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凉山历来为毒品输入内地之"四川通道"的第一道关卡,历史上就是毒品重灾区.近年来,凉山特殊人群外流贩毒日益严重,特殊人群外流贩毒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禁毒工作的"瓶颈".造成凉山特殊人群外流贩毒日趋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一特殊问题,必须结合凉山彝族地区的特点,制定、施行特殊政策和相应措施,进行全面、持久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3.
打击外流贩毒活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贩毒分子外流贩毒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人数、规模、活动范围,还是危害程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三股势力”参与贩毒活动,直接危害到国家安全。新疆籍外流贩毒人员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国禁毒一盘棋的思想,立足新疆,放眼全国,主动出击,联合作战,稳、准、狠地打击外流贩毒活动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4.
国家法和彝族习惯法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在民族地区的法制统一,就应当深入研究习惯法与现行法制的冲突及调适问题。在彝族地区应当构建民间协调机制,构建大调解格局,对彝族习惯法批判地继承,使用体现国家法价值趋向的习惯法。  相似文献   

5.
凉山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具有规范伦理道德、调节彝族内部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具有互助共济社会保障功能等作用的凉山彝族习惯法。其中,家支互助制度是习惯法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受到各方面的冲击,有些已灭亡或正在消失。因此,保护和传承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是每个彝族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应用案例研究方法,列举四个具有彝族社区典型特征的案列,剖析凉山彝族在传统习俗、发生纠纷、遭遇意外事故时家支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协作、互助精神;研究凉山彝族"互济"制度对当今社会保障制度在彝族农村社区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时所起到的弥补功能;同时进一步探索凉山彝族习惯法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治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既有奴隶社会的沉渣泛起,又有在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给彝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凉山彝族地区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表现为:第一,短时间就能聚集大量人员参与;第二,参与者普遍表现出盲目性;第三,许多群体性事件如果没有及时、妥善地处理,往往会演变成聚众打砸的恶劣行为。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本土司法体系完备,至今仍在当地彝族民众的心目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存在空间和坚实基础,同样也在当地社会的秩序规范运行中有效地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司法功能。不少彝族民众,特别是乡村彝族民众对本土法律的熟悉、认知和依赖程度事实上远远超过国家法。通过对彝族本土司法人员职业分工的纵向特点,本土司法执行环境与现状,本土司法执行主体与特征三个议题作一次尝试性解读,我们可以发掘出性别权益保障的另一种背景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成本——收益计算是当代凉山彝区人们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纠纷中可能产生的成本包括物质成本、社会关系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等层面,而收益则可能包括经济收益、象征收益、社会收益等。在诉讼——民间调解二元并存的彝区,不同的法律服务存在竞争性和替代性,当事人亲睐何者,取决于对其价格、质量、效率等因素进行比较的结果。法律经济学的视角有助于反思正式审判与民间调解之间的关系,在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前提下,二者相互替代、相互弥补,这种竞争关系有助于法律服务反思并改善自身。  相似文献   

9.
凉山州毒品问题由来已久,一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兴衰和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带帽”重点整治。近年来,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民众通过健全法律体系、创建禁毒示范、提升打控实效、巩固戒毒成效等33项系列举措,从体制、机制、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创新开展禁毒工作,创建了民族地区基层禁毒社会治理的“凉山模式”,实现了扶贫攻坚与禁毒治理“双摘帽”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和禁毒工作面貌一新,取得了丰富而宝贵的基层禁毒社会治理经验,成为全国禁毒工作的样板。  相似文献   

10.
目前,禁毒工作中特殊人群参与毒品犯罪的问题日益突出,打击处理特殊人群贩毒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难题,围绕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出个人的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毒品问题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资源投入予以维持,基于成本与效果上的考虑,应当适当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其中,逐步构建毒品问题治理的"全民参与模式"。通过对"凉山经验"的剖析、归纳,可以发现全民参与模式由相互关联的宣传机制、监控机制和惩治机制组成。受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以"凉山经验"的代表的全民参与模式在法律依据、资源投入、激励措施以及治理平台等方面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为此,应当从完善法律规范、改革宣传手段、加强科技运用以及治理平台转化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缅边境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禁毒斗争的主阵地。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缅北境外毒品渗透经普洱、版纳过境向内地贩运情况日益突出,跨国、跨境、跨区贩毒活动增多,禁毒斗争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境外毒品生产加工不断加剧,贩毒过境问题长期存在;制毒物品走私过境不断加剧,化学品管控难度大;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工作经验不足,境内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危险依然存在;国际禁毒警务合作深度不够,国内与相关地区禁毒执法合作还需加强。对此,我们应迅速适应毒品犯罪的新变化,从打击与预防两方面全面应对,进一步加大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实现公安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深入推进禁毒工作的社会化进程,不断探索完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凉山彝族的婚姻习惯法也在不断的蜕变当中,全面掌握彝族婚姻习惯法现状对彝区法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彝族婚姻习惯法的主要原则包括: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其许多方面都与我国的法律原则相背离.我们应就凉山彝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调适和司法实践的合理性运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毒品犯罪是全球的社会公害,由毒品问题引发的犯罪在迅速上升,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毒品犯罪的惩治与防范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从刑事对策上来说,至少应从两个方面来努力:一要严密刑事法网;二要加强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边境地区特殊群体参与毒品违法犯罪的情况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当前普洱边境地区涉毒特殊群体的现状和主要特点并结合公安边防部队的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暴力犯罪是当今中国面临的突出性问题。要准确打击与防控四川凉山群体性暴力犯罪,首先应当了解该地区社会人文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地区群体性暴力犯罪现象的实证研究,发掘该地区群体性暴力犯罪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进而分析该地区群体性暴力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打击与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乞讨人员的增加,乞讨已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乞讨方式和乞讨行为也纷繁复杂且有违法犯罪的倾向,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我国目前对城市乞讨人员的管理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对城市乞讨行为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团结协作以及市民的积极参与。公安机关对乞讨的管理要由传统的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转变为对乞讨行为的管理,在保障人权与维护社会治安之间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8.
情报工作在侦破毒品违法犯罪案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禁毒工作加强 ,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的反情报能力也更加全面。针对当前毒品违法犯罪分子反情报活动的特点 ,各级禁毒部门应当采取相应对策 ,以在禁毒斗争中取得主动。其对策为 :一是加强禁毒部门的反情报意识 ;二是严防出版物泄密 ;三是加强情报安全 ;四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五是加强禁毒谋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毒品犯罪受国际毒潮的侵袭和国内毒品犯罪的影响,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毒品犯罪案件持续上升;吸毒人员继续增多,毒品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毒品犯罪职业化、团体化、网络化、武装化日趋明显;省内外贩毒分子相互勾结犯罪增多,境外毒品向我省渗透加剧等。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