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我国行业协会商会应当重新定位自身功能。已有研究认为,不同场景下的行业协会商会功能分别受到会员逻辑、影响逻辑、公共逻辑的型塑,但少有文献探讨上述三种不同逻辑融合如何影响行业协会商会的常态化功能发挥。文章构建了“行业协会商会在会员逻辑、影响逻辑与公共逻辑融合驱动下推动共同富裕”的分析框架。基于案例研究发现,我国行业协会商会通过组织联盟与数字化改革等方式促进会员逻辑、影响逻辑与公共逻辑的融合:坚持以会员逻辑为基础核心,激发各类会员的活力和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公共逻辑为价值主导,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以影响逻辑为有力支撑,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支持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高水平社会治理,进而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进展。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有利于形成共同富裕社会格局、优化共同富裕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逻辑;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战略部署,阐释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和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要求;结合东莞实际,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分配制度、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高质量推进城镇化等方面探讨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3.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是要消除乡村,而是要振兴乡村。乡村振兴既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又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扎实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要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关注、回应和解答新时代“三农”问题。农村关涉共同富裕的基本面,要努力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解决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供给等难题,优化农村创富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农业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柱,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发展难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民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群体,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解决运行管理、集体产权和发展动力等难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解决“三农”发展难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治理下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乡村社会的延伸拓展和普及覆盖,是基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作出的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时期和贫困治理新阶段,治理下乡优化精准扶贫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清晰的理论逻辑、必要的出场逻辑和创新的再造逻辑等多重逻辑支撑。推动建立反贫减贫的长效机制,亟需打破制约贫困治理的传统困境、战略困境、转型困境和实践困境。有效实现治理下乡优化精准扶贫,要以多元主体归位激活精准扶贫的内源动力,以治理思维革新推进精准扶贫的理念转变,以治理体系重构优化精准扶贫的靶场生态,以治理技术迭代推动精准扶贫的智慧治理,实现治理与扶贫的耦合发展,以治理下乡推进扶贫事业迈向新征程。  相似文献   

5.
“山海协作”是推动浙江山区26县共同富裕的创新举措。本文通过“山海协作”推动山区共同富裕的实施成效、主要挑战和创新路径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山海协作”与山区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意义。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提出了通过破解供需矛盾、完善运行机制、丰富多向交流、筑牢上层建筑、创新实践内涵等五方面的推进路径,旨在使“山海协作”更好地推动山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统筹推进“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的优越性。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标志着“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和发展积蓄中国力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模式、新道路,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亦是马克思主义者永恒的社会追求。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奠基,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从理论变为百年实践提供了学理借鉴和实践教训。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容决定着其理论形态及其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受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我们党在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认识也不断清晰化。站在今天的视角,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重新回望共同富裕的演进史,准确把握其未来走向,对我国坚定不移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分析视角,以“为工农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等为不同时期教育的价值指向,系统梳理党的教育方针的历史逻辑;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逻辑主线,分析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论逻辑。以史为鉴、以理为纲,探讨提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逻辑,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根本、“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实践宗旨、“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以及“推进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9.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在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依靠持续的研究来促进理论创新和提供实践借鉴,这离不开研究范式的迭代升级和分析框架的创新。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借助Cite Space等研究工具,认真梳理以往共同富裕的相关研究发现,共同富裕研究存在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两种范式。从其本身特性看,两种范式在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研究视野及研究重点等方面有所区别;从研究过程看,二者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的需要。通过建构共同富裕“四维”一般分析框架,可以实现两种研究范式的优势综合,一方面保持对理论足够的重视,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另一方面继续坚持发展与创新,推进两类研究范式形成合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促进研究范式迁移,为后续共同富裕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共同富裕的特征入手,对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分析,阐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带来富裕,但也会导致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背道而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既能发展生产力积累财富,又能促进平等推进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通过推动全部劳动、扩大市场主体、协调地区均衡发展、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努力造富、公平分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步。从理论、现实和价值三个维度看,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人间理想”,是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与人民意愿交汇的现实产物,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新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抓手,扎实有序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本质要求。基于共同富裕所蕴含的价值向度、逻辑基础与实践路径,才能明了其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可及性,从而将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与世界价值,其必要性毋庸置疑,而且在逻辑层面亦有着丰厚的理论根基、历史底蕴与现实基础,其可行性日益显现,同时从可及性上来看,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建构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的实践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与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层面来看,财政制度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改革逻辑。中国财政制度改革先后经历了古代的统治逻辑、建国后的稳定逻辑、改革开放后的分权逻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规范逻辑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理逻辑。通过分析中国财政制度改革的政治学逻辑,可以看出财政制度改革的根本着力点是解决最突出的矛盾,改革过程中既要借鉴国际做法,更要结合本国国情。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财政制度改革应该以均衡和高质量为改革重点,提高财政制度改革的创新动力,使财政制度改革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4.
元宇宙作为区块链、虚拟现实、5G、云计算等一众数字技术的综合集成体,是工业4.0时代的标志性成果。元宇宙中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指向、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路径、长期发展的特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愿景,构成了赋能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元宇宙通过刺激经济增长、保障社会公平、赋权公众治理、推动绿色发展、便捷公共服务,在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中助力夯实物质基础、坚定价值追求、描绘价值底色、提供品质保障、提升现实效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优化元宇宙顶层设计、重视伦理道德建设、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产业元宇宙,保障元宇宙健康规范发展,实质性提升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地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族八省地区共同富裕程度整体处于中低水平,从“富裕度”和“共同度”两个维度来分析,这些地区共同富裕发展程度可划分为共同富裕型、共同发展型、相对滞后型、优先富裕型四种类型。提升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水平,需要重点关注精神生活富裕,增强各族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以居民可支配收入为重要抓手,扎实提升民族省区的“富裕度”;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进民族省区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营经济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与全体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现实问题。随着我国迈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国际环境趋于恶化、营商环境还需优化等现实挑战。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之下探索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企业作为、社会认同”的实践经验,为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双向赋能提供了有益借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为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共同富裕也可以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两者在互动中实现双向赋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双向赋能,应在动力侧方面形成“市场—政府—社会”三轮驱动,在目标端方面缩小“收入—城乡—地区”三大差距,在路径层方面构建“先富—后富—共富”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城郊村作为一个利益交错、人员混杂、边界模糊的复杂治理单元,面临着居民身份、公共服务、话语立场、能力体制等多元分割,是推进共同富裕和治理现代化必须弥合的“治理断点”。城郊村秩序重构的关键是寻找、激活、创设各类“治理接点”,推动分割型治理向融合型治理转型。以浙江省G镇探索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为案例,得出了四条经验性启示:第一,“接点”是融合型治理的先决条件,能够促进分割走向融合。第二,“接点”的动态变化是融合型治理的推进策略,其变化主要表现为时间迭代和空间延展。第三,“接点”的互动过程是融合型治理的运作逻辑,遵循统合式共治的组织逻辑、渐进式融合的行动逻辑、交互式联结的制度逻辑。第四,“接点”的相融相生是融合型治理的目标愿景,城郊村的治理秩序生成是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点状“治理接点”扩大、交合、联结并生成融合共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以来,广西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这为推动广西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广西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的富民效应亟需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弱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明显等。广西应更加注重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收入分配结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等方面扎实推动工作,建设共同富裕的壮美广西。  相似文献   

19.
“人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人民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传承,对党百年来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的经验总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立场主要体现在,“人民”是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关键词、“坚持人民至上”是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彰显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统一,中国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的统一,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形态已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顺应相对贫困治理的需求,有必要系统构建贫困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在分析相对贫困的概念、特征和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文章从系统观念出发,提炼并阐释了以党领导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共治和技治为手段的“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通过分析浙江安吉“生态扶贫”和山西“吕梁山护工”治理实践表明,由于地方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具有差异性,治理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安吉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示范机制建设,吕梁重视护工就业培训和脱贫增收机制构建,但其治理逻辑存在共识,能有效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基于此,文章在“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基础上结合地方经验,从组织机制、内在动力机制、法律机制、协同共治机制、监测机制、示范引领机制六个方面提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尝试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