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蕊 《欧洲研究》2022,(6):49-75+6
俄乌冲突导致数百万乌克兰难民涌入欧盟,极大地考验着欧盟以《都柏林公约》为核心的难民庇护政策。欧盟处理乌克兰难民危机的方式与叙利亚难民危机迥然不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与一致,呈现出范式的转变。安全导向取代经济导向是促使欧盟难民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动因。为此欧盟不惜通过激活《临时保护指令》、筹措资金、协调职能部门行动来救助难民。救助难民成为欧盟坚定支持乌克兰和同俄罗斯开展暗战的主要举措。欧盟处理乌克兰难民危机的方式为全球难民治理提供了可供效仿的模式,其过程管理经验及对安全和发展议题的关注将在未来难民问题的治理上继续发挥作用。欧盟的难民庇护政策转型或“范式转变”是欧盟团结应对难民危机的先例,但并非欧盟难民庇护的新常态,极有可能是难以复制的孤例。  相似文献   

2.
门镜 《俄罗斯研究》2022,(6):87-106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至今,俄乌冲突不断升级。虽然欧盟没有直接参与冲突,但在财政支持、武器配备、人员培训和难民接收等方面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并先后推出了九轮制裁俄罗斯的措施。这些制裁措施虽然对俄罗斯的经济、金融、能源出口等领域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但也使欧盟自身承受着由对俄制裁引发的通货膨胀和能源粮食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后果,民众怨声载道。欧盟陷入俄乌冲突的泥潭,无力自拔,面临着重重困难。危机使欧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也遭遇了不小的挑战。对于欧盟而言,应对危机和解决困境的重要出路在于尽早促进俄乌停战。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升级。与2014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时的妥协立场不同,乌克兰这次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态度。西方与俄罗斯关系恶化,乌克兰成为地缘竞争的对象,其国家建构方式构成了博弈的重要内容,这为理解乌克兰危机及其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思路。西方倡导公民民族主义,俄罗斯则依凭族群民族主义,促使乌克兰国家建构在上述两种路径中摇摆。2014年以后,乌克兰迅速向西方靠拢,采取公民民族主义建构方式,却因民主化转型困难,内核仍然是族群民族主义,引发民族主义上升和民粹主义抬头。受此影响,乌克兰按照北约模式进行军队改革,在国际谈判中立场强硬,使得《明斯克协议》执行困难,导致危机升级。从国家建构视角理解乌克兰危机,本质在于乌克兰未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国家建构路径,在外部干预下国家分裂,这为多民族国家建构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2月28日上午,俄罗斯与乌克兰在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的戈梅利举行谈判。当天,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讨论乌克兰局势。风口浪尖的乌克兰,将去向何方?从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的那一刻起,乌克兰已经回不到过去了。成为大国对抗的前沿,还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或是选择。乌克兰并非开始就面临这样的“两难”窘境。1990年两德统一时,美欧领导人都明确说,两德统一后,北约不会再东扩。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危机不仅对冷战后欧洲安全秩序造成了剧烈冲击,也给国际能源体系带来了重大影响。冲突爆发以来,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能源禁运和能源限价,欧洲在经受价格高企等暂时性困难的同时,正加速将俄罗斯排除在其能源供应体系之外,摆脱对俄能源依赖。西方的制裁使俄罗斯失去了从美欧获取大规模能源投资和先进能源技术的可能,能源出口市场相应萎缩。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对安全、价值观等“高位政治”的关注正迅速压倒对经济联系、市场供应等“低位政治”的考量,国际能源供应链的断裂重组将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产生复杂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沈逸 《新民周刊》2022,(8):35-3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于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齿轮,因此骤然进入了一个加速运转的时期。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震动了整个世界。全球范围,美西方精英和媒体,一夜之间变成了纯白的和平鸽,熟练地捡起脚底下的国际法,翻到相应的章节,开始照本宣科:普京是坏人,俄罗斯是怪兽,出兵乌克兰是侵略,违反国际法等等。全球范围精神上认同美国,比美国人更信任美国政府的爱好和平人士,开始跟随华盛顿的节奏。  相似文献   

7.
<正>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是多层次的。首先是危机使乌克兰与欧洲、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往来中断;其次是俄罗斯的经济因美国与欧盟国家对俄实行经济制裁而受到严重影响;最后是乌克兰危机未有穷期,欧洲的政治与经济教条主义会使局面越来越僵化。具体而言,乌克兰危机的演化及其对欧洲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一)乌克兰经济瘫痪,直接拖累欧洲经济乌克兰曾经是欧洲的粮仓,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重工业与军工工业也很发达。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政局一直不稳定,先后经历过几次"颜色革命"。目前的街头政治动乱使乌克兰陷入混乱状态,社会结构被破坏,工业生产停滞,农业生产萧条。从总统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乌克兰与中国-越南是经常被西方学者相提并论的两对断层线冲突国家。可能正因为如此,当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一些类似问题很快在越南引起巨大反响,诸如“越南会不会也被塑造为战争代理人?”以及“与大国相处如何才能避免兵戎相见?”等问题,持久地在越南引起热议,相应地,越南社会各界还围绕越俄关系、越中关系、越美关系展开探讨。其中,小国与大国相处之道、南海问题等,成为越南人观察乌克兰危机时较为普遍的切入点。乌克兰、美国和俄罗斯三个当事国均与越南有着良好关系,应对和战场同样激烈的外交舆论战,对越南的大国平衡外交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笔者经过仔细梳理后认为,越南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再次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平衡术,从这个角度上说,乌克兰危机对越南与中、俄、美三个大国的关系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帆 《美国研究》2022,(5):25-48+5-6
乌克兰危机期间,拜登政府不断向国内外公众及时地、大规模地披露经过解密的国家情报。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美国私营部门,以及美国盟友或伙伴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是此次公开披露情报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拜登政府将“全政府—全社会”组织原则应用于公开披露情报,注重各色披露平台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以拜登政府为关键节点的公开披露平台网络。从披露的内容上看,此次公开披露情报不仅涉及俄罗斯军事能力(包括陈兵俄乌边境的人数、装备及其动态),且涉及军力部署背后的战略动机(包括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前景、时间和理由)。拜登政府在此次乌克兰危机期间的公开披露情报有其深刻的战略逻辑,最终服务于美国的对俄混合战争。美国对俄混合战争倚重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为使这两种手段产生最佳效果,需利用信息战为强化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制造舆论氛围,但俄罗斯在舆论宣传领域的相对优势制约美国信息战的舆论影响。拜登政府在乌克兰危机中实施以“预先驳斥”为导向的对俄信息战,并借助公开披露情报,以国家情报的权威性和及时性助推“预先驳斥”,以国家情报作为“预先驳斥”信息战的关键主题和内容的素材,并凭借协调、合作的披露平台网络,扩大、提升关键主题和内容的...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危机被称为“21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军事冲突”,成为西方研究界再度强烈关注中俄关系“风吹草动”的催化剂。这些研究中,既有以宣扬两国关系脆弱性、结盟、存异为内核,并配合一些政客唱衰、抹黑、离间中俄关系的所谓“主流”认知,也有以强韧性、去等级化、求同为内核,尝试客观理解新型中俄关系内涵的“逆流”洞见。从危与机的辩证法角度看,“主流”与“逆流”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可能性。然而,考虑到乌克兰危机恰逢新旧世界转换的关键时刻,西方关于中俄关系的认知要想从“逆流”转变成新的“主流”,显然将经历曲折复杂的过程,尤其是作为已被固化为西方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主流论调”,还会继续成为“‘逆流’而上”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  相似文献   

11.
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危机。一方面,这是乌克兰民族和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危机,表现为"一元主义"和"多元主义"的角力;另一方面,又是国内矛盾国际化、反映在欧洲的深层次危机,其背后是建立"大欧洲"还是"泛欧洲"思想的深刻分歧。引发危机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冷战的非对称性终结。走出这场危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欧盟错误地反对各种形式的欧亚一体化,而没有认识到,在欧洲与欧亚的交界地区,欧盟的规范与制度扩展已达极限,不能再向前推进。俄罗斯也需要自我调整,欧盟东扩以及导弹防御系统,不应成为双方冲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莫斯科要鼓起勇气去体恤乌克兰。只有当俄乌关系"正常化"时,乌克兰危机才有望解决。此外,需要重建的还不仅是经济,更重要的是乌克兰国内各团体之间,以及相关国家之间的彼此信任。  相似文献   

12.
漫漫谈     
《新民周刊》2018,(47):34-35
1.欧委大妈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加剧,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甚至号称把电话打到了德国总理那儿。曾经成功调解克里米亚危机的欧洲“调停大妈”默克尔,此番又得操劳——哪怕乘机赶往G20的路上因电子系统故障迟到。  相似文献   

13.
乌克兰是欧洲和独联体地理交叉点上的关键大国,不仅对独联体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而且对欧洲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也举足轻重。由于其地理位置、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改革和内政外交走向均对欧洲大陆战略态势产生影响,乌克兰历来都是大国争夺的对象。2004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围绕乌克兰总统大选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明争暗斗,就充分说明了乌克兰在欧亚大陆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而乌克兰此次选举的结果必将对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战略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笑饮 《新民周刊》2022,(21):64-65
据《参考消息》6月3日报道——法新社6月2日盘点了俄乌开战百日时间表。报道称,2月24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从而引发欧洲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冲突。在俄罗斯扩大其对乌克兰东部的控制之际,我们回顾一下过去100天的战斗,这场战斗已经导致数万平民丧生,一座座城市化为瓦砾。  相似文献   

15.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2,(6):42-43
1.一“支”空文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表示,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国将继续向基辅方面提供支持,但不会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对俄实施军事行动。这不禁令人想起英剧《是,大臣》的台词“我们给他们一切支持,除了帮助”。2.家有“夹”规美国自由式滑雪U型池运动员阿伦·布隆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美国他看到了各种关于北京冬奥会的不负责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周琪 《美国研究》2023,(3):9-35+5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对乌克兰给予了倾力支持。拜登政府对俄乌冲突的政策是:战争最终要用外交方式来解决;美国不会要求乌克兰在最终的和平进程中做出领土让步;美国不会直接参战;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是为了帮助其自卫,并使其在谈判桌上处于有利地位。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财政预算支持、人道主义援助,并增加了对欧洲的能源援助,同盟国和合作伙伴一起对俄罗斯实施了有史以来对一个世界主要经济体规模最大的制裁和出口管制,并在多边机构中共同采取打击和孤立俄罗斯的行动。俄乌冲突造成的后果已显露端倪:欧洲在安全上更加依赖美国;核武器威胁形成对西方的威慑;能源供应链发生深刻变化;粮食供应链中断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俄罗斯因战争消耗而国力下降。美国对乌克兰的全力支持能持续多久?这一问题已成为美国国内日益引人注目的争论问题。诸多因素,特别是美国和北约与乌克兰战争目标的差异,令美国面临政策选择的两难,而美国国内战略家不断提醒拜登政府:战争的长期化最终可能妨碍美国阻止“新的欧亚霸权崛起”的努力,干扰美国把印太地区作为战略重点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于对欧盟的主流认识。欧盟各个政策领域中背离正式规则的政治实践无处不在。就欧盟非正式治理的发生机制而言。特定政治风险与正式规则的组合会形成非正式治理的变革窗口,而特定的认知框架则会促进或限制非正式治理的发生。本文主要提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种类别的非正式治理,然后将现有文献中众多的非正式治理模式按照不同的非正式治理类别和政策阶段做出完整的类型划分。最后。本文认为在欧盟难民政策实现共同体化以后,只有部分国家面临难民风险,加上难民问题的安全化认知导致难民政策一直由去中心化的非正式治理主导;但是近期由于难民问题发展成为席卷整个欧洲的危机以及欧洲民众对难民问题认知框架的改变,难民政策的非正式治理受到了限制。因此,对难民政策的考量还将放到非正式治理和正式规则之间的互动中以及一体化发展程度等宏观背景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欧亚一体化是普京第三任期内的重大理念之一。普京坚称,独联体国家的一体化进程,一方面因全球经济危机的挑战而加速,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的需要和传统,并否认这是在以任何形式恢复苏联。欧亚一体化进程面临着众多的挑战。首先,欧亚国家间的异质性是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更重要的是,外部世界远没有认同俄罗斯在后苏联地区的特权,特别是来自欧盟的竞争与挑战。欧亚大陆地区的整个国际政治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而且同时存在着多个相互竞争的一体化方案。近期的乌克兰危机表明,不同的一体化之间,可能会有多么危险的碰撞。只有提出有活力的愿景才能超越冲突的逻辑,这就是"大欧洲"(Greater Europe)和"欧洲同盟"(Union of Europe)。欧亚一体化大可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危机是后冷战时代美欧与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地缘博弈的继续,是俄罗斯与美欧在欧盟东扩问题上的矛盾的集中体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部门实施了数轮制裁,制裁的力度和时间受美欧各国各自的利益和立场、企业游说、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最终目标等多重因素影响。美俄两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欧对俄的制裁较为有限。美欧对俄能源制裁有望推动中俄之间重要油气合同的签署,扩大两国的油气合作范围,促进两国的金融合作和货币国际化合作。  相似文献   

20.
乌克兰危机历经政权变更、领土丢失、内战三阶段的急剧演进后,出现触底反弹迹象,并呈现出僵持中的稳定的新态势,危机逐步进入停火重建的新阶段。危机中体现出的两大根源性问题:转型进程中的现代国家治理和不确定秩序下的大国权势争斗,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值得深入反思。危机已引发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乌克兰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并加快向西方靠拢、俄罗斯深度介入乌克兰内战、俄美围绕乌克兰展开国际对抗四个主要国际政治后果。经历多种形式的反复博弈后,各当事方在危机中的目标日趋明晰,危机未来以非军事方式化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