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刚过世的叶利钦在执政时,有人问克里姆林宫内一位清洁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她的回答是:"我的工作和叶利钦的工作其实差不多,他是在打理俄罗斯,我是在打理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是在自己分内做好自己的事。"她说得轻描淡写,又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历代沙皇的宫殿,后来是苏联党政最高领导机关的办公地点,现为俄罗斯总统府所在地. “克里姆林宫”的俄语意思是“内城”“堡垒”或“要塞”.12世纪上叶,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在涅格林纳河和莫斯科河汇合处的波罗维茨丘陵上修筑了一个木结构的城堡,这就是克里姆林宫的前身.  相似文献   

3.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心脏,也是俄罗斯的象征。每天从世界各地来莫斯科游览的游客,首先要参观克里姆林宫。我是1975年从我国驻捷克大使馆来到驻苏联大使馆的,到任第二天,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向往已久的克里姆林宫。我在莫斯科工作了4年多,在此期间曾多次陪祖国来的客人参观克里姆林宫,真是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4.
清晨 《党课》2006,(9):82-83
那天,妻子下班后把翻新的棉被褥从老远的地方用出租车拉回家。车到社区门前,只见大门紧闭。怪事,平时尽管社区大门管得很严,但居民出入还是很方便的.栽有居民的车辆出入也很自由,今天是怎么啦?她正想让门卫打开大门。一位门卫已经走到车前,礼貌地对她说:“阿姨,对不起,院里正在修路.修路期间车辆一概不能进院,只能停在门外了。”院门离家门还有五六十米的距离,而被褥大大小小有3件,体积又大,她一个人怎么能拿得了呢?正在发愁.两个门卫走上前来,说了声“阿姨,我们来帮您”,便一人抱起了一捆。轮到她.只剩下了一床最小的褥子。  相似文献   

5.
红场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与克里姆林宫比邻而居,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俄罗斯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石曼 《红岩春秋》2000,(2):15-15
1956年,一位中国的资本家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座上客,他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赫鲁晓夫紧挨着坐在一起,面对苏联工人代表作了讲话,受到热烈的欢迎。很快,世界各国的报纸,电台都发表了这一传奇式的新闻。这位被传媒称为中国红色资本家的人就是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长期担任我国工商联主席的胡子昂。  相似文献   

7.
拍案惊奇     
正专业"撵"人四川宜宾的江奶奶在2013年加入"五老"网吧监督队伍,协助监督检查小区周边网吧,防止未成年人出入。她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去一趟网吧,见到未成年人上网就直接"撵"走,寒来暑往,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江奶奶说,这个工作属于公益服务,作为老党员来说,应该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付出自己的努力,她会为了孩子一直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8.
1993年,凌海61万人把郭素琴推到副市长的位子上。 61万人的眼睛没错。 凌海人都知道郭素琴。她温柔平和,与老百姓在一起,老大妈敢握着她的手叫闺女;她坚韧自信,在困境和挫折面前,有种百折不挠的毅力。 在郭素琴的精神世界中,始终有两个字在支撑着她,那就是“自强”。 她说女人的弱点她也有,委屈极了艰难极了她也想哭,有时眼泪围着眼圈转,就是  相似文献   

9.
访俄罗斯散记王治安红场和克里姆林宫举世瞩目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考察团下榻莫斯科西南方的礼花宾馆。我们放下行装,休整了半个时辰,就去参观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天,说变就变。早晨,东方还冒出一缕彩霞,没过两个时辰,乌云滚滚,雾田压下,随之雪花...  相似文献   

10.
丈夫说:"事业是她的第一需要。"职工说:"她是医院的当家人。"患者说:"她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她自己却说:"就是为了实践自己内心的一个承诺"。她就是公主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原萍。  相似文献   

11.
丈夫说:“事业是她的第一需要。”职工说:“她是医院的当家人。”患者说:“她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她自己却说:“就是为了实践自己内心的一个承诺”。她就是公主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原萍。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7,(9)
报载,一位叶利钦时代克里姆林宫的清洁女工在谈及自己的工作时说:"我的工作和叶利钦的工作其实差不多,他是在打理俄罗斯,我是在打理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是在做自己份内的事。"由此想到做好本职工作的标准问题。我们在从事某一份工作时,首先要对自己所担当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中建立一个标准化体系,知道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都该种些什么种子,如何耕耘,收获什么样的果实。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春 《党史文苑》2010,(10):52-56
或许是偏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前苏联歌曲的缘故吧,多少年了我对莫斯科一直有着某种神往。为满足这个心愿,前不久我自费去了一趟莫斯科。接待我们的导游小姐叫波基耶娃,她漂亮、热情,操着一口标准的中国普通话,一问方知她曾经在中国学习过3年。在带我们游览了莫斯科一些著名的景点如克里姆林宫、红场、圣巴索大教堂、胜利广场和额斯坦基诺庄园后,  相似文献   

14.
新圣女修道院公墓位于莫斯科西南,自古以来就是俄国社会名流的陵园。“十月革命”后,其地位仅次于克里姆林宫墙下的陵墓。埋葬在这里的都曾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每座墓碑风格各异,墓中主人也都有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陵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应数赫鲁晓夫墓。赫鲁晓夫———这位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本应葬于克里姆林宫墙下,同已故的苏联高级领导人在一起。可是他未被获准进入红场。由于他的墓前常有凭吊者,并不断有人献花。公墓曾一度被列为禁区,直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才重新开放。80年代末,曾有人呼吁将赫鲁晓夫墓迁移到红场,因遭到一些政界人士…  相似文献   

15.
警界女杰王恩琴欧阳春中,刘祖贻,唐友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每个人都在踏出自己的足迹。如果你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与她擦肩而过,她那普通的衣着和容貌,决不会使你刮目相看。但是每一个了解她事迹的人,都会对她肃然起敬。她,就是永州市徐家并派出所副所长、"中...  相似文献   

16.
正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88岁的公公和78岁的婆婆,上初三的女儿,爱人在轧花厂工作,十六年来她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用真情关爱着家里的每个人,让家里充满了幸福的味道,认识她的人都称赞她是一个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她就是六师一○三团蔡家湖镇医院的庄继红。今年,她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1996年12月,庄继红和爱人孙跃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直很孝顺父母的她决定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在庄继红眼里,爱人的亲人就是自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07,(8)
生活困难的居民,她帮助找工作;行动不便的老人,她替她们购物、拾柴火;生病的孤寡老人,她去医院看望;乡亲邻里的邮件,她代收代送,整个街道100多户人家水电费的抄表和交纳工作,她一人承担。她就是芜湖  相似文献   

18.
<正>她,给人的印象好像邻家大姐姐,温柔、美丽。但在教职工的眼里却是干练、严谨的领导。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年,身上始终有一份燃烧的热情,那就是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对师生的无边大爱,对工作的无限激情。她就是农一师十二团中学校长夏晓玲。十二团中学有教职工178人,女教师146人,占82%,中层以上领导90%以上都为女性。她带领着这支"娘子军",在团场教书育人方面发挥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认  相似文献   

19.
张春芳 《党课》2013,(5):61-63
她坚守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指引人生的方向,被学生称为“最可信赖的人”;她彰显校长的人格魅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是民办学校的优秀领航人。她,就是天津币津英中学校长张慧颖。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08,(5)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总统任期内最后一次年度大型记者招待会。普京说,他已准备好出任俄总理。莫斯科卡内基中心政治分析师玛莎·利普曼如此评论这次记者招待会:演说者不是一名即将退休的政治家,而是一名正在谋划积极未来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