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东盟特惠贸易安排是东南亚早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从1977年的《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协定》开始,东盟各国围绕商品关税减让等主要方法,对增加东盟区内的贸易往来作出了持久的努力。本文回顾了东盟特惠关税安排的缘起与发展,分析了该项目所取得的成就与问题,并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整个发展史的角度评价了东盟特惠贸易安排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东盟读本》与《第二东盟读本》的基本内容,接着对其出版背景、收录文献的内容与特色等进行比较与分析,最后推介这两本文集应当成为东盟和东南亚问题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3.
东盟在大国战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在大国战略中的地位柳艳译1967年8月8日,东南亚五个国家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成立一个泛东南亚的组织———东盟,到今年8月8日恰是东盟成立30周年的日子。东盟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经济发展迅速。会员国至...  相似文献   

4.
理论层面开放是学术繁荣的标志,共识一律必导致科研事业的凋蔽,为考察中国近年东南亚研究的理论层面与共识度问题,现抽选三个有一定代表性且具可比性的专题,即“柬埔寨问题的解决途径”、“东盟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东南亚安全问题”,通过对有关载文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近年东南亚研究的进展与局限。 本文统计分析的载文取自89种刊物共451篇,发表年份为1979—1988年。1989年以来的文章未予收进分析。  相似文献   

5.
受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区域内安全依赖减少、东南亚安全格局复杂化、中美竞争博弈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越南国防政策进行了如下调整:积极修订《国防法》,提出“海上全民国防阵势”新概念,完善青少年国防安全、边疆教育基础教材,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国防预算优先投资边境地区与海岛,在“全面”与“全民”国防中实现军事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同步加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与合作,将非传统安全问题视为安全合作首选,大力监管和抵御网络安全问题,提高非传统安全防御能力;针对南海问题,采取软硬兼施、刚柔并济的应对策略,一如既往践行南海问题“东盟化”“国际化”的整体趋势;积极推行军工合作新模式,借军队现代化、军备科学化发展契机促进军工产业先进化、合理化发展;战略上,将外交与防务紧密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元化防务合作体系。越南国防政策灵活周密的调整,充分体现出小国战略的柔韧性及主动性,有效推动越南国防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东盟成员国提高国防安全防御能力、区域治理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3,(24):50-53
<正>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接受和喜爱。20年前,中国在各大国中第一个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范围不断扩大,让双方都从中获益匪浅。同时,越来越多的东南亚青年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生活、工作。  相似文献   

7.
华沙条约国组织崩溃后,西方开始重新评估武装力量的规模和角色,然而,在东亚和东南亚却几乎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将会发生与西方同样的变化。1990年,亚洲的防务开支超过860亿澳元,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外防务开支最高的一个地区。东盟各成员国正在加强他们的军力,虽然这些国家的官方拒绝把他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关于东南亚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加强,学以致用渐成风气。这主要源于两种动力:一种是政策动力,另一种是学界动力。笔者认为,加强我国的东南亚研究,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当下性,首先需要在宏观层面把握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地区的演进之道和发展大势,大致有如下结论:一是东南亚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了整体向好的转折性变化;二是东南亚国家能够更加主动地塑造新的空间观;三是东盟创建了"东盟+"结构,成为新一代地区架构师;四是多种动力互动形成东南亚演进的系统动力学;五是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地区的演进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从韧性、创造性、权力结构、联通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解释;六是东南亚仍然面临巨大的发展困境;七是中国需要改进对东南亚的认知与行动,与东盟共同创造"第三个奇迹"。  相似文献   

9.
大东盟的形成及今后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成员国从原来的7个扩大到9个。柬埔寨因国内政局动荡而被推迟吸收进东盟。至此,东盟已包括了仅除柬埔寨以外的东南亚所有国家。“大东盟”的形成是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因此也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扩大成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控制东南亚是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步骤.最近,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宣布重返东南亚,其主要的战略意图是牵制中国.美国重返东南亚对中国的消极影响大于其积极影响,中国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战略对策,包括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推进东亚经济区域合作,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以及促进中美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韩国是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的成员国,对东盟及其成员国的研究也逐渐为韩国学术界所关注。本文的主要宗旨是介绍韩国东南亚研究的历史、现状、趋势与特点。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韩国的东南亚研究在1950—1970年很少为人们所顾及。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及其与东南亚关系的增强,1971—1990年成为韩国的东南亚研究逐渐兴起、基础得以巩固的阶段。1991—2011年则是韩国的东南亚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表现为东南亚研究专家的增加、学术期刊的发行以及研究所(学会)的创立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性和合作的非制度化灵活性等诸多原因,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将不会一帆风顺。东南亚是海外华商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改革开放20余年来,该地区华商利用其与中国的特殊关系,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的桥梁和载体。目前,如何再次发挥东南亚华侨华人的优势,推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张景全  罗华婷 《东南亚研究》2023,(1):106-129+157-158
新加坡是印度在东南亚全方位和最成熟的安全合作伙伴,也是印度最亲密的安全伙伴之一。自提出“东向政策”以来,印度与新加坡的防务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主要表现为海军演习的地理范围和内容逐渐扩大,并从海军合作扩展到陆军、空军合作,防务安全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国防工业合作潜力较大。地缘因素、政治互信、战略对接和安全威胁是两国加强防务安全合作的重要驱动力。在美国“印太战略”背景下,印新防务安全合作将不断加强和深化,海上安全合作则是两国防务安全合作的重点方向和支柱。同时,印新战略视野的差异、有关印太地区安全秩序构想的分歧以及新加坡的防务外交传统决定了两国防务安全合作的限度。印新防务安全合作的强化对中国周边海洋战略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国自提出印太战略以来,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这三个印太战略支柱型国家积极响应,各自出台了本国的印太战略,形成了所谓四国机制。地处美国印太战略核心区域的东盟一直没有受到美国应有的重视,东盟对于印太战略也表现出迟疑态度。东盟认为,美国印太战略阻碍了东盟的发展和安全。美国出于无法单独应对中国的认知,推行印太战略的东南亚化而非东盟化,目的在于安全上侵蚀东盟的作为空间,实质上却消弭了东盟的内部团结,动摇了其在该地区的中心地位,最终给东盟造成经济地区主义与安全地区主义、传统安全的方式与东盟方式之间的矛盾和维护东盟外部中心与内部团结冲突三大困境。东盟虽会采取相应的应对方式,但却面临对其国际地位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16.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17.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以及能源需求的日渐扩大,东南亚国家将目光转向了核能,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甚至柬埔寨等国都相继提出了核能发展战略,并计划于2015年建成东南亚第一座核电站。但这些国家对核能的监管等能力受到东盟内外的质疑,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后,东盟国家的核能开发战略以及与此相关的环境安全等问题引起全球的关注。东盟国家的核能开发战略可能放缓,但这些国家的核能开发计划不会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19.
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东南亚持续向上的经济走势,给东南亚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疫情不仅使东南亚经济遭受重创,也加速了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转型,使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疫情助推了东南亚数字经济的发展与转型;疫情下全球产业链的分散与重组为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东盟新四国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东南亚各国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并出现新趋势;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在众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下,东南亚经济也将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和各种区域问题的挑战.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将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中国对外战略以及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和《亚太评论》三份学术期刊,根据东南亚问题研究论文的载文量、内容(国别与主题)和作者三个指标,对这三份刊物2000—2005年的载文进行了统计、对比与分析,并由此管窥中国东南亚研究的成就、视角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