,粉色的桃花尚在滋长,我不忍心将它早早掐断,否则那桃子会很苦涩!"语文老师用红笔在句子下方重重地勾上了波纹……  相似文献   

9.
吉尔之妻     
特别不喜欢碟上的译名<意乱贤妻>,居然还有翻成<情色逸事>的,实在和原文不搭边.为什么不翻成<吉尔的妻子>或者<吉尔之妻>呢?碟片上如果不用"意乱"、"情色"之类的词好像能死人似的.这应该是一部让女权主义者有许多话要说的片子,但我在这里却不要在女权主义上进行争辩.我只说,一个女人要是爱上一个男人,她到底有多大的忍耐力?艾曼纽·德芙于沉默中演尽一个被出轨丈夫折磨得体无完肤的妻子的隐忍.早在<唇语惊魂>中我们就领略了她的精湛演技,这一部片子又让人看着她过了一次瘾.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好脾气,有足够的时间,看看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6,(11)
说个好字老婆:“亲爱的,这肉丝好不好吃?”老公:“马马乎乎。”老婆:“这鱼呢?”老公:“将就。”老婆:“那这豆腐呢?”老公:“一般。”老婆按捺不住吼道:“你就不能说个好字?”正喝着汤的老公大叫道:“好烫!”蚂蚁(阴天,某双语幼儿园。)小班的一小朋友兴冲冲找到老师:“老师,墙根有好多蚂蚁在搬家!”年轻的老师心想:要抓住这个好机会,让他巩固一下学过的英文单词。于是就问他:“蚂蚁怎么说啊?”小朋友愣了一下,脸涨得通红,憋了半天最后带着哭音回答:“它,它,它什么都没说!”搞票“听说您在体育馆工作,您能不能为我搞几张球票?”“当然可以,…  相似文献   

11.
放学铃声响了,简妮老师的五年级学生都跳了起来,他们抓起书包,彼此推搡着挤出第四教室."别撞坏了!"简妮在他们身后喊,但这没用.  相似文献   

12.
正对老北京人来说,普通话是"官话",北京话是乡音。对没到过北京的人来说,不少人觉得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要说普通人会有误解,就是研究语言的学者,要把二者的关系说清楚,也要费不少气力。北京话和普通话的特殊关系把北京话和普通话混为一谈,当然是不对的。一些人把北京话称为"京片子",就是从直觉上把北京话与普通话作了区分。但北京话和普通话有着一种很特殊的关  相似文献   

13.
嬉戏少年时     
机场里有一所小学,三间房中学的一个校区,老师由部队有文化的家属担任。分一至五年级,学生都是部队的子弟。上初中后,要到三间房村里的中学去读书,村里的孩子管我们叫"机场的孩子"。我们来自四川、广东、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十几个省份。有的老师文化不高,也不专业,更像是个看孩子的,上世纪70年代初,学校受文革的冲击,上不了正规的课。上课时老师让同学们从家带一些小人儿书给同学们念,记得读过我买  相似文献   

14.
正机场里有一所小学,属于三间房中学的一个校区,老师由部队有文化的家属担任。分一至五年级,学生都是部队的子弟。我们上初中后,要到三间房村里的中学去读书,村里的孩子管我们叫"机场的孩子"。机场的孩子来自十几个省份,如四川、广东、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等,都是随父亲来到部队的随军家属。家属老师有的不是专业的教师,只是个看孩子的,上世纪70年代初学校受文革冲击,也上不了什么正规的课。老师让同学们从家带一些  相似文献   

15.
正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同桌是而今的大作家王安忆。当时她是个小女孩,也没听说有过什么石破天惊的作品。背后有人猜她是因为母亲茹志娟而受到了照顾。她不声不响的样子让我很是同情,自己是从小镇来的,才发了一个短篇小说就觉得写不下去了,很自卑,就有点同病相怜。上课的时候居然老是对她指手画脚:我从小上课就不太用心,看她记起笔记来恨不得连老师的喷嚏都记下来,觉得好笑,就老打岔,说老师的这段  相似文献   

16.
借钱     
我经常感觉自己怀才不遇,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却只分配到一个小县城的职业学校任教。看到别的同学一个个都谋到了好职位,苦闷失重便侵袭了我的心。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是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挑剩下的,多是顽劣之人,教到这样的学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没办法,那就“混”吧!“王老师,你能不能借给我100元钱?”学生龙冰来到我身边,开口就借钱。我说:“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龙冰说:“我没有生活费了。”我说:“今天才星期二,前天你不是回家了吗?”学校对学生管理得很严格,每半月才放假一天让学生回家准备生活费和生活用品。龙冰说:“我爸爸说现…  相似文献   

17.
写作课     
当梁老师打电话来,请我为他的学生上几堂写作课时,我想都没想便拒绝了:"从没有当过老师,如果去,会误人子弟的." 但梁老师的提议却像是顽皮的小石子,在我原本平静如镜的心湖,荡起几圈涟漪,接连几天,我都沉浸在回味之中:写作课…… 四年大学念下来,别的课都能逃就逃,唯独对写作课情有独钟:不仅因为上这门课不用记笔记,不仅因为交一篇文章就可以完成考试,还因为:教写作的王教授在第一次上课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于中文系的学生而言,没有禁书!"  相似文献   

18.
爱情36计     
黑眼睛 《新青年》2005,(3):26-28
1.贴大红新生名单的布告牌前挤满了人。瓦蓝瓦蓝的,风中闻得到一阵一阵飘过的茶花香。朴雪斜挎一只ESPRIT背包,嘴里啃着半只橘子,站得远远的。她在圈外游走目测了N遍,仍对自己突进重围缺乏信心,干脆气定神闲地站那儿边吃边等,只觉天气好得让人心疼。正吃得专注,只听人堆里一男生尖叫出声:哎哎你们看!这人居然叫朴雪,怎么起了个口服液的药名?人群里哄堂大笑。朴雪不由大怒,找死啊,拿本姑娘芳名开玩笑。朴雪噔噔噔上前分花拂柳推开众人,刚要对那人怒发冲冠,一个低低冷冷的声音传过来:她叫piáo雪。朴雪一时愣住,回身寻找声源,一颗心没来由…  相似文献   

19.
为学戏,班世超所经历的体罚简直像是电影的翻版。他沉浸到记忆的深处,回忆起那次痛苦的经历:一次念白课上,一句"大老爷容禀"的白口让他好赖过不了关。彼时,年幼的班世超并不能领悟上口字的发音要领,一塌糊涂的念白让师父怒气冲冲:"过来,张开嘴,我看看。"于是,小人儿刚一张开嘴,师父就把包着布的掸把子杵进嘴里,"跟那摇汽车的把儿似的,在嘴里豁,疼得我啊,几天都吃不了东西。""可老师也有他传统而朴素的想法—别看我今儿  相似文献   

20.
雷虎 《新青年》2015,(1):44-45
很多人对于二胡的印象,来源于街头卖艺的"阿炳"们。二胡特有的悲凉嗓音对鼓膜的蹂躏,再配上"阿炳"们给人的视觉冲击,能让身在春天里的你如履寒冰。但是人往往都有那么点受虐癖。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整理旧物件时,偶然翻开高中时听过的老磁带,居然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旁边看到一卷《二泉映月》。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